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风归去

时间:2022-03-24 10:38:00

一九五二年出生于上海的尹中,少年时代就酷爱绘画,十七岁参军后成为何孔德、崔开玺这些军中油画大师的弟子,转业后又投身于陈钧德、夏葆元门下。在进入了当代艺术之门后,他终于折服在毕加索脚下,追寻着艺术先贤的足迹,成为一名真正的画坛高手。

他住在自家的阁楼上,阁楼的高度直不起身,所以只能铺地铺。物件散乱地堆放着,画架摆在最好的位置,画笔和颜料晚间就摆在枕边伸手可取的地方,当灵感来时,他会突然跃起,挥笔狂画……

他56岁了,但仍然有孩童的心;充满好奇,充满幻想,像长着翅膀的小天使在艺术的世界中神游,时而悄悄地躲在上帝的身后嘿嘿地坏笑着看亚当与夏娃被赶出伊甸园时的窘态;时而眼中放出清澈透底的光彩在洛基山下看着冰河时期落日的余辉;时而和爱人在天堂中相依相偎,时而又到了地中海边享受着伊比利亚的阳光。他的思维像不羁的天马任意穿越着时空。

他是真正的高手,他从伦勃朗走到列宾,又从列宾走到修拉、塞尚,最后他五体投地地投在毕加索门下。他完完全全地折服于毕加索,他的心一直不停地在与毕加索对话,与大师探讨着艺术与人性这一永恒的题材。为此他写下了数十万字的毕加索研究,在中国美术界,恐怕没有人像他这样。所以陈燮君一直说:“与他谈艺术是一种享受,他向你娓娓道来,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他的师妹何纪平评价他:“在中国的画家中是少有的,也可能是唯一的。没有人像他这样融会贯通,也没有人像他这样充满才气又如此痴迷。”自2005年起,上海电视台几乎年年为他做专访节目,这在上海众多画家中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

他是个浪漫的艺术家,喜欢肖邦、舒伯特、巴赫、柴可夫斯基。他尤其喜欢小提琴协奏曲,认为它细腻丰富。有时他边作画边听音乐,画着画着他会突然停下来,因为此时他已双目紧闭,泪流满面。良久,他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有人问他这时是什么感觉:他回答两个字“舒服”。于是在他的笔下出现了一个又一个漂亮温情的女人,一把又一把舞动着的琴弓,天堂里的音乐在美人的指尖下汩汩流出,你用心去听,仿佛就能听到这如泣如诉,如歌如吟的声音。白马在空中飞奔,伴随着他从伊甸园走到非洲,走到农场,最后在伊比利亚阳光下,在蛮荒时代的星空下,偎依着他的爱人归复宁静。这时你会想起坡的诗:“我欲乘风归去。”他的心早已乘风归去了,他把这这颗心献给了艺术之神,所以他经常开玩笑地对友人们说: “当我离开这个世界时,别忘了在我身边放上画笔和颜料,其他就免了。”

这就是上海画家尹中。上海众多著名画家如夏葆元、俞晓夫等都给了他极高的评价。

1952年出生于上海的尹中令年56岁了,他少年时代就酷爱绘画,然而“”却毁了他的梦想。1969年17岁的尹中穿上军装成为了一名坦克兵,在“备战备荒”准备打仗的日子里驻守山西。然而命运之神是眷顾他的,因为他的爱好特长,他被抽调到师电影队,当过兵的人都知道在野战军中这是个不可多得的“平静的港湾”。几乎所有知名军旅画家都是先从“电影放映队”这所学校毕业的,如西北的王胜利,上海的张正刚等,尹中也是其中一员。老天似乎觉得这样还不够,不想埋没这个才华横溢的少年,于是又安排他到北京军博参与修补藏画工作。这就把他推到了何孔德、崔开玺这些军中油画大师的面前,成为他们的弟子。在他们手把手的调教下,尹中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在那个年代能有这样的机遇只能看作是上天的垂青,而与其同辈的画家们几乎没有人能得到这样的机会,因此他又是幸运的。

1978年尹中转业回到上海,他对工作安排的要求是“只要有地方可以画画”即可。此时他又投身于陈钧德、夏葆元门下,这使他开始接触印象派技法,在进入了当代艺术之门后,他终于折服在毕加索脚下,因为在这里他为自己不羁的心灵找到了广阔的天地,他可以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内心,描述自己内心的天堂。1986年,尹中考取了上海交大艺术系大专进修班并任班长。上海的画家都知道,当年交大这个班里藏龙卧虎,高手如云。他们大多年龄偏大,由于“”的原因,他们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文凭”。但他们都是有天分的画家,不是泛泛之辈。因为他们曾被踩在泥泞里,所以他们特别坚韧;因为他们儿时充满梦想,所以他们的心能在艺术的天空飞翔;因为他们总不能理解金钱的含义,所以他们为艺术如痴如醉;因为他们总是在艺术的历史中追寻着先贤们的身影,所以他们在听到肖邦、巴赫、莫扎特时会泪流满面,会觉的无比舒畅,呜呼!我欲乘风归去,如梦如醒,如醉如痴,如泣如诉,如歌如吟……这就是尹中!

很多业内的朋友听说“我们画廊”要为尹中办展都很关心,因为十几年来,尹中的画虽然在北美、欧洲等多处地方展出过,但那多是纯学术或纯艺术式的展出,他的画从未在商业画展上也从未在市场上展出过。他们对尹中的画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们相信尹中的画在商业上也会成功的,因为他是真正的高手。

上一篇:家庭装修合同如何签 下一篇:打一场财富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