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节,奏响德育新乐章

时间:2022-03-24 01:40:17

闪亮之星,奏鸣曲

德育就是培养人的教育,对学生来说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怎样让孩子自愿、快乐地接受教育,我们觉得赏识是一个很好的法宝。因此,我们制定了沙洲小学“闪亮之星”的评比方案。“闪亮之星”从内容上分为:学习之星、守纪之星、劳动之星、文艺之星、运动之星、团结之星等十项,每一项都有评选标准。从等级上分为班级之星、校园之星、十佳之星。每周我们都确定一个主题,学生可以围绕这个主题而努力争创。如本周我们进行学习之星的评选,那么,在这一周内,凡是能上课认真,及时完成作业的,都可以给予班级学习之星的称号,班主任在学生自己的“争星卡”上刻上“学习之星”。然后在周五的赏识晨会课上,由班主任和全班同学一起评选出全班学习方面表现最出色、最优秀的一名学生,推荐他为“校园之星”,由全班同学一起给他(她)写上一段评价的话语,上交德育处,然后由德育处在每周一的集体晨会上进行表扬。到学期结束,孩子们再根据自己在争星过程中自己最突出的一个方面参与学校“十佳之星”的评选。由德育处组织对学生上报的材料进行亮分审核,最终选出本学期的十个“十佳之星”。在休业式上进行表彰、颁奖。“闪亮之星”的评选,肯定了学生每次的进步,让孩子们更多地享受到努力带来的成功与快乐。

你展我赏,协奏曲

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多才多艺,孩子的这些技艺的学习需要孩子付出时间、努力,更需要一种毅力。威廉・杰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别人的欣赏能帮助孩子增强这种毅力,从而激励他们更好地学习与训练。因此本次赏识节中我们就给孩子们搭建了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让所有有技艺的同学都来秀一秀。我们开展“琴棋书画,尽显才艺”系列竞赛活动,举行了“巧手绘祖国”“笔墨赞祖国”“诗歌颂祖国”等比赛。比赛分为班级展评和校园展评,孩子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进行展示、然后再参加学校里的展示。在一次次的展示、评比中,孩子的特长得到了更多人的赏识与认可,这让他们品尝到艰辛后的快乐。也就增强了他们学习的毅力。在学校小记者采访三(1)班的小书法家钱佳慧时,她笑着说:“每天练字很枯燥,好几次我都想不练了,今天,当我挥毫写下‘华夏腾飞’四个字后,看到我的字赢得大家的掌声与称赞,我真的很高兴,接下来我会更努力地练习,将来成为一名真正的书法家!”

就是这样,在一次次展示中,孩子大胆表现,在一阵阵的掌声中,孩子品尝快乐,在一声声的称赞中,孩子体会成功。学校的活动给了孩子们自我展示的舞台,帮助更多的孩子重新认识了自我,让更多的孩子能充满自信地迎接新的生活与学习。

艺术赏识,圆舞曲

在赏识教育的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受到:赏识不只是简单的表扬。为了更好地进行赏识教育的研究,我们首先进行了理论研究,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赏识教育研讨。

在“我眼中的赏识教育”论坛中,张虹老师说:《有一种鼓励叫抚摸》,赏识是一门艺术,关心学生才能更好的去了解学生,学生是一朵花,需要赏识地滋润才能茁壮成长,教师要巧用赏识,才能培养出监视的果实。徐娟老师感受到:赏识是开启孩子心灵之锁的金钥匙,班主任只有赏识自己的孩子,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袁新菊老师则在“一通难忘的电话”中体验到了:赏识可以点燃学生学习热情的火花,赏识可以催发理想的春风雨露……老师们在交流中感受到,赏识可以很简单――一个微笑、一次抚摸,赏识更需要艺术――艺术的语言、艺术的行为;赏识的同时还不能缺少善意的提醒,这种善意的提醒与暗示同样是孩子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赏识和批评的结合才是完美的教育。于是,赏识节上我们进行了“我想悄悄对你说”活动。

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撰写建议信,然后将这封“建议信”悄悄递给所写的对象,再由接信的学生写自己的感受。并通过班队课的形式来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建议信”帮助学生更加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他人。写信后学生可以根据给他的建议观察,如发现确有改进就再有针对性地撰写优点卡,让学生在大家的尊重和信任中寻找自己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回自信,树立自尊。

赏识节的目的就在于更深入地研究赏识教育,让我们的赏识教育更完美,让我们的赏识教育真正成为一种心灵的教育,让孩子在艺术的赏识下,在心与心的交流中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从而让德育更完美。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沙洲小学)

上一篇:构建多方合作机制提高德育干预实效性 下一篇:掌握养成规律提高德育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