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清创术在肢体开放性创伤伤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时间:2022-03-28 04:09:27

改良清创术在肢体开放性创伤伤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讨外科临床上对于肢体开放性创伤伤口患者采用改良清创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意义,从而为临床推广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82例肢体开放性创伤伤口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患者采用临床常规的清创术进行治疗,观察组41例患者采用改良清创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术部Ⅰ期愈合率以及术后继发感染率。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术部Ⅰ期愈合率为92.68%(38/41),对照组患者的术后术部Ⅰ期愈合率为78.05%(32/41),两组数据差异极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继发感染率为2.44%(1/41),对照组患者的术后继发感染率为9.76%(4/41),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外科临床上对于肢体开放性创伤伤口患者采用改良清创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该方法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患部伤口的愈合效果,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继发感染的发生,改善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外科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改良清创术、肢体开放性创伤伤口、应用效果、临床观察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82例肢体开放性创伤伤口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和探讨外科临床上对于肢体开放性创伤伤口患者采用改良清创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意义,从而为临床推广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82例均为我院外科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肢体开放性创伤伤口患者,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1例,年龄在7至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1±2.9岁,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6例;观察组患者41例,年龄在8至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0±2.7岁,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5例。本研究在获得两组患者及其监护人的同意,并且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开展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诱发因素(具体数据见表1)等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具有临床可比性。

表1:两组患者疾病临床诱发因素比较[例(%)]

组别

高处坠落

交通意外

打架斗殴

烫伤

动物咬伤

对照组

31.71(13/41)

26.83(11/41)

19.51(8/41)

14.63(6/41)

7.32(3/41)

观察组

34.15(14/41)

24.39(10/41)

19.51(8/41)

14.63(6/41)

7.32(3/41)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41例患者采用临床常规的清创术进行治疗,观察组41例患者采用改良清创术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通过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的术部Ⅰ期愈合率以及术后继发感染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判断。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收集的实验数据都通过SPSS 19.0统计处理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收集的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s)的方式来表示,组间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当P<0.05时判断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术部Ⅰ期愈合率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术部Ⅰ期愈合率为92.68%(38/41),对照组患者的术后术部Ⅰ期愈合率为78.05%(32/41),两组数据差异极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数据见表2。

表2: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术部Ⅰ期愈合率比较[例(%)]

组别

患者数

Ⅰ期愈合患者数

Ⅰ期愈合率

观察组

41

38

92.68(38/41)

对照组

41

32

78.05(32/41)

X2 value

12.45

P value

0.007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继发感染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继发感染率为2.44%(1/41),对照组患者的术后继发感染率为9.76%(4/41),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3。

表3: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继发感染率比较[例(%)]

组别

患者数

继发感染患者数

继发感染率

观察组

41

1

2.44(1/41)

对照组

41

4

9.76(4/41)

X2 value

8.67

P value

0.03

3 讨论

本研究中的改良清创术,具体改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清洁皮肤,首先对患者的患部采用无菌的敷料进行遮盖,对于患部存在毛发的患者需要采用毛剪逆着发根沿着患部周边进行剔除,之后采用 3%的H2O2对患部周围的皮肤进行擦洗,主要目的是去除血渍、污物、油污等,最后再采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彻底的冲洗[1];(2)伤口冲洗,这一步也是清创术最为关键的步骤之一,其效果之间关系到患者术后患部是否会继发感染。首先去掉遮盖在患部的敷料,采用3% 的H2O2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冲洗,之后采用无菌的生理盐水对患部进行多次冲洗,从而有效去除伤口上残留的血渍、污物等,然后采用无菌的干纱布将伤口周围的水擦干,最后再采用碘伏(有效碘4.5 -5.5 克/升)对患者切口周围的皮肤等进行消毒,术区采用无菌手术巾进行遮盖[2];(3)伤口清理,沿着患者伤口的边缘对其不整齐的皮肤进行切除,约1-2毫米,并且切除污染较为严重的或者已经坏死的组织,再次采用3% 的H2O2和无菌生理盐水对患部进行冲洗,反复操作2遍,之后采用0.01%的苯扎氯铵对伤口进行浸泡,连续浸泡5分钟,之后对患部进行冲洗,并彻底清除残留的组织碎屑以及残渣等[3];(4)患部缝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缝合方法进行。

本研究结果表明,外科临床上对于肢体开放性创伤伤口患者采用改良清创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该方法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患部伤口的愈合效果,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继发感染的发生,改善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外科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洪增超,杨淑红,安彩虹. 改良清创术在肢体开放性创伤伤口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23:85-86.

[2]苏连山,王德娟. 清创术对256例肢体开放性创伤创口愈合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0,12:92-93.

[3]雷天朴,刘永红. 碘伏对预防肢体开放性创伤感染的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5:76.

上一篇:导乐分娩指导160例临产妇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高血压脑出血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