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司不断 非法唱片下载仍增长

时间:2022-03-28 01:04:02

官司不断 非法唱片下载仍增长

尽管日前美国对一起非法音乐下载予以重罚,但制定出通过对等软件传输音乐文件的合理授权方式,如文件共享的集体许可或许才是根本解决之道。

非法下载遭重罚

如果说美国唱片工业协会(RIAA)提起的2万多讼还不足以向公众证明: 未经授权就共享音乐文件会惹来官司,现在又有陪审团向明尼苏达州的一位妇女开出22.2万美元的罚单。

据跟踪分析数字内容下载的市场研究公司NPD Group Inc.声称,2006年,有1500万户美国家庭使用对等(P2P)共享软件下载未经授权的文件,比2005年上升了8%。

位于德卢斯的明尼苏达地方法院的陪审团近日下令Jammie Thomas支付22.2万美元的罚金,罪名是使用Kazaa P2P软件与他人共享24首歌曲。

竭力支持版权法的人士对陪审团的这一裁决大加赞赏。不过,许多美国民众似乎并没有引以为戒。

NPD声称,付费下载音乐的美国家庭确实越来越多,但与2006年使用P2P软件下载音乐的家庭数量相比还是要少200万户。该公司表示,尽管P2P用户的增加速度在2006年有所减慢,但2005年到2006年,通过P2P服务下载的文件数量却增加了47%: 从34亿个猛增至50亿个。

NPD称,相比之下,通过合法渠道购买的下载歌曲在2006年大约有5亿首,比2005年增加了56%。不过NDP的娱乐行业分析师Russ Crupnick在新闻稿中称,合法下载的歌曲数量与通过P2P网络非法交换的绝对数量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

美国唱片工业协会在声明中誓言会“继续对那些目无法纪的人采取法律措施。”

美国唱片工业协会还称,它针对涉嫌非法交换歌曲的人提出的一系列诉讼(始于2003年12月)对“为合法的在线音乐服务商争取公平竞争的环境”,并且为帮助唱片公司及签约新艺术家来说很重要。

该行业组织声称: “法律条文清楚地摆在面前,违法带来的后果同样清楚地摆在面前。”

无法阻挡的潮流

但几位批评人士却声称法院的这一裁决对唱片工业来说是徒有其名的胜利。

电子疆界基金会的活动积极人士Hugh D'Andrade在该组织的网站上撰文: “尽管如今作出了这一裁决,但成千上万的美国人会继续共享不计其数的歌曲,自从Napster把P2P这个‘妖怪’从瓶子里打开来之后,他们就在这么做。每一起官司让唱片工业越来越像是克努特国王,试图阻挡潮流,结果白费力气。”(传说克努特是11世纪的丹麦国王,他坐在海滨的宝座上,试图阻挡滚滚而来的潮水。)

D'Andrade撰文,唱片工业不是应该忙于打官司,而是应当积极接受音乐文件共享的集体许可(collective licensing)这种做法。

普林斯顿大学的计算机学和公共事务学教授Ed Felton在其博客中指出,虽然指控Thomas的证据在审讯之前并不确凿,但是唱片行业在法院上进行了有力证明。

Felton认为,尽管被告一口咬定下载音乐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但RIAA的律师证明那个Kazaa用户的用户名恰恰是Thomas在其他服务网站上使用的,而且下载的正是她所钟爱的艺术家的歌曲。

不过Felton对裁决结果―每首歌曲赔付9250美元还是感到了震惊。他写道: “这比这些歌曲的零售价高出了不止900倍。Jammie Thomas不可能给唱片行业带来22.2万美元的损失,所以可以认为陪审团开出高额罚单的初衷在于是一种惩罚,而不是赔偿。如果从iTunes下载,这些歌曲加起来也不过23.76美元。”(乐天编译)

上一篇:二维码“拍”出物品真伪 下一篇:主体技术 为自治计算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