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03-27 08:50:21

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护理体会

【摘要】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临床神经根性颈椎病较为常见。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采用小针刀的松解术结合颈椎牵引,理疗等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配合必要的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有关的健康宣教,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小针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301-02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组临床症候群,它是由于颈段脊柱的慢性劳损,外伤或老年性脊柱退行性变引起的颈段血管,神经继发性损害而发病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1],好发于中老年,近年有向年青化发展的趋势。在临床上神经根型颈椎病较为多见,表现为反复的颈部疼痛伴有单侧或双侧上肢的疼痛麻木症状,在治疗上多采用保守治疗。近年来研究发现,在基本的颈椎牵引、理疗等物理治疗基础上,配合小针刀松解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2-3]。但是,大部分患者在做针刀前对针刀缺乏认识,对治疗过程及预后不了解,普遍存在恐怖、紧张、焦虑的心理。因此,在实施针刀术前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有关的健康宣教对于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了解针刀的治疗过程及预后都是十分有必要的。现将我科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门诊与住院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6例。

1.1诊断标准:参照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4]:①颈痛伴上肢放射痛;②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退;③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或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④颈椎X线可见椎体及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椎间孔变小;⑤CT 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⑥MRI可见椎间盘或增生骨赘压迫相应节段的神经根。①、④为确切诊断标准,②、③、⑤、⑥为辅助诊断标准。

1.2排除标准:心脏病、颈部结核、肿瘤、急性感染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而血压、血糖未得到良好控制的患者。

2护理措施

2.1术前护理:

2.1.1心里护理:大部分患者对针刀缺乏认识,对治疗过程及预后不了解,普遍存在恐怖、紧张、焦虑的心理,担心在治疗中是否出现晕针、痛等等。针对这些心理特点护士在治疗前应详细向病人介绍针刀治疗的原理 、方法 、安全性等,告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酸 、胀等感觉是正常反应 ,不必紧张 ,应极配合治疗,并介绍成功的病例,使其克服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治疗。

2.1.2术前准备:保持颈椎部位皮肤清洁,若毛发较多时,应剃毛,备皮范围上至枕骨隆突,下至第三胸椎,左右分别至耳根部。病人避免空腹以防晕针。

2.1.3物品准备提前做好手术器械的清洁和消毒,针刀、长针头 、孔巾、敷料都要经过高压灭菌 ,做好治疗室内紫外线消毒,并做空气培养。准备好常用药物,包括生理盐水、糖盐水、2%利多卡因、VitB 、曲安奈德 、弥可保、地西泮等,并准备好氧气袋等急救物品。

2.2术中护理

2.2.1病人 :协助患者摆好治疗,以患者舒适和方便操作为原则,常取俯卧位。注意保护患者,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室温保持在 22°-25°。

2.2.2无菌操作:小针刀属侵入性操作,如不严格无菌操作,可造成组织感染的发生。因此医护人员在进入治疗室操作时应戴好口罩、帽子并洗手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手术部位皮肤。一只针刀只能在一个治疗点使用,防止治疗部位交叉感染。

2.2.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经常询问病人有无不适。如病人出现面色苍白、神志异常、恶心、呕吐、出冷汗、心悸、呼吸变浅变慢等,应立即告知医生停止手术,取平卧位或头低脚高位,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口服糖盐水。如有出血,及时用无菌棉球压迫止血,防止血肿,手术完毕后可用创可贴或无菌纱布覆盖。

2.3术后护理

2.3.1伤口护理:术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水和汗渍浸湿,观察有无渗血、渗液。创可贴脱落及时更换,24小时后取下,防止发生皮肤过敏现象。

2.3.2健康教育:告知患者避免长时间吹空调或风扇,注意颈肩部保暖。纠正不良的坐姿,尽可能保持自然端坐位,保持颈部平直,工作、写字及操作计算机时勿长时间固定一种,每隔1小时左右做一些颈部功能锻炼,但应注意动作应轻柔、缓慢,切忌用力过猛。指导病人选择正确的睡眠,颈部应充分接触枕头并保持头部略后仰,枕头不宜过高,以头颈部压下后一拳头为宜。

3小结

小针刀疗法把中医针刺疗法和西医手术疗法相结合,既可达到切割、松解、剥离、清除病灶的目的,又无需切开皮肤和相关组织,避免了外科手术的后遗症和并发症的产生[5],且操作简单,创伤小。但是,很多患者对针刀认识不够,听到要做针刀手术有害怕和抵制心里,因此,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宣教能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减少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保证小针刀的疗效。

参考文献

[1]李建军,孙枫,杨传东,等.小针刀治疗颈椎病.中国实用医药[J].2010,9:119.

[2]陈婕,薛爱国,周正.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5例[2].中医外治杂志.2013(22):6-7.

[3]田和炳,陆亮亮,蒋晓明,等.中国医药科学[2],2013,(3),07:23-26,46.

[4]孙宇,陈琪.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475.

[5]朱汉章,针刀医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

上一篇: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房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