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资金管理

时间:2022-03-25 04:28:38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资金管理

广东省属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自然环境条件非常适宜森林植被生长发育和林业有害生物的繁殖扩散。同时广东省毗邻港澳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外经贸日益频繁,植物种类及木制品输入数量越来越多,一些危险性病虫害从国(境)外也相继传入,如松材线虫病、薇甘菊、松突圆蚧、刺桐姬小蜂等,对林业生产和森林生态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为此,广东省于2005年设立了省级财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检疫性或危险性有害生物灾害治理,欠发达地区的防治工程补助和购买杀虫药剂药械、防治示范林的设置等方面。专项资金设立后,广东省人民政府、省财政厅和省林业厅等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旨在加强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林业项目的申报工作,规范专项资金的科学分配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发挥资金最大绩效。这也标志着广东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工作程序初步形成。

1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项资金项目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内涵主要是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治理的防治规划设计、申报、审批、实施、检查、验收和评价等内容进行管理,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与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略有不同,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是指依据森林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的客观规律和有关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规范性文件等对森林、树木、种苗(种实)及木材、竹材的病害、虫害进行调查、预测预报、预防和治理以及实施森林植物检疫的具体行为的总称。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具有计划性、层次性、政策性、科学性、目的性和时间性等特点[1]。

2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项资金目管理工作程序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工作程序,根据相关部门要求,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项目申报;第二阶段,项目实施;第三阶段,项目绩效评价。具体步骤是:首先,编制项目防治预案、申报项目资金,经过专家评审论证通过后,下达防治任务;其次,项目承担单位上报项目实施方案,经省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总站批复后组织实施;第三,项目实施结束后申请验收,并进行项目绩效评价(见图1)。

2.1项目申报项目申报指编制项目防治预案,申请当年度或下一年度防治资金。各县市、区项目承担单位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向本级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本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后会同本级财政部门,联合行文报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省直属国有林场(局)、省级林业科研单位向省林业局提出申请,省林业局审核后报省财政厅。

2.2项目实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项目经相关专家评审论证通过后,省财政下达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项资金。资金下达后,项目承担单位结合当地林业有害生物实际发生情况,依据省下达的资金数额和申报资金时编制的防治预案,制定防治项目实施方案。将防治项目实施方案上报省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总站申请批复,经批复后方可组织实施。项目承担单位根据省森防检疫总站对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落实各项组织管理措施和防治技术方法,组织实施,实施结果应达到项目预期绩效目标。同时收集防治数据资料,建立项目资料档案,如与施工单位、施工工程队或防治专业公司签订防治合同书或协议书,调查监测数据、防治数据、效果检查数据、绩效目标数据及有关影像资料(防治前、防治中和防治后)等。项目实施完成后进行书面总结,并报省森防检疫总站申请验收。

2.3项目绩效评价林业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是对林业财政支出的具体项目的投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对象是林业财政支出项目的效益。由于省级财政资金拨付时间迟,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实施具有时效性,以及受病虫为害的林木经防治后、林相恢复需要时间才能看出效益,因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是隔年度进行,而不是当年度进行。项目绩效评价工作遵循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原则,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真实性、科学性、规范性原则,采用目标预定与实施效果比较法[2]。评价的内容有项目基本情况、项目资金情况、项目组织情况、项目绩效目标及完成情况。项目基本情况主要是评价项目(用款)单位提交的项目防治预案和绩效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项目资金情况主要是检查项目(用款)单位在资金投向上是否明确、明细是否清晰,是否按有关规定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或资金报账制管理,对项目单位各项资金支出计划的合理性和设立会计支出科目明细进行评价。项目组织情况主要是评价项目(用款)实施单位是否根据省林业局下达的防治工作任务组织实施防治项目及项目任务执行和完成情况。项目绩效目标及完成情况主要是检查项目单位的年度目标指标任务和绩效指标的完成情况,以及取得预期的绩效目标,对灾害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对经济、社会、生态目标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绩效评价指标内容包括基本指标和绩效指标,基本指标体现的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项目在资金上的评价;绩效指标反映的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项目实施的实际效果、效益[3]。

3存在问题

3.1资金到位迟由于省级财政资金拨付时间较迟(基本上是年底下达),且实行报帐制管理手续程序多及开展招投标程序繁琐,需要的时间很长,而林业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决定其防治时效性较强,错过防治时机或季节则难以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资金绩效难以体现。因此,防治工作很被动。

3.2资金缺口大从目前广东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实际情况和项目取得成功的可行性来看,每年全省防控林业有害生物的项目资金预期投入需要1亿多元,按全省有林地面积1.4亿亩计,平均每亩至少需要0.8元。目前我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专项资金每年投入2000万元,平均每亩防治经费只有0.178元,资金缺口较大。此外广东省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多,发生范围广、面积大,全面实施防治难度很大,容易造成危险性有害生物疫情的扩散、蔓延。

4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工作对策

4.1资金提早到位由于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突发性和时效性很强,需要提早做好药械、物资、资金和技术等相关内容储备,以便及时组织实施应急除治,年度专项资金最好能在当年上半年安排到位。如若不能提早到位,省级财政当年度资金则挪到下年度使用,即跨年度使用,这样广东省防治工作才能由被动状态转向主动状态,资金使用效益才能得到最大发挥。

4.2加大资金投入广东省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多,面积大,各市县随时都有突发性病虫灾害的可能;而市、县防治检疫基础设施能力很薄弱,难以及时筹集资金、药物、药械进行除治,不能适应防灾控灾的需要。因此,进一步加大省财政防治资金投入,不仅保证现有防治效果,而且还能及时应对突发性灾害的发生,提高应急防控能力。

4.3奖赏明确,提高资金使用绩效项目绩效评价是项目资金后续安排的重要依据,建议对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好的项目单位在下年度给予适当增加项目资金,以激励各项目实施单位形成良好工作氛围。

4.4建立数据库全省各县市森防检疫机构的工作基本上是以项目管理模式来开展,建议建立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数据库,总结推广绩效评价好的项目单位管理工作经验,提高项目资金使用绩效。

上一篇:电视栏目市场化运转 下一篇:英美文学特殊语句及谚语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