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环境下高校资料室的信息服务创新

时间:2022-03-25 10:13:19

论网络环境下高校资料室的信息服务创新

内容摘要:网络环境是由计算机和网络相结合而构成的数字化传输空间,它通过互联网与世界各地进行信息交流。高校资料室是专门为高校各院系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信息服务的基层单位。网络环境不仅给高校资料室的信息服务创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我们的服务创新带来了新的技术方法。如果我们能熟练掌握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就可以在这个特殊环境下开创信息服务的新局面,推出多种多样的信息服务新举措。

关键词:网络环境 资料室 信息服务

网络环境是由计算机和网络相结合而构成的数字化传输空间,它通过互联网与世界各地进行信息交流。高校资料室是专门为高校各院系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信息服务的基层单位。网络环境不仅给高校资料室的信息服务创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我们的服务创新带来了新的技术方法。如果我们能熟练掌握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就可以在这个特殊环境下开创信息服务的新局面,推出多种多样的信息服务新举措。本文的信息服务创新,就是指在资料室传统服务的基础上利用数字化文献加工技术、网络检索技术、专业门户资源整合技术、文献资源开发技术、网络门户链接技术、网络咨询技术、网络检索查新技术、电子文献传递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等信息技术条件来创建新的服务项目,拓展新的服务空间,开发新的服务内容,从而使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产生新的飞跃。根据我们对利用网络环境的认识和实践尝试,这里把资料室的信息服务创新归纳为7个方面如下:

1开发数字化的专业目录索引

目录与索引是引导用户查找目标文献的重要工具。编写目录索引是图书资料工作者的主要业务之一。在网络环境下,资料室还有没有必要保留编写目录索引这项基本服务呢?回答是非常明确的:凡是复杂的文献存储环境都需要有目录索引的服务。随着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日益丰富,开发专业化和数字化的目录索引已经成为网络环境下查找目标文献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要查找专业性文献,有了目录索引作引导,我们就会减少盲目性,提高数字化文献的利用效率。对网络中的数字化信息资源进行目录索引的研制,在国内外都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和大量的成果。我们可以借助现在流行的电子编目格式来构建适宜于本单位需要的专业化的元数据。资料室的目录索引开发与商业性的检索系统不同,其特点就服务对象明确,专业性强,开发的重点在于对专业文献的鉴别与遴选。一方面可将本单位原有手工制作的纸本目录索引进行数字化处理,生成机读目录,改善过时的利用方式,使之适应于网络环境的需要。另一方面要追随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的步子,对于资料室所有的各类文献进行数字化编目,建立自己的图书报刊数字化检索系统,使用户通过数字化检索,可以方便地查找资料室的纸本文献收藏与流通的状态。

2创建多媒体共存的专业化信息资源体系

在我国,高校资料室是根据教学和科研专业分工的需要而建制的基层单位。其最大优点就是能立足于本单位的学科建设,贴近教学与科研的发展动态来组织文献资源,能够直接提供准确、及时、高效、专业化的信息服务。这种服务特点与图书馆的大众化的信息服务是有区别的。在过去,资料室在信息资源建设上也非常注意围绕专业发展的需要来构建自己的文献资源体系,虽然也有一些胶卷、磁带、幻灯片与视听材料等媒体资料的收藏,而纸本文献收藏是主要的。这些传统文献也曾在教学科研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网络环境下,资料室的文献资源建设仍然要突出其专业建设特色,但我们需要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出不同介质的多媒体信息资源类型,以便扩展信息服务的范围和途径。特别是要开发那些能够在网络环境下方便使用的文献。除了购置电子图书、电子报刊、视频光盘与优秀电子课件之外,还要加强数字化、网络化的专业文献资源建设。通过合作协商,联合开发、购置或交换使用权限等方式来扩展数字化信息资源的使用范围。同时还要利用新的网络挖掘技术对网络中的数字化资源进行挖掘、搜集、整合,来充实自己的信息资源体系。比如对网络中的电子会议、电子论坛、专题研究、学科综述、发展动态等动态性文献进行挖掘整理,对本单位的教学和科研都有重要的用途。虽然有人曾提出了无纸化社会的设想,但我们认为,受阅读习惯的影响,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所称的信息社会仍然是一个多媒体并存的社会,纸质文献不会很快退出历史舞台。因此,我们的专业化信息资源建设就要考虑用户的多样性选择,建设纸本文献、光盘文献、网络数据库等多元共存,相互支撑的信息资源体系。让用户根据自己所处的媒体使用环境条件来选择不同介质的专业文献资料。

3创建学科门户导航服务

学科门户导航服务是信息服务者在网络环境下根据学科分类的特定要求,对适宜于本学科使用的信息资源体系进行门户标示和引导的一种技术方法。“网络上学科导航的首要内容应该是对于本学科数字资源的综合评价与介绍,相当于一个开篇‘叙录’。介绍的主要内容应该是本学科资源概述,包括本学科最核心的学科研究资源有哪些,本学科的研究哪个国家是领先的,哪些机构是学科研究的核心机构,这个学科的主要动态是由那些网站提供的,这个学科最主要的国际会议有哪些等等。”通过信息服务工作者对广袤无际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调研、评估和鉴别,选择出那些专业化的信息资源门户地址加以整理和标示,这样就可以把分散浩瀚网络中的不同网站、网页集中起来,以保证本学科的信息搜集具有针对性、全面性和系统性。用户通过学科门户直接进入专业化网络信息资源系统,就可节约用于查找目标文献的宝贵时间。

4开发有专业特色的数据库

数据库(data base)是计算机应用系统中的一种专门管理数据资源的系统。通过数据库软件制作工具,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增、删、改、检索、管理和控制,因此成为负载巨量数字化文献的得力工具。数据库开发是实现数字化应用环境的基础工作。如果资料室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开发数据库,就可以在专业化信息资源建设上形成一个个各具特色的亮点。资料室的传统服务内容首先就是对专业化的纸本文献信息资源的挖掘和收藏。把这些特色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就可研制成为具有专业特色的数据库,不仅能够供本部位的教学科研人员单机使用,也可通过网络实现共享。通过各院系资料室的特色资源建设,在全校或全国形成学科齐全、品种丰富、内容多样、各具特色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保障体。

5利用BBS报告业务活动

BBS是英文Bulletin Board Service的简称(即公告牌服务)。它是互联网上一种电子公告信息服务系统。我国信息产业部2000年10月8日颁布的《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第2条称:电子公告服务,是指在互联网上以电子布告牌、电子白板、电子论坛、网络聊天室、留言板等交互形式为上网用户提供信息条件的行为。根据BBS的这种功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在上面信息,进行交流活动。在网络环境下,资料室可以利用这个空间及时向用户资料室的业务活动。比如推介新书新刊购置动态,介绍学者新著、会议消息、讲座消息、报告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开设读者交流专栏、反馈用户意见等,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BBS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此调动大家的读书趣味,营造良好的教学与研究氛围,使资料室真正成为本单位教学与研究的基地。

6创建专业化的教学参考资料仓库

教学参考资料是高校师生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对教学参考资料进行收集、保存和利用,是资料室为教学服务的基本任务。在网络环境下,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网络中各种类型的教学参考资料进行搜集利用,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我们知道,课本是教学的核心依据,一旦颁行使用,就不能轻易改变。而教学参考资料则是鲜活的,教师可以利用大量的参考材料来充实课堂,以加深对课本的理解。我们可以围绕着教学进程列举相关的参考书目、专业报刊中的专业论文来辅助教学,也可把分散在各个网站、网页中大量鲜活的事实材料、统计数据、优秀教案、优秀课件、教学心得体会、视频录像、新闻图片等收集起来,建立本单位的数字化教学参考资料仓库,以供师生在教学过程任意选择使用。通过创建电子教学参考资料仓库,既能体现出资料工作者对教学服务的价值,也是密切资料人员与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

7网络文献传递服务

过去资料室里的纸本文献传递服务,基本上是限制在资料室之内,通过借借还还,取取放放,与读者进行面对面的传递。虽然也曾有过把图书资料亲自送到用户门上的业务,但那是对老教授或有紧急需求的用户进行的特殊照料。由于传统的手工操作只能向用户提供纸本文献,耗时费力,效率低下,通常情况下一般的用户往往羞于提出“送货上门”的服务要求。在网络环境下,使用FTP进行网络文献传输服务,则可以把这种服务加以推广和普及。所谓FTP是英文File Transfer Protocol的简称(即文件传输协议)。它是当代在互联网上经常使用的一种通讯协议,可以快速传递大量的文件和数据。如果用户提供了信息需求意向,我们就可根据特定的主机地址,使用匿名FTP登录,就可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料,然后进行打包处理,传递到用户的个人电脑中。这种服务既省力又快捷,不仅可以使本单位的文献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同时还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从互联网中方便地获取丰富的远程信息资源,无限地扩展信息服务空间,真正的实现资源共享。

综上所述,网络环境给资料室的信息服务创新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在这里,资料工作者不仅可以继续施展自己的专业服务技能,同时还可以借助网络把我们的事业与整个世界相联系,使资料室的业务通过网络融入在整个世界的信息资源服务体系中,不再是一个个小小的信息孤岛。

参考文献:

[1] 韩松涛,网上学科导航的目录学特性初探[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4)76-80,104.

[2] 陈洪澜,网络环境下社科信息服务的实现方式[J],情报资料工作,2006(4)102-105.省略/teaching/htmlbook/link01.htm.2004.7.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上一篇: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之我见 下一篇:从调查中所引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