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流行病传染病的防治分析

时间:2022-03-28 11:02:38

夏季流行病传染病的防治分析

【中图分类号】R1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09)6-0190-02

夏季是各类消化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多发季节。如急性细菌性痢疾、霍乱、伤寒、经肠道传染的甲型肝炎、致腹泻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沙门氏菌肠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现就如何防治夏季流行病传染病进行如下报道:

1 以下五种病最易于夏季流行,需要注意预防

1.1 中暑:盛夏预防中暑,就注意作业场所通风散热,并及时补充体内水分和盐分;露天作业者应尽可能早、晚出工,中午休息,防止烈日暴晒;外出行走须戴遮阳帽或打遮阳伞,以免受热中暑。

1.2 痱毒:有些人炎夏好生痱子,搔抓后极易继发感染,形成痱毒,产生化脓性疖肿。预防的办法,首先要昼减少日光的暴晒,并保持居室通风的凉爽;其次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和刺激性的食品;其三是常用热水洗澡,一旦生了痱子,可用艾叶、金银花、马齿苋各十克煎水洗患部。

1.3 腹泻: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或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熟食品或隔夜饭菜要加热煮透后再吃,生吃瓜果要清洗并削皮;养成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注意餐具的清洗、消毒、保洁;菜肴佐以醋或大蒜,既能杀菌,又助消化,还能提高胃肠道抗病力。

1.4 乙脑:预防和控制流行的关键措施是灭蚊、防蚊。要清除垃圾、积水,彻底消灭蚊子寄生地;居室最好安装纱窗,挂好蚊帐。注射乙脑疫苗也是防止乙脑感染的重要措施;以板蓝根、鲜牛筋草煎汤代茶饮,也能起到预防乙脑的作用。

1.5 苦夏:苦夏是由于脾胃虚热、不能适应夏季的热天气而引起的,主要症状为胃肠消化功能减退,如食欲不振、困倦乏力、胸闷不适、贫血清瘦等。预防措施,首先应注意膳食调整,做到饮食清淡,少吃多餐,及时补充水分;其次要保证睡眠时间,除夜间睡好外,最好每天午睡,使大脑和机体得到充分休息,借以养神健身。

2 入伏以来,各类传染病在高温的肆虐危害人们健康

提醒严加防范。

2.1 病毒性肝炎:甲肝患者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极少转为慢性或重症肝炎,一般愈后良好。而戊肝患者以青壮年和老人为多,其中孕妇和老年人发病病情严重且病死率高。总体看要比甲肝严重,愈后较差。

2.2 急性菌痢:中毒性菌痢易发生于2至7岁儿童,多为高热腹泻或无腹泻,表现为惊厥、嗜睡或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口唇发绀、皮肤发花、血压下降及意识不清。症状相似莫将肠癌当痢疾、无腹泻小儿中毒性痢疾更凶险、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分型、急性细菌性痢疾的防治、细菌性痢疾的注意事项。

2.3 乙脑(全称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脖子发硬等。病程发展到第3到5天会出现惊厥或昏迷,重者出现呼吸衰竭。

2.4 伤寒和副伤寒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还可能有胃肠炎

的表现,如恶心、呕吐等。还可能出现神经、精神系统的中毒症状,表现为淡漠、不爱说话等。

3 我们自身应从以下5方面做好预防措施

(1)严格把好“病从口入”关。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腐烂变质的饭菜、水果等,不贪食冷饮,不乱吃零食,生吃瓜果要洗净削皮。

(2)养成饭前便后、外出归家和拿过钱钞后洗手的好习惯,洗手要用碱性肥皂洗,用流动水冲净。不要公用毛巾,定期对毛巾进行清洗消毒。

(3)保持室内外清洁,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室内地面若干燥可泼洒些干净的水,保持室内空气清鲜。

(4)要搞好室内外卫生,搞好粪便管理,清除垃圾,疏通污水沟,消灭蚊蝇孳生地,消灭苍蝇、蚊子、老鼠、蟑螂等四害。

(5)做好防蚊措施,夏季不可贪凉,不可在室外露宿,防止蚊虫叮咬。蚊虫叮咬的地方禁止用手挠,防止感染。

4 讨论

随着夏季的来临,人们的社会、生产活动增加,进一步加大了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以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疟疾、乙型脑炎等为重点的鼠传疾病和虫媒传染病以及肝炎、结核、血吸虫病、麻疹等重点传染病疫情发生和传播的机会。在部分艾滋病流行的重点地区,面临着降低艾滋病病人病死率的艰巨任务。这里从医学角度告诉您如何预防、治疗传染病,提高人们对传染病的预防意识。

防治呼吸道传染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流行性感冒的防治、流脑患者处理、预防和注射流脑多糖菌苗时机、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特征和防治措施、百日咳的流行病学及防治、猩红热的流行病学及防治、警惕结核病卷土重来。预防“非典”加强公共场所消毒和个人防护、预防呼吸道感染保障自己的健康、春季麻疹防治、腮腺炎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非典型肺炎的临床和流行特点。

预防疾病犹如对敌作战,要讲究工作策略,慎选预防措施。只有在正确的预防策略指导下,采用合理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预防效果。策略着眼全局,措施立足局部,二者密切相关。不考虑措施可行性所制定的策略,则策略会落空;而仅凭局部经验,缺少策略指导的措施,其效必甚微。现以天花全球消灭的经验为例,加以说明。

总之,疾病的预防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群众路线、依靠科学技术、讲究工作策略,才能取得实际效果。

作者单位:150030 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

上一篇:几种微量元素的抗衰老作用 下一篇:保守性手术后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