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瓶新酒 第10期

时间:2022-03-25 11:18:13

旧瓶新酒――初中文言文教法初探

黄丽霞

为了改变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的现状(钱梦龙语),我认为,在教学模式上,我们应该尽量做到迎合学生兴趣,就不怕学不好文言文了。

一、生动的作者或背景介绍,激起学习兴趣

在教学文言文时,老师们的第一要务不是急于分析课文,而是要先做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前准备。

那么如何激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介绍作者开始。因为古代每个作者,特别是课文所选的这些名篇佳作,每一个作者,每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与所选诗文相关的小故事或是其他的奇闻逸事,这些课外的内容学生都爱听。所以我们在备课时应认真查找这些相关资料,上课时用故事的形式娓妮道来。比如说到陆游诗歌,我就插了一段陆游与唐婉的凄美爱情故事,并把陆游为此写下的许多凄婉缠绵的诗词连缀起来,让学生既看到一个忧国忧民的慷慨形象,也看到一个侠骨柔肠的温柔形象,从而对诗文背景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对诗文的意蕴也有了深刻的解读。还有可以从介绍写作此文的时代背景来引发兴趣。比如教《桃花源记》时,我就介绍了写作此文的背景资料,以便学生更好理解本文。因为桃花源是不真实的存在,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一个地方,作者这样写只是为了要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表达自己美好愿望。作者为什么要虚构出这样一个虚无缥缈的地方呢?这就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了,所以我就介绍了东晋当时黑暗的历史现状,学生了解写作背景,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就准确多了,对文章理解也就透彻了。

当然这些材料不一定都要老师自己去找,有时也可以预先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去查找作者或者是文章写作背景的相关资料。现在是网络时代,好多学生会用电脑,预习时可以布置学生去查找作者的奇闻逸事,或者是跟写作本文有关的背景资料,上课时来个竞赛,比一比看谁查的最详细,听一听谁说的更感人,这样一来,不但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一举三得。

二、如痴如醉的朗读,引起学生共鸣

教学千法,朗读为本。古人说“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培养语感,提高阅读水平。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谈到文言文教学时也说过这样的话:“习文言,必先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要能自然成诵才行。”也就是说,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主要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我们可以结合《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里的有关师生共同诵读古文情节,特别注意老师的读法,摇头晃脑,陶醉其中,引导学生也像古人那样如痴如醉的朗读文言文,融入课文熟读成诵,在读中思考,读中感悟,读中体会文章的深意。

我们语文教材所选的古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有很多是美文。特别是那些描写景色的小品文,文质兼美。如果老师能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做到句读清楚,音韵铿锵,语速适当,节奏和谐,带着感情,放飞想像去读,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教《与朱元思书》一课,就先配乐配画面示范朗读,身教胜过言传,我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这篇课文,用自己的情感深深打动了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激起了学生朗读的欲望,让学生知道美文就要美读,因为“文章不是无情物”。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感情的真实流露,读文章,就要读出文章的韵味和气势、感情,然后指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及从老师范读中获得的直观感受,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造力,按自己的方式先自由朗读,再请听课效率高的学生范读,然后小组读,最后学生个人读,还要根据课件上的画面,让学生边读边想像这一幅幅异水图、奇山图,让每个学生的头脑中都展现这样一幅长轴画。这时,老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能基本掌握全文,一节课下来就能成诵・课文熟读成诵了,理解内容就容易多了,这正应了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了。

三、栩栩如生的情景再现,唤起学生的表演欲

文言文是我国先民留下的记录其生活片段的语言精华,或讲史,或叙事,或写景,或说理,篇篇精彩,句句在理。特别是那些故事性强的篇章,比较适合现代学生的审美意趣,可以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欣赏中得到生活上、语言上、艺术上、创作上等多方面的影响。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新课标也要求学生在鉴赏时“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要有自己的评价。据此,我们可以把一些故事性强的文言文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自己来表演,让他们用自己的情感去感受、体验、领会、欣赏课文,在表演中感悟人物的丰富内心,把握人物的性格,领会作品的意义,以此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比如教《狼》这一课,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去预习,先借助工具书了解大意,然后指导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改编成课本剧。现在的孩子个性强,接受外界新事物多,所以在改写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和部分现代元素,用流行歌曲(屠夫唱着韩磊的《走四方》,一路引元高歌地回家)、动漫形象(两只狼就是眼下流行的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中的灰太狼和红太狼的形象)等方式来增添文章的生动性、趣味性,张扬了他们的个性。经过反复讨论、研究、争辩、修改,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得越来越深刻,越来越透彻,在预演时就表现得很到位,也很精彩。在老师通过借助多媒体课件、图片进行情形再现的教学之后,他们还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修缮,最后在正式会演中,他们表现得兴致勃勃,个个跃跃欲试,表演者融入角色中,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屠夫与狼的斗争过程,幽默诙谐,课堂气氛异常融洽,让老师轻轻松松就完成了教学的任务。在此期间,学生不但扎实地学到了课本的知识,还接触并亲身体验到了很多课堂无法传授的本领,如剧本的编写、表演的技巧等,获得了深刻的审美体验。

四、你问我答,轻松有趣解决字词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学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而要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就必须知道古人的一些生活习惯、人生态度;了解文言文的一些惯用手法,比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还有词类活用、通假等现象;甚至还要解决每一个字词的意思、用法。其实,文言文是作为古汉语的一种书面语,它不是一种“僵死的语言”,它的很多基本词汇以及基本的语法特点仍然活跃在现代汉语之中,因此要知道文言实词的意思,大部分就是用现代汉语给它组个合适的词。

为了掌握这些枯燥繁琐的知识,我选择了时下的流行元素――“开心辞典”的教学模式,采用比赛答题方式,进行强化训练a主考官出的题,一般由老师事先精心准备,分门别类地做成一张张卡片,然后跟主考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并做好保密工作。主考官一般选择胆子大、声音响亮、应变能力好的同学担任。进行测试的同学如果回答不出来,可以现场求助同学朋友,个别难题,可以请求老师给予提示。采用这种教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挑起了他们的好胜心,他们课前会主动认真预习课文以及课外相关知识。还会主动借助工具书,解决重点字词,遇到不懂之处他们也会利用各种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去探究。上课时通过比赛形式展示出来,会进一步加深他们的印象,这些文言文知识点就会被他们牢牢掌握、深深理解。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多方面知识,比以前老师一言堂效果好多了。

其实,上述这些方法,早已渗透在每一个学科的各个教学环节当中,但是,我想,语文本身就是兼收并蓄的,语文教学方法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化用身边的每一棵花草树木,作为我们的教学手段。我们化用其它各个学科的先进做法,结合语文学科固有的教学经验,也一定可以在不远的将来,成就我们语文的一片天地。

总之,要让学生学好这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言文,就要老师潜心钻研教材,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化腐朽为神奇,变枯燥无味为生动有趣,还文言文一个美丽的春天。

旧瓶装新酒,也是蛮香的。

上一篇:对接生活 指向实用 下一篇:初中语文课堂讨论教学法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