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和谐教学法在乒乓球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时间:2022-03-28 06:05:54

试论和谐教学法在乒乓球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摘 要】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谐教育理念得到广泛的应用。和谐教学法应用于乒乓球教学改革中,主要就是指通过让每个学校在一种和谐平等的氛围中学习乒乓球理论知识,掌握乒乓球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心理素质,实现全面素质教育。和谐教学法是由王敏勤在长期的教学探索中总结出来的,其原理就让学生在身心和谐的情境下进行愉快的学习。本文主要分析了和谐教学法在乒乓球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关键词】 和谐教学法 乒乓球 教学改革 应用

和谐教学法在乒乓球教学课堂中主要的教学程序分为三阶段八环节,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由身心准备环节和知识准备环节构成;第二阶段是导学阶段,由出示教学目标环节、自学讨论环节和艺术精讲环节构成;第三阶段是应用评价阶段,由激活练习环节、达标测试环节和推荐作业环节构成。和谐教学法的这三阶段八环节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灵活的调整贯通。

1. 导入乒乓球教学的新课程,明确教学目标

课程导入也就是乒乓球教学的导入阶段,主要包括了身心准备环节和知识准备环节。在这两个环节主要是针对学习进行兴趣的调动,通过一定的课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让学习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当中。另外准备也包括知识的准备,也就是在上课之前教师先要调动学习已有的基础知识,对上节课所学习的乒乓球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技能进行复习,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以便进入新一轮课程的学习,达到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针对乒乓球教学的课程导入,教师可以先组织有效的课前准备,如讲个关于乒乓球的故事,视频直播某项乒乓球赛事,讨论乒乓球技法,进行乒乓球技能演练等等,变化各种导入形式,避免导入的程式化和庸俗化,充分利用好课前的准备时间,增加学生参与到乒乓球学习中的兴趣和爱好,创设出和谐而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自然而然的融入这个积极而兴奋的课堂学习中,进入到一种最佳的上课状态。另外,通过课程导入也能够扩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习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当然,作为课程导入阶段,教师必须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进行简要的阐述,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才能够在课堂中有的放矢的进行学习和训练,纠正不正确的理念和技能,提高乒乓球运动技能。

2. 对学生进行乒乓球知识和技能的自学指导,让学生从整体感知

进行自学指导就是和谐教学法的第二阶段,这阶段主要是在教师提出了乒乓球教学的目标、计划和具体的要求,通过对学生进行自学的指导。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切实的转变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到乒乓球训练过程中,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该坚持先整体感知,然后在进行部分掌握,先进行宏观把握,再具体细化到微观的方式。学生在乒乓球课程中,先应该整体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根据目标直奔主题,先不要过分在细节上细究。教师在具体自学指导过程中,要明确学生自学的时间、明确自学内容、明确指导方式,明确教学要求,将要求贯穿于整个指导过程中。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进行高效率的自学和练习。在具体的乒乓球技能训练中,教师应该先进行基本技巧和方法的讲授,然后进行规范的示范,之后由学生实践体验,自己揣摩乒乓球的技能和打法,以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发现自己的不足,真正理解乒乓球的理论知识,掌握真正的打法和技能。整体感知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只有在对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整体上、宏观上的掌握和感知之后,才能够有效的进行自学,也就是说学生的自学必须以整体感知为基础来展开。

3. 检查和点拨学生的掌握情况,探寻规律

和谐教学法基本的原则就是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谐调、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和谐的系统过程,各阶段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必须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点拨,帮助其解决问题,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在自学阶段结束之后,教师还必须对学生自学的效果和质量进行检查和点拨,当然这个检查必须打破传统的仅仅对教材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查,更主要的还是指导学生从教材的学习和实践的乒乓球训练中发现规律,更加深刻的掌握乒乓球技能,深刻的掌握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在乒乓球训练国重在那个的整体思维的习惯以及实际进行乒乓球竞技和运动的能力。

4. 反复练习,实现学生达标,适当的进行课后拓展提高

乒乓球教学必须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之后,还必须通过反复的技能练习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乒乓球运动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并且器材也比较简单,但是要想真正的掌握乒乓球激战的技法就离不开反复的练习。乒乓球的打法经与技巧,实战技术变幻无穷,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心理到生理上都达到了和谐的状态。教师在对于横拍、握拍、发球技术、正手快攻以及反手退档等技术进行讲解之后,要指导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并且实现学生的达标。运用和谐教学法进行乒乓球教学,应该有归纳总结式的结尾,并且设置一定的悬念,让学生对课堂回味无穷。在课后,教师还应该适当的组织一些乒乓球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实现学生乒乓球技能的课后拓展和提高。

结论

和谐教学法是一种教学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和谐,营造一个和谐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各要素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形成合力,从而促进乒乓球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素质的健康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应该加强对和谐教学法的研究,在乒乓球教学中适当的采用和谐教学法能够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蒙万宁.和谐教学法与高校乒乓球教学改革[J].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0.(05).

[2] 杨贵明.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在乒乓球技术课教学中的运用[J]. 体育师友. 2011.(04).

[3] 马超.高校乒乓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分组教学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05).

(作者单位: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上一篇:形成性评价在英语专业视听说教学中应用的必要... 下一篇:少先队社区教育阵地的利用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