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骨窗开颅与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照分析

时间:2022-03-24 05:22:41

小骨窗开颅与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照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与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34例,给予治疗组患者微创穿刺术治疗,给予常规组患者小骨窗开颅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病死率、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术;小骨窗开颅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是由于长时间受到脑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的影响,导致人体脑内小动脉出现病理性改变而造成破裂出血现象,是一种严重的高血压并发症[1]。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现阶段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为手术治疗,临床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小骨窗开颅术,二是微创穿刺术,我院为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是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男39例,女29例,最小年龄47例,最大年龄84岁,平均年龄59.6岁。患者平均出血量为(54.9±1.8)毫升。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34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常规组患者小骨窗开颅治疗,对患者进行全麻后,以患者的头颅CT扫描结果为依据对患者头皮切口进行定位,要尽可能的避开重要功能区及大血管区。头皮切口长为40毫米,全层均切开,并利用乳突撑开器将切口张开,在进行颅骨钻孔后对骨窗直径进行扩大,通常要扩大30毫米,以“十”字形的方式对硬脑膜进行切开,然后进入血肿腔内,在直视的状态下对血肿进行清除,针对小血管活动性出血现象,可通过双极电凝进行止血,对于渗血现象,可通过明胶海绵或者止血纱布进行止血。手术后将引流管放置到血肿腔中,并定期进行头颅CT复查,并严格观察血肿清除情况,明确拔管时间。

给予护理组患者微创穿刺术治疗,根据CT扫描结果对穿刺点进行标记、明确进针方向,尽可能的避开重要功能区及大血管区。手术前对头颅进行消毒、备皮,并进行局部麻醉,然后钻透颅骨到硬膜外,将脑硬膜切开,利用14F引流导管穿刺血肿中心,使用的引流管要具有导引钢针,管头部位进入血肿中心后,将导针拔出,然后利用容积为5毫升的注射器将血肿液体部分吸出,在出现较为明显阻力后中断抽吸,并且要将一次性颅脑外引器和三通管连接到引流管末端。针对固态血肿,要给予患者注药、夹管及液化引流治疗,每日两次。术后定期进行头颅CT复查,明确拔管时间。此外,术后要确保两组患者的血压处于稳定状态,避免肝肾功能损害、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如果需要要尽早给予患者气管切开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六个月的随访。

1.3疗效判定

术后24小时内给予全部患者头颅CT复查,以残余血肿量来对术中清除量进行计算,清除为残余血肿量超过90%。以ADL分级法为依据对患者的生活能力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病死率对比

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护理组34例患者中30例患者血肿清除,占88.2%,常规组34例患者中23例患者血肿清除,占67.4%,护理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

2.2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对比

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护理组存活的30例患者中ADL评分?-Ⅱ级19例,Ⅲ级5例,Ⅳ级4例,Ⅴ级2例,常规组存活的30例患者中ADL评分?-Ⅱ级13例,Ⅲ级6例,Ⅳ级3例,Ⅴ级1例,护理组患者?-Ⅱ级患者明显高于常规组,生活能力较强,P

3.讨论

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情程度,此外,血压急剧增加、患者身体状况同样也会到病情程度产生影响[2]。传统的开颅术虽能将血肿清除,然而其切口相对较大,对脑组织造成的创伤大、缺乏针对性、且不能及时的发现病理血管,术后往往还会出现脑血肿、再出血现象[3]。临床上一般认为出血量不超过30毫升的患者,可以给予其保守治疗。然而,保守治疗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血肿毒性,其只是一种控制再出血的方式,甚至还会增加致残率及死亡率。出血量大于30毫升的患者则要行手术治疗,现阶段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小骨窗开颅与微创穿刺术两种,其都能有效的清除血肿,促进患者康复。小骨窗开颅手术虽能有效的将大部分血肿清除,并彻底进行止血,然而这种手术方式必须要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且手术操作复杂、视野小,往往会对患者的机体及脑组织产生较大的创伤,微创穿刺术只需要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且具有操作简单、且损伤小,恢复时间短,对脑组织、血管的损伤小等优点。本次研究表明治疗组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

参考文献:

[1]付涛.微创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0,7(25):134-136.

[2]王利峰;杨应明;林良山.锥颅引流、小骨窗开颅、大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比较分析[J].中外医疗,2010,2(25):167-169.

[3]周元明;张鉴文.内镜辅助小骨窗开颅术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5(04):178-180.

上一篇: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