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营改增对建筑行业造价影响分析

时间:2022-03-24 11:03:41

新时期营改增对建筑行业造价影响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税收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需要进行税收体制的改革,诸如“营改增”这些新的税务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对中国建筑业的影响很大,这就要求战略实施的改变,本文对将以建筑行业造成管理工作为研究切入点,分析营改增背景下,建筑行业造价工作如何进行妥善的应对。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行业;造价影响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1

一、我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税制的差异

首先,税制方面存在区别。营业税和增值税是中国税务行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适用面比较过,涉及多个行业。针对本文研究建筑业,增值税适用方面很广,例如建筑过程中的建筑材料费用、工程设备费用以及相关机械的维修管理费用等,增值税的计税方式和营业税的计税方式在会计处理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

其次,税收手段不同。营业税是价内税,这种方式很简单,并且以税后的造价的营业额作为计税,应纳税的额度是通过税后造价和税率计算,应缴纳额度的定值和营业额的大小直接挂钩,而增值税是一种价外税,这两种计税方式都可以通过税前造价进行计税,简单一点说就是计税方式应缴纳税额是通过销售额的税前造价和征收率来计算,应缴纳的税额是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得出的,销项税额是通过税前造价的销售额和税率计算的,并且根据我国相应的规定,建筑业选择适用于增值税的计税方法。

二、营改增税务制度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

通过上述分析对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差异性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那么单对建筑工程造价来讲,营改增税务制度又有什么具体影响呢?文章就从三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阐述:

1.工程预算管理影响

工程的预算是工程建设的重点工作,会对工程的投标有很大的影响,由于营业税具有价内税的形式,在工程造价里具有税金而且特征是比较固定,所以在投标报价时相对比较简单。而增值税就是价外税,在实施营改增以后,投标报价就会通过工程造价及销项税额分开的方式进行,并且对建筑产品的价格规律和造价进行转变,但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进项税额是无法估量的,在实施营改增以后,教育费附加、城建税等计税依据是: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的税额,所以很难准确的对工程税负状况进行正确评估,从而对投标报价工作的开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2.工程承包影响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依据总承包的主要特征,覆盖整个全过程,在营改增实施以后,会对工程总承包产生很大的影响,主要的影响有增税依据的改变,在施工过程中,要征收营业税是依据增值税及营业税暂停条例进行的,对自产货物的计税根据是比较模糊的,有时会出现多次征税的情况,但是在营改增执行以后,就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了,对于现在的建筑工程来说,所经营的项目数量不断的增加,虽然有一些进项税方面可以抵扣,但是还有增加了很大税费负担,使得建筑方面使用的水泥、混凝土及水电费等成本都有所增加,当执行营改增以后,很难对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获取,所以在实行营改增以后,就会很大程度提升工程税负水准。

3.成本管理影响

对于工程项目成本主要有材料费、人工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等很多费用,其中项目成本中还包含营业税及附加,但是实施营改增以后,工程的成本核算就已经将价税分离出去,并且因为核算模式的变化使得财务标准因此发生变化,会对财务指标有很大的影响,在营业税的价税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对增值税进项分离处理,会减少收入的一定比例,还因为进项税额不够充分,最终会影响利润的总额,虽然税负有所提升,但是会使现金流动量减少,在增加资金支付压力的基础上提升资产负债率标准。当营改增实施以后,建筑业缴纳的增值税会有一定的变化而且变化十分的频繁,所以财务核算人员的工作有很大的困难。

三、建筑行业造价工作应对“营改增”制度的对策

文章通过两部分的讨论,对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企业造价工作面临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建筑企业面对“营改增”税务制度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工作对策呢?笔者针对这一问题谈一下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1.转变经营理念

首先就要做好计划制定的工作,与之前的营业税缴纳情况相比较,工程计价从含税价格向着不含税的价格转变,对建筑行业来说需要很长的计价规划时间,在实际的报价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投标报价体系进行完善,以具备良好的竞争能力。其次,在进行预算投标方面,需要做好成本费用准备工作,以便对增值税进项进行评估,同时在保证可以争取更多进项税额发票基础上,保证企业的最大效益。

2.注重人员培训

对于建筑企业的员工来说,要清楚的意识到营改增实施以后对企业的影响,在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对营改增相应的问题进行分析,以确保相关工作人员对营改增的重视程度,所以企I应该加强对营改增的培训工作,使所有的员工都能满足“营改增”税务制度实施以后所在岗位的要求,尽可能的采取自行组织施工管理模式,对相关财务人员来说应该进行重点的培训工作,做好增值税相关知识的了解与掌握,以此更好的开展相关的工作。

3.慎重选择供应商

在工程造价内材料设施的费用所占的比例很大,在营改增以后,企业的建筑材料采购收到了很大的影响,供应商对材料的折扣也有很大的影响,对于供应商来说应该具备开具增值税发票的能力,并且这些都要在合同中体现出来。针对建筑规模比较小的项目,供应商和建筑企业就需要在采购之前做好交易价格的协商。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建筑工程专业迎来了自己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中涉及到税务工作的内容也变得更加复杂,“营改增”税务制度的颁布,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建筑工程造价活动,使之更加合理合法,希望通过本文对于营改增背景下建筑行业造价的现状分析,能够提高建筑相关税务部门的工作能力,为我国城市建设发展以及税务制度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铭杰.论“营改增”下建筑业会计核算的发展[J].财经界(学术版),2017(2).

[2]汪有红.营改增政策下建筑行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会计,2016(9).

[3]尚国伟.浅谈营改增给建筑行业带来的变化[J].江西建材,2016(24).

作者简介:曹昕泉(1968-),男,天津人,大专,经济师,主要从事财务管理研究。

上一篇:养老管理体系现状研究 下一篇:银行会计的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