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3-26 02:07:01

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对小学生来说,阅读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但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而且能让小学生学会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进而丰富其情感体验,发展他们健康的个性。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是培养学生的说话、识字能力和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会使孩子终身受益。 我们对某件事物感兴趣就会孜孜不倦的去追求,乃至形成爱好,养成习惯。的确,兴趣的魅力是神奇的,它能调动学生内在的潜力,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也可以说兴趣是阅读的内驱动力,有了这个动力,学生就会挤时间读,所以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的效率,关键还在于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一、精心创设情境,培养阅读兴趣

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理解和运用,就是 在一个个的情境中进行的。因此,浓郁的阅读情境可以使学生入情入境,更有兴趣去领悟作者的意图故事人人都爱听。教师还可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视、听等方面给学生感官以多重刺激,创设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中学,趣中获”。使学生在细细的听、看中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也会被老师美的情感、语调和生动的画面所陶醉了。孩子们其实是很善于模仿的,老师的范读无形中为孩子们树立了榜样。这时他们也显得跃跃欲试了,这时老师再因势利导,让学生试读。学生反复吟读最终领悟到课文的意境,感受到美的愉悦,自然也就培养了阅读的兴趣。

二、借用课文激发阅读欲望

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的体裁是多样化的。低中年级主要以童话、寓言、故事、诗歌为主,高年级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定量的应用文和适量的科普文。在阅读教学时,可适当扩展阅读同一体裁的文章,使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对不同文体产生阅读兴趣。如教学《小木偶的故事》一课后,我推荐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选》等。这样学生会被兴趣推动,纷纷积极参与阅读,在读中感受魅力和灿烂文化艺术所在。实践证明,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三、组织课堂游戏,培养阅读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爱表演。在中年级教学童话一类性质的课文,可以让学生扮演成文中的角色进行分角色表演,或让学生排演课本剧等方式,在编一编、演一演的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又能使学生有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从而达到享受阅读的乐趣。

四、开展课间活动,培养阅读的兴趣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我们开展朗读比赛、办读书剪贴报、手抄报,开展读书会、讲故事比赛、读歌朗诵会,展示优秀读书笔记知识竞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间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觉进行课内外阅读。

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良好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也尤为重要。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阅读是一个处理信息的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有效的阅读要求小学生不仅用眼睛看,而且用心“看”,用嘴“看”、用手“看”。特别是对课文以及一些有启迪的好作品,不能走马观花,需用心体会,圈点批注,认真思索。教师要培养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的习惯。阅读方法一般包括初读、品读。初读时,只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理解生词、了解文章大意就可以了。品读就要求学生在读中思考、体味、理解、升华,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教师培养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时,我们不但教学生要根据读物内容来选择相应的阅读方法,而且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要让学生掌握一种阅读方法后再学另外一种,切忌揠苗助长。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阅读习惯。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质疑蕴含着创新的因素。每教学一篇课文,我就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久之,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进入一种积极探索的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而言之,小学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阶段,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学习,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不待教师教,自己能阅读。同时要鼓励学生多读有益的课外书籍,借助工具书加深理解,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艰难的活动过程。我们只有在日积月累中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才能提高阅读能力,才能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语文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上一篇: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教学效果 下一篇:技校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