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上的苗寨人家

时间:2022-03-26 03:07:32

“你也觉得奇我也觉得怪,大苗山的石头千姿百态,心灵手巧的苗山人,在石头上建起小山寨;云在这里散步, 雾在这里徘徊,云雾缭绕的苗山寨哟,你诉说着过去也召唤着未来……”歌曲优美的旋律,让我对石头上的苗寨人家魂牵梦绕。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元宝山脉深处,有个奇特的苗族小山寨――安太乡小桑村青山寨。地处华南第三高峰――海拔2086 米的元宝山西麓,村子的平均海拔在600 米以上,是典型的桂西北高寒山区。青山寨不大,只有100 多户人家,依山傍水,巨石林立, 村民们依山就势在的花岗岩石上盖起了吊脚楼,风情浓郁,别具一格, 成为大苗山里独特的风景,被誉为独一无二的“石上人家”。 石头上的苗寨人家

从融水县城去青山寨的道路顺着山势曲折迂回,贝江两岸风光旖旎,青山耸峙,江水蜿蜒,云雾缭绕。一座座苗寨吊脚楼星罗棋布地散落在山坡上,高低层叠,错落有致,在清晨的薄雾中若隐若现,充满诗情,写满画意。淳朴、勤劳的苗山人,在这片繁衍生息的土地上躬耕劳作,村庄炊烟袅袅, 田野牧歌嘹亮,为苗山的早晨增添了蓬勃生机。每年“放排”季节,把大批砍伐的竹子和木材,一根根地捆扎在一起,扎成竹排或木排,沿贝江顺流而下,一串串,一排排,随波逐流, 气势磅礴,篙师的勇敢和智慧令人惊叹不已! 田间劳作

青山寨里古朴的吊脚楼、光滑的石板路、古老的风雨桥,还有芦笙坪、斗马场、景观楼及苗寨民居都保留着苗族原生态的建筑风格。村外山泉潺潺,竹林葱郁,古树成荫。

相传,当年青山寨的先辈们以打猎为生,迁徙至此时,因为四周环境潮湿, 毒虫出没,出于安全考虑,村民们将房子建在了光滑的大石头上。谁曾想百年之后这些石头上的房子,竟成就了一道绝妙的景观!当我们走在古老的吊脚楼里,凭栏远眺,触摸着印记斑驳的壁板,仿佛能感受到青山寨悠远的历史。 挑着竹饭篓的苗族妇女

坐落在巨石山林间的青山寨依山而建,一座座吊脚木楼修筑在高低不平的岩石上,木楼的4 个角仅靠4 根木头柱子和岩石相接,看似岌岌可危, 但却扎实牢固。建在石头上的苗族吊脚楼属于传统的干栏式建筑,木质卯榫结构,不用一钉一铆,相互插接并以楔紧固而成。他们建造房屋不用设计图纸, 不需要地基支撑,利用长短不一的木头巧妙地寻找平衡点和支撑点,与地面相接,用十几根杉木柱子支起一片小天地。村民们祖祖辈辈在这里起居生活,房屋经久耐用,寨子里大多数木楼都有上百年的历史,至今完好无损。因山区多雾潮湿,门前屋后多有鼠虫蛇蚁出没,所以吊脚楼的底层架为空心结构,一般不住人,主要用于存放柴草、农具等杂物。

苗寨吊脚楼的柱子、梁架、墙壁、地板等构件全部采用杉木材料,屋檐、柱子端和前门上方沿用古老的传统制作手法,或雕龙画凤、或雕刻葫芦及花、鸟、虫、鱼等图案。

“九山半水半分田”。青山苗寨山多田少,每年只种一季水稻,这里种植的粮食以糯米为主。苗民每天喝的是糯米酒,吃的是糯米饭。因为糯米饭“耐饿”,便于远出下地干活;糯米饭“耐放”,能久放而不易变馊;糯米饭营养更丰富,在苗寨,人们喜欢把养得胖乎乎的小孩戏称为“糯米崽”。每当收割糯谷的季节,苗家人习惯将糯谷捆扎成把,一扎扎、一把把的糯谷晾晒在木楼的护栏或河边的石头上。金灿灿的稻谷点缀着金秋的苗寨,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如一幅恬淡迷人的山村风情画卷舒展在大苗山深处。 元宝山千亩杜鹃花赏花节

青山寨苗族同胞,在长期与自然相处的环境中生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俗和生活习惯。方言称:“苗人不懂礼,煮菜放抓米。”苗寨人家在炒菜或者煮汤的时候,喜欢放一点糯米,因为糯米香甜、柔软而带有粘性, 所以做的菜和汤味道鲜美,口感更好。在缺盐少油的年代,苗民在炒菜的时候放入一些糯米,就不放油了,理由是糯米中含有米油。

苗族的饮食习俗以喜欢吃酸、好饮米酒而著称。酸肉、酸鱼、酸鸭三大“荤酸”被誉为苗家风味美食的代表。酸肉以猪肉为原料,切成块,用生盐腌制两天,使肉块完全进盐味后稍稍晾干,然后用辣椒粉、糯米和甜酒糟搅拌均匀, 放入专门腌制酸肉用的木桶,桶口大、桶底小,桶底用木架撑垫,以便漏水。木架上放两三层竹壳,竹壳上再铺垫稻谷草杆,然后把拌好配料的猪肉一层层地压放桶里。最后在猪肉之上再盖上三四层竹壳,竹壳上用石头压上桶盖, 尽量使之不漏风。制作酸肉一般在初冬到立春前,入桶两三个月后即可食用。在腌制酸肉时通常会放入一些炒香的糯米,一是能增加其香味,二是能起到保鲜的作用。 苗山烧鱼

烧鱼也是苗寨的特色佳肴,同时又是一项民俗活动。苗族多住在山上, 离大江大河较远,吃鱼很困难。于是, 他们便在自己的稻田里放养鲤鱼,平时让鱼吃水草、小虫,在稻禾扬花时则吃禾花(故称禾花鱼),剪禾(苗族的糯谷通常是用手镰剪,而不用刀割) 的季节,稻香鱼肥。苗家人用竹筒或葫芦装上酒,带上糯米饭、食盐、辣椒、姜葱等佐料到田间剪禾。清晨将稻田放水,中午时分水放干了,活蹦乱跳的鲤鱼在禾行间搁浅。这时,苗族同胞便在田边烧起一堆篝火,将田里鲜活的鲤鱼抓上来,用树枝将鱼夹成串, 放到火上烧烤。炊烟袅袅,田垌飘香。一家老少在田埂上或蹬或坐,品鱼饮酒,叙旧话新,欢声笑语。

如果到青山苗寨小住几天,当一回苗民,是否也算奢侈呢?白天上山种地,下河摸鱼,摘瓜浇菜,喂马劈柴; 晚上唱山歌、吹芦笙、喝米酒、品美食, 听虫曲蛙声,任山风吹拂,看明月松间照,观清泉石上流,月光下的苗寨人家, 可谓美妙至极了。

上一篇:探析高校教务秘书队伍的建设工作 下一篇:文学搭建桥梁,阅读照亮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