大班数学活动:小火柴跳舞

时间:2022-03-28 02:22:59

大班数学活动:小火柴跳舞

活动设计意图

儿童早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是指他们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自发地或在成人的引导下习得数的知识、技能,发展数学认知能力的过程。它强调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感知、体验和操作活动理解数的抽象关系,并让幼儿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激发和保持幼儿对数学学习的持久动机和兴趣,喜欢数学,愿意学习数学,并具有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提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为此,本活动中,既有集体演示操作,又有个别操作,幼儿通过探索实物“小火柴”发现6的分解、组合规律,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与材料相互作用、与人相互作用的学习环境。同时教师还通过与幼儿讨论或共同探索,使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学习用自己的方式探索感知6的组成,并记录排火柴的结果。

2.探索发现多次记录结果的异同,体验将6根小火柴分成两份会有的不同答案,发现递增和递减的规律。

3.尝试解决活动中碰到的困难,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有用实物进行分解操作和记录的经验;

2.实物图一份、相关标记各一份、磁性数字卡片1―6各两个、背景音乐一个;

3.幼儿人手一个小匾子(内装6根小火柴、一张空白记录单、笔、数字卡片1―5)。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自主探索

1.引导幼儿观察小火柴的外形,发现火柴由火柴头和火柴棒两部分组成。

教师:今天我们班请来了一位客人,我们看看它是谁?长什么样?

2.老师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①教师:火柴要去参加舞蹈比赛,跳舞时要求按照火柴头朝上和朝下的方向进行不同的排列,请小朋友们来帮忙排一排,看看每次是怎样排列的。

②幼儿初步探索6的分解组成。

3.教师演示小火柴跳舞的一种排法,幼儿观察理解。

教师:例如我有5根火柴,我给它排列时,1根头朝下,那就有4根头朝上的。记录时就可以这样:5根火柴可以分成1根头朝下和4根头朝上。即5可以分成1和4.

4.提出操作要求:

①仔细数数共有几根小火柴?

②每次排列后,观察一下:几根火柴头朝上和几根朝下,并记录每次排列结果。

③排列几次后,检查是否每次记录的结果都不一样,直到没有新的结果,就可以

停止活动。

④活动时,听音乐自主操作,尽量不要发出大的声音,以免影响别人。

5.幼儿操作并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随音乐自主操作火柴棒,并把每次排列后的结果记录下来,即6根火柴,

分成几根朝上,几根朝下。

6.结束活动,请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小结。

①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同步演示。

②引导幼儿观察:还有其他的分法吗?6有几种不同分法?

③师幼共同总结:6只有5种不同分法。

(评析:情境性学习对学前儿童尤其重要,再加上数学是一种抽象的知识,儿童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来学习与运用才能真正理解数学概念的含义。在情境中引导幼儿观察,并通过主动探索,发现6有5种分解方法。)

二、集体探讨,加深对6的分解、组成的学习

1.出示实物图(即小火柴的房子图),引导幼儿观察,并匹配相应的数字。

教师:小火柴跳累了,它们要回房间休息,老师给他们分配了一下房间,请大家看一看,然后根据火柴头的方向,在房间里填上数字。

2.寻找分合式的递增和递减规律。

教师启发幼儿发现分合式里左边数字越来越大,右边数字就会越来越小,即数的递增和递减规律。

三、共同游戏“找朋友”,巩固6的分解、组成

1.介绍游戏“找朋友”。

游戏玩法:教师手拿数字,随着音乐《找朋友》到幼儿中找任意一名幼儿,音乐声停,请这名幼儿迅速出示一个数字,必须和老师的数字合起来是6,你才是我的朋友。(师: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我是2,你是几,我们是不是好朋友?幼:你是2,我是4,我们就是好朋友。)

2.反复游戏数次,结束活动。

3.教师小结,收拾、整理学具,并有序摆放。

活动延伸

1.在角色区滚动投放1、2、3、4、5的物品,如饮料罐、餐具等,请幼儿用实物复习数的分解、组成。

2.在数学游戏区投放数卡、点子房子图等,供幼儿操作复习。

活动反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对数、量、形等概念的掌握,也是在生活和游戏中逐渐习得的。而在表象的水平上进行分合就是儿童可以通过对实物的想象,运用口头数数来完成的。其实,这是一个从实物运算到符号运算的过渡期。当儿童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数数,而不是实物表象时,他们对数的理解也就完成了从实物操作到概念的转变,并能进行更深入地挖掘,并发现其中的不同规律。为此,我根据本次教学重点设计此活动,这比脱离真实情景专门教幼儿几种分合形式,让幼儿单调进行学习有价值得多。孩子们在主动探索下,学习并掌握了6的5种分解、组合,并通过观察实物图,直观地理解了递增、递减规律。但活动中欠缺的是,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无法自主探索出完整的6的5种分解形式。因此,对孩子们前期的探索经验还须加强个别化指导。

上一篇:大班美术活动:快乐的蘑菇 下一篇:OpenStack技术已成熟,用户信心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