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肝病患者隐匿性HBV感染的检测及意义研究

时间:2022-03-25 01:25:34

不明原因肝病患者隐匿性HBV感染的检测及意义研究

【摘要】 目的:对不明原因肝病患者隐匿性HBV感染进行检测,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入院治疗肝病患者84例,对所有患者HBV进行检测,研究其临床意义。结果:血清HBsAg、抗-HBs、HBeAg以及抗-HBc均为阴性。HBV DNA为阴性。HBV抗原阳性患者32例;HBV抗原阴性患者32例;全阴性患者有20例。肝组织HBsAg表现形式有胞浆均匀和包涵体型,未出现包膜类型,大多呈分散状或者集落性分布;HBcAg大多数表现为胞浆形式,少部分为胞核形式,分布情况与HBsAg相同。84例隐匿性HBV感染患者中,32例为慢性肝炎轻度到中度,炎症G1~G2级分级,其纤维化分期为S0~S3;39例为肝硬化,炎症G3~G4级分级,其纤维化分期为S3~S4;余13例患者诊断为肝细胞性肝癌。结论:HBV感染是不明原因肝病主要发病原因,HBV隐匿性感染和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具有重要联系,应当广泛重视。

【关键词】 不明原因; 肝病; 隐匿性; HBV感染; 检测

中图分类号 R57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7-0068-02

临床治疗中,大约有5%慢性肝病患者仅仅根据临床症状、常规生化反应以及对其血清进行检测依旧不能查明其发病原因[1]。这一现象在医学界依旧对医生和患者造成严重困扰。近几年,由于PCR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不断发展且广泛应用,许多患者血清或者患者肝组织HBV DNA阳性以及肝组织HBV抗原呈阳性,是一种隐匿性HBV感染。在我国,隐匿性HBV感染发生率较高,需要引起重视[2]。因此,笔者所在医院对不明原因肝病患者隐匿性HBV感染进行检测,对其进行免疫学研究,得到了一些结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入院治疗肝病患者84例。其中男44例,女40例;年龄10~70岁,平均为(30.25±11.2)岁;病程1~7年。84例患者其血清中所存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标志物以及丙型肝炎性病毒相关标志物都表现为阴性。所有患者都无其他病毒性类肝炎、药物性类肝病以及代谢性类肝病等相关病症。对所有患者在超声诊断仪指导下使用弹射式组织活检枪对其进行肝活检。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血清学检测:HBV-M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进行检测,血清中HBV DNA使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测定(试剂盒来自达安公司)。操作细节均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并且依据试剂盒确定判断标准。肝功能测定使用Olympus AU640型自动化分析仪。对患者的肝组织标本进行规范检测:取患者肝组织相关标本使用10%甲醛对其进行规范固定以及脱水,之后使用石蜡对其进行包埋后行5 μm厚度连续性切片处理。对每位患者切片分别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鼠抗-HBsAg单克隆抗体、兔抗-HBcAg多克隆抗体以及免疫组织化学PV-9000试剂盒均来自北京中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抗-HBs以及抗HBc使用时浓度均为1∶100。所有操作均对照其说明书规范进行,结果对照说明书进行断定。HBsAg阳性细胞为细胞膜或细胞浆棕黄色进行染色。HBcAg阳性细胞当期细胞浆表现为棕黄色染色或者伴随细胞核出现阳性染色。

1.3 疗效评价标准

经过组织学诊断,慢性肝炎炎症分级(G)以及纤维化分期(S)标准划分根据2000年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以及肝病学会议中进行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计划方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血清学检查

血清HBsAg、抗-HBs、HBeAg以及抗-HBc均呈现为阴性。HBV DNA为阴性。

2.2 肝活检结果

2.2.1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HBV抗原阳性患者32例,HBV抗原阴性性患者32例,全阴性患者20例。肝组织HBsAg表现形式有胞浆均匀和包涵体型,未出现包膜类型,大多呈分散状或者集落性分布;HBcAg大多数表现为胞浆形式,少部分为胞核形式,分布情况与HBsAg相同。

2.2.2 组织学特性 84例隐匿性HBV感染患者中,32例为慢性肝炎轻度到中度,炎症从G1~G2级分级,其纤维化分期为S0~S3;39例为肝硬化,炎症从G3~G4级分级,其纤维化分期为S3~S4;余13例患者诊断为肝细胞性肝癌。

3 讨论

通常而言,HBsAg不存在表明病毒血症被完全清除。但是近几年研究表明,存在一些HBsAg自然转为阴性的急或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及经过抗病毒治疗后HBsAg转为阴性的患者,其血清内仍然能够检测出较低水平HBV DNA。伴随HBV较为敏感检测方式的应用和对HBV相关基因发生变异更加深入了解,发现许多HBsAg阴性患者血清、肝组织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依旧能够检测出HBV,此现象表明血清HBsAg阴性不能表明其不受HBV隐匿性感染在许多原因不祥的慢性类肝病中,隐匿性HBV感染患者所占比例较高,达到30%左右,抗-HBc阳性患者中,所占比例更高,最高可达60%。在84例不明原因肝病患者中,61例检测出血清HBsAg及HBcAg。因此对不明原因肝病患者仍需要考虑其为肝炎病毒感染,尤其作为HBV感染。

HBV隐匿性感染和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发病率有关,但是临床仍会出现因对此类病症不够了解,导致治疗时间不够及时进而影响预后[3-4]。在本研究中,84例隐匿性HBV感染患者中,32例为慢性肝炎轻度到中度,炎症从G1~G2级分级,其纤维化分期为S0~S3;39例为肝硬化,炎症从G3~G4级分级,其纤维化分期为S3~S4;余13例患者诊断为肝细胞性肝癌。这一结果更加证明HBV隐匿性感染发生和患者慢性肝炎、肝癌以及肝硬化出现关系较为紧密,应引起广泛重视。另外,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HBV抗原阳性患者32例;HBV抗原阳性患者32例,全阴性患者20例。肝组织HBsAg表现形式有胞浆均匀和包涵体型,未出现包膜类型,大多呈分散状或者集落性分布;HBcAg大多数表现为胞浆形式,少部分为胞核形式,分布情况与HBsAg相同。HBcAg作为HBV连续且活跃进行复制的相关组织标志性物质,在肝细胞中表现为胞核型与胞浆型,当肝病变表现为活动性时HBcAg多为胞浆型。所以对肝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测定HBsAg和HBcAg,不但能够对其进行病原学诊断,另外还能够通过其在肝细胞内分布进而认识肝病相关活动性,最后根据组织学诊断对患者进行治疗。

人类机体进行免疫反应所介导相关免疫病理反应是慢性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本实验中,在患者肝组织内检测到病毒抗原,而且肝组织受到不同程度损伤,此现象也进一步说明肝组织受损和肝细胞中病毒进行复制反应以及病变被激活相关,所以控制肝病发展较为重要措施就是进行抗病毒治疗。

HBV隐匿性感染其发病机理可能为:HBV进行较低水平复制;HBV发生相关变异;所使用检测试剂具有较低灵敏度;整合到宿主染色体时,影响HBsAg进行正常表达;HBV受到PBMC感染;HBV被其他病毒干扰。在实验前期对HBV隐匿性患者血清进行HBV DNA扩增阳性产物测定序列时发现,其X基因区,核心启动子区以及增强子Ⅱ区多个位点发生变异,而且S基因区域没有发现产生有义突变。说明X基因区,核心启动子区以及增强子Ⅱ区多个位点发生变异原因可能是HBV隐匿性感染所具有的基础。HBV隐匿性感染相关发病机理需要进行进一步探究。

总而言之,对于我国而言,HBV隐匿性感染作为不明原因肝病最主要原因之一,其可以对肝组织进行损害,与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关系较为密切,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对于不明原因肝病患者,建议临床使用较为灵敏套式PCR技术[5]。根据肝组织病理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患者行病原学准确诊断,进而进行病情推断,进行进一步治疗。

参考文献

[1]黄小慧,顾琳,彭晓谋,等.血浆蛋白酶测定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4):659-662.

[2]钱金花,徐庆武,马丽苹,等.不同亚型自身免疫性肝患者者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12):2932-2934.

[3]陈向荣.乙型肝炎病毒现症感染肝功能异常患者初诊时的诊断思维及处理策略[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2):97-98.

[4]孔令娜,秦波.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34(8):844-848.

[5]刘丽.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J].疑难病杂志,2013,12(7):568-571.

(收稿日期:2014-02-05) (编辑:黄新珍)

上一篇:鄂尔多式青铜器鸟纹浅析 下一篇:CT引导下Bard Magnum穿刺切割针在肺门区肿块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