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星体黑洞吞噬星云

时间:2022-03-27 06:42:20

类星体黑洞吞噬星云

近日,国际天文学家通过美国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的一项最新观测结果,在宇宙中某一狭窄区域范围内,首次同时发现了多达21处、却一直深度隐藏着的宇宙“类星体黑洞群。

这一重大发现第一次从正面证实了多年来天文学领域有关宇宙中有数目众多的隐身黑洞广泛存在的推测。充分的证据使人们相信,在浩瀚的宇宙中,的确充满着各种各样未被发现的巨大引力源泉――“类星体”黑洞群体。

“深藏不露”的类星体

我们知道,在现实中的宇宙黑洞,由于其巨大的引力作用,连光线都被紧密吸引束缚,因而无法被人们直接观测发现。为确定黑洞天体存在的证据,天文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在黑洞周围的物质行为具有其特定行为:在黑洞周围的宇宙空间中,气体物质具有超高的温度,并且在被黑洞强大引力场吸引剧烈加速后,这些物质在彻底消失之前均会被提升到接近光速。而当气体物质被黑洞彻底吞噬后,整个过程都会释放出大量的X-射线。通常正是这些逃逸出来的X-射线,显示出此处有黑洞确实存在的迹象。这便是以往人们发现黑洞的最直接证据。

而另一方面,在一些格外活跃的超大型宇宙黑洞周围,由于其对周边物质剧烈的吸引和吞噬行为,还会在黑洞星体产生一层厚重的宇宙气体和尘埃云层,这进一步增大了对黑洞体附近区域的观测难度,阻碍了天文学家对这些超大黑洞存在的发现工作。天文学将这些极度活跃的黑洞定义为“类星体”。

普通情况下,一个类星体平均一年总共吞噬的物质质量,相当于1000个中等恒星质量的总和。一般情况下,这些类星体距离太阳系都非常遥远,当我们观测到它们时,已经是亿万年以后的现在,这说明此类黑洞的活动出现在宇宙诞生初期。科学家推定,这种黑洞正是在成长壮大中的宇宙星系前身,所以将其命名为“类星体”。

到目前为止,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类星体”黑洞被发现,在浩瀚的宇宙深处,是否还有数量众多的其他类星体存在,仍有待人们进一步去发现,而天文学家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则完全依靠对宇宙内部X-射线的全面观测研究来予以证实。

布满黑洞的宇宙

根据美国宇航局NASA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的最新观察结果,天文学家成功穿透了遮蔽类星体黑洞的宇宙尘埃云层,捕捉到了其中一直暗藏不露的内部黑洞体。由于斯皮策太空望远镜能够有效收集、能穿透宇宙尘埃层的红外光线,使得研究人员顺利地在一个非常狭窄的宇宙空间区域内,同时发现了数量多达21个早已存在却又“隐藏不露”的类星体黑洞群。

美国加州理工大学斯皮策科学中心的研究小组成员马克・雷斯在接受媒体访问时也表示:“如果我们抛开此次发现的21个宇宙类星体黑洞。放眼宇宙中的其他任何区域,我们完全可以大胆预测,必将有数量众多隐藏着的黑洞被陆续发现。这意味着,一如我们原先推测的那样,在不为人知的宇宙深处,一定有数量众多、质量超大的黑洞巨无霸,正借助着星际尘埃的隐蔽,在暗地里不断发展壮大着。”

黑洞吞噬星云

2006年1O月20日设在智利的“极大望远镜”捕捉下了史无前例的黑洞吞噬螺旋状星云的细致画面,将巨大的黑洞通过“食管”贪婪地吞噬螺旋状星云物质的细节展露无余。

被吞噬的螺旋状星云是距地球4500万光年的NGC-1097。它的中心变得相当亮。这表明那里有一个黑洞正在吞噬周围的星球和气体,但是它所发出的耀眼光芒盖住了吞噬过程的任何细节。

现在。天文学通过VLT四个8米望远镜中的一个看到了物质向星云中心急旋而入的近似红外图像。

他们首先将黑洞周围的亮光罩住,然后用适应性光学软件(一种用以校正地球大气模糊效应的软件技术)得到了螺旋状星云“手臂”的模糊图片。

该研究的负责人、德国海德堡马克斯・普兰克核物理所的阿玛德娜・普利托说:“这恐怕是展示出如此细致物质被吸入的图片,从星云的主要部分到核子的最末端都能看到。”

上一篇:动物皮肤的呼吸功能 下一篇:冷冻人能复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