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责任与绝对责任之比较分析

时间:2022-03-28 06:25:45

严格责任与绝对责任之比较分析

摘要:严格责任是现代国际产品责任法最主要的归则原则,但近年来这一责任愈趋严格,尤其在美国严格责任正在向绝对责任转变。但基于经济学原理,绝对责任不利于实现产品社会成本的最小化,特别在全球经济危机的严峻形势下,美国多项刺激措施对危机无明显效果,确立严格责任的规则原则以降低产品有关的社会成本,未尝不是一种尝试。

Abstract:Strict liabil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inciple under the modern international product liability law ,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this duty becomes more Strict, particularly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changed to an absolute duty. However, based on economics, Absolute duty is not conducive to realize products to minimize the social costs, Particularly in the grim global economic crisis, A number of incentives on the crisis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in the United States, Established the principle of strict liability rules in order to reduce product-related social costs, May not be an attempt.

关键词:严格责任 绝对责任 社会成本最小化

Key words:Strict liability;absolute duty;to minimize the social costs

作者简介:孙建春(1979年5月―) 女,籍贯:唐山。工作单位:唐山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法;佟伟(1980年―)女,籍贯:唐山。工作单位: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物流

【中图分类号】D9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010-02

一、 严格责任向企业责任的演化

严格责任是指受害人只要能证明产品有缺陷及损害事实的存在,产品的制造人或销售人就应该承担侵权赔偿责任。近年来,该原则已成为现代国际产品责任法最主要的归责原则,被许多国家广泛接受,在一些国家,严格责任有绝对化之势。

在学术界,许多学者也主张更加严格的适用严格责任来处理产品侵权责任,似乎只有如此才能彻底保护消费者,严格责任确立以后由于其基于凯恩斯的“需求会给自己创造供给”的理论,只要有了需求就能把所需的商品生产出来,为了刺激需求,经济学应将自己的重心转向怎样刺激消费者心理上。因此就产生了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法律制度作为最有效需求的刺激手段。由此该项法律制度为了更好的保护消费者利益,更好的使消费创造供给,则免去了严格责任规则中的两个抗辩理由――即风险的承担与产品误用。现代产品责任法的趋势是走向一个效率较低的责任标准――绝对责任也就是所谓的“企业责任”,依据这个理论,生产者要对因使用其产品所致的几乎每一个损害承担责任。

在世界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绝对责任无疑对企业的生存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同时会影响到劳动者就业,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二、对实现产品有关损坏社会成本最小化的有效标准的比较考察

严格责任的法理学依据就在于:法律的目的就是以最小限度的阻碍和浪费以尽可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在无法证明是加害人还是受害人过错的情况下,加害人应承担赔偿责任。因为加害人比受害人处于更有利的地位,他经营企业能够将此项赔偿费用打入生产成本,通过价格保险等经济手段,把他转嫁给社会,分摊给社会全体消费者。严格责任之所以效率较高还因为大多数与产品有关的伤害事例都是那些由生产者单方面采取预防的事例,正是他控制着产品设计,生产工序,也正是他最有可能认识到产品所出现的任何特定危险,因而能最有效的传递有关这类危险的信息,而比严格责任更加严格的企业责任的出现,引起了下列一系列问题。

(一)免责抗辩事由的限制。例如对科学不能发现的潜在缺陷未警示也不能免责。在严格责任原则下,由于设计缺陷,即使被害人错误使用,厂家也能免责,除非这种误用是不能遇见的。部分事后救济行为不能免责,而在产品责任诉讼中存在风险的承担与产品误用的抗辩。这类抗辩的重要性在于他们可促使生产者与消费者有效的分摊与产品有关损害所导致损失的风险。事实上这些抗辩应该在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实现,与在标准担保中通过在有竞争的市场中所实现的同等的风险分摊。一个被告生产者只要能令人信服的说明原告自愿承担因使用其产品所致伤害的风险,或者原告以显然并专为其产品设计或打算的方式误用了其产品,他就可以避免承担对这种伤害的严格责任。在认定这些抗辩是否是实现与产品有关损害的社会成本最小化的有效标准时,就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对产品责任进行效率分析。如果被告生产者能轻易证明原告自愿承担产品所致风险,这样整个社会成本会最小化,那我们为什么要免去这种责任的抗辩而一味的追求更为严格的企业责任呢?那样只会使企业把这些成本分摊到消费者的总体上,导致价格上升。那么,不允许消费者与生产者以有效方式分摊风险而带来的困境就是这种产品的价格要比绝大多数消费者所期望的价格高;那些无意误用这种产品的消费者就必须购买保险单之类的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价值的东西,虽然这些费用会体现在价格之中,这样他们就会不在使用该种产品而倾向其他产品,即使是那些可能误用这种产品的人,也很可能正在比他们要是意识到误用的可能性并向承担这类保单的专家购买损失险时花费更多的钱。这些情况都是低效率的。因此从带有风险的承担和产品误用等抗辩因素分析,严格责任标准是实现与产品有关的损害的社会成本最小化的有效标准。

(二)巨额惩罚性赔偿、惩罚性赔偿金是对怀有恶意的对消费者利益采取轻率、漠不关心的生产者适用的。生产者在受害消费者所受的实际损失之外向消费者赔偿一定数额的赔偿金。严格责任逐渐向绝对责任制演化,引发了产品责任案件逐年成倍增长,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首先,引发了产品责任保险危机,由于动辄高额损害赔偿金的适用生产者只能使其产品投保产品责任保险后才能投放市场,而产品责任事故日益增多,与损害赔偿金的迅速增长给保险业带来了巨大损失,显然这不利于整个社会成本的最小化。

其次,产品责任化影响产品生产者的积极性,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生产者对设计缺陷也承担责任。显然对消费者的过分保护,严重阻碍了生产发展;这必然最终导致不利于消费者的需求。此外,巨额赔偿的费用会最终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因为生产者会通过提高价格来保证自己的利润。因此从这个角度分析也不利社会成本的最小化。

三、从预期事故成本与使产品更为安全的成本角度考察

在决定一产品是否具有瑕疵和不合理危险时,法院常常使用汉德公式方法,以权衡使产品更为安全的成本和预期事故成本的关系,在制造商已采取了最佳防范措施的情况下,而瑕疵产品百万分之一的疏忽,所以生产者也无法以低成预期事故成本的预防成本防止其发生。而消费者没有任何方法能以合理的成本防止百万分之一产品缺陷。但整个消费者群体的成本总和就很大了,如果这样生产商就要对比采取措施,提高价格否则要承担责任。但应允许生产商对下列的抗辩。比如伤害是普遍的,是为消费大众所熟知的,则风险自负的抗辩应予以支持。否则不利于生产商的生产,最终导致消费不能刺激需求,不符合经济规律。因此要比较加害人与受害人之间避免事故的成本。如果实行完全的企业责任,那么在一定的情况下,会不利于社会成本的最小化。

四、结论

美国产品责任法中严格责任化的消长表面上是消费者与制造者的对立,实际上反映了消费与供给的矛盾,同时也反映了效益与权利的矛盾。这两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过分强调哪一方,都会损害另一方。故既要考虑消费者利益的合理满足,又要考虑生产者的现实承受力,只有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需求,在双方之间达成一种理性的动态平衡,才能使整个社会处于高效、有序状态。因此综合上述的分析,严格责任的发展不能免除消费者的风险的承担,与消费者误用或改进等传统责任的抗辩,由此我们的结论是严格责任化,更能实现产品有关损害的社会成本最小化的有效标准。

尤其在经济危机的严峻形势下,美国已深深陷入了困难的境地,奥巴马总统也坦言无法保证美国经济年内复苏,因此在政府大量措施拯救经济形势效果甚微的情况下,确定产品的严格责任也可说是刺激经济的一项新举措。

参考文献:

[1] [M]李俊:《美国产品责任法案选评》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 [M]王淑焕:《产品责任法教程》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3] [M]刘文琦:《产品责任法律制度比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

[4] [M]魏建:《法经济学》北京 人民大学出版社.

[5] [M]卢现祥:《法经济学》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学生伤害事故被害人补偿制度研究 下一篇:论权授予行为的独立性与无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