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师为范 师以德为先

时间:2022-03-24 02:00:14

我们学校附近有一个人行天桥叫松元天桥,一头连接学校,一头连着一大片社区,下面是车水马龙的公路。只要不赶时间,大部分时候我都走天桥,一是喜欢从桥上俯瞰的感觉,二是喜欢在桥上聆听学生的欢声笑语,感受学生安全到底目的地的那种踏实。当然也有赶时间的例外时候,左环右顾,发现没有学生,没有熟悉的家长,便从马路上匆匆穿过,人身安全上的恐惧倒是其次,内心忐忑的是怕遇到熟悉学生与家长,造成不良影响,这种做贼般的感觉着实让我不好受。经过那么几次内心的挣扎,之后决定,无论时间多紧,都得走天桥,心里踏实。

其实,无论你信或者不信,只要你作为老师,一言一行都很可能被看作一种示范,一种榜样,特别是在我们天真可爱的孩子眼里。因此,我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感受到来自社会,来自家长对我们的期待。“师者为范”在咱们小学教育阶段,尤为明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教师的学识、才华和智慧是一个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体现,但师者为师,其最基础要件是“师德”。德者,品性修养也,德不孤,必有邻,师德常树,则心达而意诚。

关于师德,我们追求的不是孔子的“君子谋道而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也不是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毕竟教师也是人,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作为现代社会教师,付出劳动,取得相应报酬是理所当然的事。我们所要倡导的是教师在从教过程中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

一、厚道、良知,岗敬业的工作者

教育是一份良心活,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后延性,这是教师和医生职业的很大不同点。衡量一个病人有没有被治好,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身体特征检查来反映,即时直观。但衡量一个学生有没有被教育好,是一个需要时间积累的过程,是当下无法判断的。可能有人会提出这样的质疑:学生会做题了,考试能拿高分了,这不就说明当下教育的成功吗?非也,学生成长中,智力发展只是其中一个部分,过多精力投入到智力发展中,势必会影响学生其它方面的发展,如德育、情商等方面。关注学生整个发展过程的教育,才是最优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以对自己良心负责的态度,看待自己的教育事业,做一个厚道的工作者。当然说到爱岗敬业,最根本的还要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二、爱心、倾心,做关爱学生的守护者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杀人犯被打到十八层地狱,他听到了下面传来敲地板的声音,一问才知道下面那人是教师。阎罗王说“那人毁的是别人的智慧、童心和自尊,而且人数众多,故被打入十九层地狱。”这则故事道出了教师角色重要性的同时,也侧面反映出了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的重要性。如何真正关爱学生,每个人也许有着不同的阐释。但有一句话,曾经震撼了许多教师的心灵:请把学生当人看。每个孩子,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有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获得做人的快乐。学习不是学生的全部,而只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不是为了分数而生存,而应该是学习为他们更好的生存服务。关爱学生,首先是关爱学生的身心发展,在2008年5.12地震中,我们被谭千秋老师展开双臂如雄鹰般护着学生的事迹所动容,被苟晓超老师三次冲回教室抱出学生的英雄事迹所感动。和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地震来时,自己先跑出去的范美忠老师,这种不顾学生人身安危,只顾自己先逃跑的行为,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谴责。为此,国家特别修订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关爱学生”作为教师的基本师德要求,写入了《规范》里面。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霾,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

三、律己、立身,做为人师表的典范者

我们常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这里所说的“人格”,指的是一个人作为某种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在道德上应当具备的人品和资格。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人们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致力于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要用知识去影响学生,用耐心去体会学生,用爱心去感染学生,用行动去教育学生。这样的教师才会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每个学生的心,才会使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焕发出春天的觉醒。

“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是衡量教师品德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对教育工作者的殷切期待。德正,方能正身;德兴,方可兴志。让我们牢牢记住:人以人以师为范,师以德为先。

上一篇: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下一篇:浅谈中学信息课堂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