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系统安装技术与质量控制探讨

时间:2022-03-26 10:14:09

建筑电气系统安装技术与质量控制探讨

摘要: 文章对建筑电气系统安装技术与质量控制进行了论述,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 建筑电气系统;安装技术;质量控制

一、前 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电气工程日趋向大系统、高精度的方向迅猛发展,因此对电气工程的设计、施工、维修和运行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使电气系统达到优质、高效、低能耗运行的目的,除要有合理的设计方案外,电气系统装置,配电线路设备、用电设备的安装质量的优劣将会对日后的使用产生极大的影响,为了确保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发挥其安全、稳定、高效作用,其建筑电气系统的安装、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极其重要。

二、建筑电气系统的安装技术分析

(1)电气系统安装施工步骤

熟悉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规范文件施工测量放线沟槽开挖及管沟砌筑配合土建设预留孔洞及预埋铁件管件加工制作支架制作及安装各种电线敷设安装配电线路测试、配电线路与设备连接调试和试运施工验收

(2)配电箱安装

配电箱是接受电能和分配电能的中转站,也是电力负荷的现场直接控制器。电气设备的上下级容量配合是相当严格的,若不符合技术要求,势必造成系统运行不合理、供电可靠性及安全性达不到要求,埋下事故的隐患。

(3)配电柜安装

配电装置是电气工程的核心,它如同人的心脏,一旦出了毛病,人员和设备就无法正常工作,造成供电可靠性下降,整个工程失去安全感。在控制过程中应仔细检查,核对图纸,消除事故隐患。

(4)弱电设备安装

建筑物内弱电设备多,专业性强,每个弱电子系统均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安装调试,监理工程师一般对诸多智能系统不可能都精通,应抓好线管、线槽施工质量的同时,着重对系统设备的功能进行控制。管理人员若不按合同控制,就会使工程少测控点、缺功能。

(5)配电线路的安装

1)配电线路安装之前需复测电线管线地沟、支架、开关位置是否符合设计图纸和有关规范的要求及设备运行的工艺需要。

2)室内线路的安装要求

室内线路工艺上有明配线和暗配线两种;导线沿墙壁、天花板梁及柱子等明敷设称为明配线。线路穿过电线管埋设在墙内,地坪、或装设在顶棚里,称为暗线。

①所用的导线的额定电压应大于线路的工作电压,导线截面应满足供电和机械强度的要求;②暗配线时应尽量避免导线接头,因导线接头不好造成事故。导线连接和分支处不应受到机械力的作用。但必须注意,穿在管内的导线不能有接头。如确实需要,可把接头放在接线盒或灯头盒内;③明配线路在建筑内应平行或垂直敷设,平行敷设的导线距地面一般不小于2.5m;④镀锌钢管,可扰性钢管和金属线槽不得熔焊跨接接地线,以专用接地卡跨接的两卡间连线,为铜芯软导线,截面积不小于4mm2;⑤当绝缘导管在砌体上剔槽埋设时,应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保护层厚度大于15mm;⑥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管内,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与直流的电线,不应穿于同一钢管内,同一交流回路的电线应穿于同一金属钢管内;⑦绝缘子的底座、套管的法兰、保护网(罩)及母线支架等可接近,导体应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不应作为接地(PE)或接零(PEN)的接续导体;⑧低压电线和电缆,线间和线对地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MΩ。

(6)低压隔离开关、刀开关、漏电保护的安装要求

1)开关应垂直安装,当在不切断电流,有关灭弧装置或用于小电流电路等情况下,可水平安装;水平安装时分闸后可动触头不得自行脱落,其灭弧装置应用固定可靠;2)双头倒闸开关分闸位置时,刀片应可靠固定,不得自行合闸;3)漏电保护器的安装要按产品标志进行电源侧和负荷侧接线,带有短路保护功能的漏电保护器,安装时应确保有足够的灭弧距离。电流型漏电保护器安装后,除应检查接线无误外,还应通过试验按钮检查其动作性能,并应满足要求。安装前应使用500伏兆欧表测量断路器绝缘电阻,以在周围空气温度为20℃±5℃和相对湿度为50%~70%测得电阻不小于10MΩ为合格。否则,断路器应作干燥处理。

(7)灯具插座,开关、风扇安装的要求

1)采用钢管做灯具的吊杆时,钢管内径不应小于10mm;钢管厚度不应小于1.5mm;

2)花灯吊钩圆钢的直径不应小于灯具挂钩直径,但不应小于6mm。大型花灯的固定及悬吊装置,应按灯具重量的2倍做过载试验;3)当灯具距地面高度小于2.4m时,灯具的可接近导体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并应有专用接地螺栓,且有标识;4)当设计无要求时,灯具的安装高度和使用电压等级应符合一般敞开式灯具、灯头对地面距离不小于:室外2.5m,厂房2.5m,室内2m,软吊线带升降器的灯具在吊线展开后0.8m;5)插座接线应符合规定,单相两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或上孔与相线连接,左孔或下孔与零线连接,单相三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与相线连接,左孔与零线连接;6)单相三孔、三相四孔及三相五孔插座的接地(PE)或接零(PEN)线接在上孔。插座的接地端子不与零线端子连接,同一场所的三相插座,接线的相序一致。接地(PE)或接零(PEN)线在插座间不得串联连接。当不采用安全型插座时,托儿所、幼儿园及小学等安装高度不小于1.8M;7)照明开关安装位置便于操作,开关边缘距门框边缘的距离0.15~0.2m,开关距地面高度1.3m;8)壁扇下侧边缘距地面高度不小于1.8m。

(8)接地装置安装

1)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6M。圆钢、角钢及钢管接地极应垂直入地下。间距不应小于5m。接地装置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2倍,不少于三面施焊;②圆钢与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③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④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3/4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

2)明敷接地引下线及室内接地干线的支持件,间距应均匀,水平直线部分0.5~1.5m,垂直直线部分1.5~3m,弯曲部分0.3~0.5m。

三、建筑电气系统的安装施工各阶段的质量控制

(1)严格推行规范化操作程序,编制符合规范、工艺标准,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控制程序。每道工序未经有关人员在验收表上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记录好工作日志,防止监督流于形式。基础、主体结构施工的预留预埋件,装修前需预埋过墙套管、箱盒定位;抹灰后,配线穿线时需测试接地电阻和绝缘电阻;电器灯具安装后,需通电试亮,有无接触不良;如有接触不良,绝缘不良,烧损事故等,一定要监督至修复,直到检测合格为止。

(2)关于电气设备安装的问题检查。对于变压器、高低压柜等电气设备,在安装前后都要进行进行相关的电气试验,这是保证这类电气设备运行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于配电箱以及各类电气箱盒,如开关、插座、插座盒等应尽量随土建砌筑而嵌入,避免后期因凿洞下盒,至使该类电气产品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松动,影响供电质量。接线盒均应有固定的敲落孔,线管进盒时要从敲落孔正确引入,不得破坏其它面,并要加户口;插座、开关等电气设备在安装面板时,要根据盒的丝孔孔径采用相应的螺丝固定,如用过大的螺丝将会使塑料盒的丝孔撑裂,造成面板安装不牢固,同样,过小的螺丝也会使面板安装不牢固。

(3)避雷系统的检查。在避雷接地系统施工完成后,要严格测定其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必须保证接地电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在避雷系统中,有一个容易疏忽的问题就是,高层建筑的防侧向雷击,规范要求从距地30米高度起,每向上三层在结构层圈梁内敷设一条25×4mm扁钢与引下线焊成一环形水平避雷带,以防止侧向雷击,所以这点在施工时应加以特别注意,不要忽视,这是保证避雷系统完整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结束语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应把“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放在首位,应根据工程的自身特点,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实施有效的动态控制,做好技术交底,认真从人、材、机、法等环节控制施工质量、安全、进度,从设计到施工到工程验收的各个阶段,建立全面良好的质量监督体系,提高电气工程的工程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电气产品的高质量的需求。

上一篇:浅谈电力工程线路设计要点 下一篇:对建筑电气技术与智能建筑热点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