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开放题教学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时间:2022-03-24 04:24:36

运用开放题教学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开放题的形式有很多种,大致可分为条件性开放题、策略性开放题和结论性开放题。其开放性可表现在教学策略的开放性、教学媒体的开放性和教学空间的开放性。开放题的特点是思想的灵活性和方法手段的多样性。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将开放题和传统教学中的封闭题作一个比较,我们可用简单的模式图加以描述。

图一是开放题教学中的思维模式图,图二是封闭题教学中的思维模式图。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出,它们在思维能力培养上的区别:图一中,A以发散性思维为主,B以集中性思维为主,C以创新性思维为主;图二中,a以集中性思维为主,b以发散性思维为主,c以集中性思维为主。也就是说对于一个问题,开放题的教学设计,往往是让学生的思维沿着一些不同的通路发散。然后运用集中性思维,综合发散的结果,敏锐地抓住其中的最佳线索,对发散结果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升华发展。最后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丰富经验进行知识的再创造。留给学生的是广阔的思维空间,而封闭题教学则恰好相反。所以说,开放题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有利于促进学生从模仿走向创新。

一、开放题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独创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的灵活程度。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对一个问题能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分析,想出不同的解决办法和途径。一旦思维出现困难,能主动改变思路从其他角度重新考虑。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思维的独特特征或叫罕见程度,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显著性。它是发散性思维的新异成分。想法上往往表现为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灵活的多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只有通过灵活的多向性思维,提出尽可能多的答案,才能通过求同思维,最后找出正确结论。也就是说,求异度越高,求同性越好,创造性思维的水平才会高。所以要想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独创性,关键是给学生提供灵活思维的机会。为此,《现代小学数学》每册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开放题。

(指着12×4)为什么这道题算得这么慢,甚至有的同学还不会算呢?(没有学过)”问题出现了,是从学生自己编的题目中出现的,设计这样的情境,会使学生感到现在面临的的确是自己的问题,应积极主动地承担起解决问题的职责。这时,教师就可以把学生思维引向多向。“会算的同学能不能将自己的计算方法告诉大家,不会算得同学能不能想办法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把这题算出来,然后把你算的方法也告诉大家?”启发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发现许多不同的方法:

对想出这些方法的学生,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因为这种策略性开放题,不仅让学生体验到口算方法的多样化,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多向性、灵活性。尤其是(2)(3)(4)(7)(8)(9)这几种方法,在没有学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前提下,把12×4转化为已学过的乘法,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又创造性地用到了四年级才学的“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这不就是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吗?

二、开放题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开放题教学不仅具有促进思维品质形成的作用,更应达到思维品质的发展和提高的效果。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考问题的深度。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要求学生说出多种算法后,还要继续引导学生对这些算法进行细致分析、综合比较。

三、开放题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例如,六年级的开放题教材中,“站岗的士兵”一题:图中间的正方形表示一个城堡,四周八个小方格分别表示岗楼。士兵可在岗楼里站岗,每个岗最多可容纳三个士兵。现在要求城堡每边三个岗楼里站岗的士兵个数之和是3,请给出一些不同的站岗方法,并画出图形。

这道结论性开放题,它有18种不同答案。对于这样的题目,如果老师没有引导,学生也能想出多种站岗方法,但可能有遗漏或重复,不能有序的、周密的去思考。通过老师的引导:我们分析八个岗楼的特点,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一类是位于角上的四个岗楼,站在这里的士兵可以同时守卫两条边,像这样的岗楼我们称它为“共享区”,其余四个岗楼我们称它为“独享区”。我们在画图时,可以从共享区的人数由少到多考虑,

从以上几点,我们不难看出:开放题教学,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

上一篇:关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下一篇: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