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时间:2022-03-28 11:14:02

安徽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很大成就,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同时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不仅影响着社会稳定而且会制约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安徽省近几年的发展速度很快,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在影响安徽城乡收入差距的诸多因素中,农村金融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通过分析农村金融发展状况以及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可以对未来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城乡收入差距 金融发展 安徽

一、文献综述关于金融发展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国内外都有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认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呈正相关,二是认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呈负相关,三是认为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是遵循倒“U”型的,四是认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关系。其中,认同度较大的比较经典的应该是倒“U”型的关系论。它是由Greenwood和Jovanovic 最早创立的G-J模型来阐明的,这种模型揭示的收入分配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开始,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收入差距会随着经济的增长和金融发展逐渐扩大,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差距又会随着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呈现缩小的趋势,即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的几何关系是呈倒“U”型的。另外还有许多国外学者也都分别从不同角度建立了模型在一定程度上都验证了这种“倒U”型的关系理论。例如,Aghion和Bolton(1997)在信贷市场是不完善的假设条件下,建立了关于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的模型。假设资本的边际效益是递减的,资本积累率不断增长,收入分配的状态会收敛成唯一的状态。在初期,资本积累会加剧收入分配不平等,后期随着资本积累又会缩小这种差距。Matsuyama也从金融市场角度出发建立了内生模型,也说明了收入差距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我国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在已有的理论框架下,吸收理论精华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建立了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例如章奇、刘明兴和陶然以各省1978年-1998年的数据为样本,建立了实证分析模型得出金融发展会使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结论。万文全(2006)建立了实证模型证明了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相关关系显著,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倒“U”型关系。总的来说,无论国内外学者建立的模型有多大差距,都说明了金融发展对收入差距有着很大的影响,他们的相关关系显著。

二、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农村金融发展表现为农村金融资源的规模不断扩张、配置效率不断提高、体系不断健全与优化。从上述对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例举和总结来看,已有的对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研究大多是比较宏观的。安徽省农业人口比重大,研究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意义深远。总结相关文献中关于两者关系的研究,可以看出金融发展影响收入差距的机制主要是通过金融发展的三种影响效应。分别是门槛效应、降低贫困效应及非均衡效应。金融发展的门槛效应指的是在金融行业存在抑制的条件下,穷人资本积累有限没有足够的财力享有金融服务,只有那些高收入者凭借自身在资本积累上的先天优势有支付金融服务的成本,能够获得高投资收益,由于财富门槛的限制导致他们的获得收益金融资源的机会不同,投资收益回报也不相同,进一步拉大了他们的收入差距。这种门槛涉及人力资本、收入、规模等各方面。金融发展的降低贫困效应有两条途径。一是金融发展通过促进经济增长降低贫困水平效应。另一种是通过发展小额信贷,直接提供贫困者金融服务的方式即微型金融来降低贫困水平。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效应是指一国金融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以及城乡之间的不均衡配置从而导致的收入差距。这种不均衡既有部门间的不均衡也有城乡间的不均衡,而城乡间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就会影响收入差距。金融资源配置总是偏向于城镇,农村的金融资源明显偏低。

三、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状况自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农村金融发展依次经历了1979-1993年的农村金融恢复阶段、1994-2003年农村金融体系的调整和重构阶段、2004年至今的农村金融发展改革深化阶段。近几年,农村金融机构的转型和改革较快,安徽省农村金融逐步形成了包括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信社在内的的一套相对完整的农村信用联合社系统。随着对进入金融市场的门槛的降低,大量的新型金融机构涌入安徽省农村金融市场。但同时,安徽农村金融发展依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表现在:(1)农村金融缺口依然很大,资金外流到城市的现象严重。根据周世军、岳朝龙2009年利用戈德史密斯理论中的相关金融比率指标测算出了安徽省农村金融缺口可以看出安徽农村金融缺口一直维持这较高水平且有放大的趋势,金融金钩不能满足农村地区对资金的需求。(2)农村金融机构区位分配不够合理,硬件设施等有待完善。(3)安徽农村金融发展创新能力不足。安徽省的金融业起步较晚,金融人才缺口较大,缺乏先进的科技技术和系统,金融产品及服务方面的创新能力都不是很强。农村金融活动多以存贷业务为主,金融效益较低。经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作为改革开放改革第一村凤阳小岗村的故乡-安徽的经济也得到快速发展,居民的收入大大提高。2012年安徽省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21024.2元,相比1981年的424.56元增加了49.52倍。2012年安徽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为7161元。相比1981年的246.51元增长了29倍。但与此同时,安徽省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不能被忽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分配不均的现象依然存在。

四、金融发展与城乡差距的描述性分析这里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研究的实用性可以选择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发展效率、金融发展结构三个指标来衡量安徽省金融发展状况,引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比值作为衡量城乡收入差距的测度指标记为IG。其中,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是用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与农村生产总值的比值来表示的;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是用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与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比值来表示的,金融发展结构是用乡镇企业贷款余额与农村贷款余额的比值来表示的。根据统计年鉴数据做出下面趋势图:

根据表中的数据以及随着时间的变化,收入差距和金融发展指标的趋势对比中可以看出,安徽省从1991年到2011年这20年间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与选取的金融发展的三个指标的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联系。(一)从图中各指标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金融发展规模与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同向性,虽然 1990年到1997年间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太大波动,而在此期间,安徽城乡收入差距却发展的很大的波动,先逐渐增大,到1994年之后又开始减小。但1997年之后,金融发展规模以很小的幅度缓慢上涨,同时,收入差距变动的总趋势也是上涨的。这意味着,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对收入差距是有影响的,且在特定时期存在着正向关系,即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会拉大城乡间的收入差距。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以解释为安徽农村金融就有非农化的性质,某些农村地区凭借其较强的储蓄能力,将吸纳的资金投资到具有高回报率的城市从而导致资本外流现象,也可以理解是与城乡经济二元性相似的金融的二元性。另外,金融具有的门槛效应要阻止了那些相对贫困地区享受农村金融发展成果和金融机构提供的优质服务,正因为如此,所以金融规模的发展拉大了城乡间的差距。(二)从图中的变动趋势也可以看出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反向关系,即随着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缩小的趋势。说明金融发展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乡收入差距,提高金融发展效率对缩小差距有着很大的作用,安徽省在金融资源的有效利用上有很大进步,但从图中可以看出从998年开始,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呈下降趋势,表明安徽省在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尚有待提高,高效的金融资源利用率不仅对提高安徽省经济发展有巨大作用,对整合经济资源,缩小城乡差距也有很大意义。(三)金融发展结构也对城乡收入有一定影响,其效果与金融发展规模相似,乡镇企业贷款余额与农村贷款余额的比值越大,城乡收入差距也越大。图中可以看出,安徽省在金融发展结构上也不够合理,1995年开始,金融贷款中乡镇企业的比例相对于农村贷款逐渐增长。这也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之一。

五、结论及建议从上述描述和分析中可知,安徽省收入分配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可能符合倒“U”型,目前,安徽省的金融发展依然处于会拉大城乡差距的阶段。但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从多方面进行的,安徽省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才能让经济更持续健康发展。要建立更高效的金融机制减少农村资本外流,不断完善金融体制,拓展融资渠道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使金融发展更多的为农业现代化服务,同时完善农村保障体系等等。

参考文献:

[1]Jeremy Greenwood and Boy an Jovanovic, 1990.Financial Development Growth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98, No.5, 1076-1107.

[2]Aghion, Philippe and Patrick Bolton, 1997.A Trickle - Down Theory of Growth andDevelopment with Debt Overhang,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64,151- 72.

[3]Kiminori Matsuyama, 2000.Endogenous Inequality,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Vol.67, No. 4, 743- 759.

[4]章奇,刘明兴,陶然.中国的金融中介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

[R].北京人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工作论文,2003.

[5]万文全.中国收入差距与金融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J].江淮论坛,2006,(1):30-35.

[6]周世军,岳朝龙.基于ARMA模型的农村金融缺口预测研究――以安徽为例

[J].统计教育,2009,(11):12-17.

上一篇:浅析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及策略研究 下一篇:鲁肃教你怎样和上司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