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油田钻井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3-24 09:43:43

K油田钻井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及石油企业进行重组改制后,石油钻井工程投资规模及风险因素大幅上升,使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投资效益受到很大影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K油田进行实地调研,系统分析企业在钻前、钻中及钻后成本控制具体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控制措施。

【关键词】钻井成本;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如何有效抑制钻井成本增长减少经营风险,保证油气勘探开发投资效益,已成为钻井公司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K油田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其在钻井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1.研究石油企业钻井成本控制的目的及意义

钻井成本控制是以钻井公司成本作为控制手段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降低钻井成本,进而提高钻井公司整体效益。它是钻井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钻井公司依据单井消耗定额即预先建立一定时期内的钻井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前及发生过程中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及条件采取一系列预防及调节措施,保证实现成本管理目标[1]。

石油钻井生产规模大、投资多、风险大,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及财力。成本核算及管理工作有其自身特点,表现为单位成本高,成本项目多,钻井成本管理难度很大等。 国内现行钻井成本控制管理方法存在种种弊端,需要寻找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2.K油田钻井成本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该企业自勘探开发建设以来为发展国家石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及振兴地方经济均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在实行完全成本法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上结合钻井行业特点,应用责任会计理论、弹性预算理论及内部会计控制理论总结出适应石油钻井行业特点的“四个单井” 钻井成本管理模式[2],即单井设计、预算、决算及考核模式,按照年度预算控制成本、费用、投资总额及月度预算控制各项支出的原则以实现成本控制目标。但近几年来K油田钻井成本上升显著, 鉴于此,本文对其进行实地调研,深入分析其在钻井成本控制及具体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钻前井身结构设计优化不足

井身结构优化是指在深入认识钻井地质规律,钻井设备日益改进及钻完井工艺技术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改进及完善以往井身结构设计模式。目的在于使钻井作业更加安全、优质、经济、环保,进而取得预期钻探目的及更多的经济、社会效益。油气井井身结构优化包括套管层数、各层套管直径、下入深度及相应各井段井眼直径及套管外水泥返高等。

K油田多数井区产能较低,主要开发区块集中在莫北、石西、石南、陆梁、滴水泉、玛河、彩南、北三台、夏子街、风城、乌尔禾、百口泉、小拐、红山嘴、八区、九区等区块,已探明并开发油气田25个。该油田钻井投资成本日趋增加,如何有效降低钻井投资已成为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井身结构大部分采用浅表套二开制,其应结合自身井区井深相对较浅,机械钻速较快,地层相对稳定,钻遇地层中不存在异常高压层及高压浅气层等特点,优化井身结构设计,满足钻井、地质及采油等方面的要求,实现经济、有效地进行开发,进而缩短钻井施工工期及降低岩屑排量。

2.2 钻中仅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基础,以成本动因理论为核心思想的成本计算及控制方法。其以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为基本原理,为深化、细化成本管理及改进成本预算方法提供了新思路。钻井成本核算主要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机械使用费、安全费、科技费、其他费用等六大部分。其占据石油勘探开发成本的30%左右,故成本核算方法必须真实反映钻井成本信息。

作业成本法并非成本控制系统[3],仅是成本计算系统,故其在钻井过程中仅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势必存在缺陷,如钻井施工能力固定的情况下,因钻井速度快慢导致不同时间相等施工单井负担不同成本。同时作业成本法未能单独考虑直接成本核算及控制方法。因此,其应吸收原有标准成本法中合理成分以充实、完善作业成本法。

2.3 钻后未能及时分析钻井成本增长因素

两千年以来,全球石油天然气钻井工作量与成本呈逐年上升趋势,钻井成本在油气勘探开发总投资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因其高低直接影响勘探开发投资效益。国内石油钻井成本因受物价指数及工艺变化等因素影响亦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在当前形势下分析钻井成本增长因素以研究钻井成本控制措施,对保证企业油气勘探开发投资效益及企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为了给企业投资决策成本控制提供可靠依据,应收集不同年份钻井成本相关资料, 根据钻井成本变化趋势分析钻井成本项目变化幅度及对钻井成本影响的敏感性以研究变化原因,并参照相关标准分析其合理性及针对性地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控制措施。

3.改进K油田钻井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在明确K油田钻井成本控制目的及原则的前提下,对其钻井成本控制现状进行深入研究,认识到其现行钻井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借鉴其它成功企业成本控制经验,进而提出改进K油田钻井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3.1 优化井身结构

井身结构优化[4]是指在深入认识钻井地质规律,钻井设备日益改进及钻完井工艺技术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改进及完善以往井身结构设计模式。其包括套管层数、各层套管直径、下入深度及相应各井段井眼直径及套管外水泥返高等。

根据K油田实际地质及工程情况,结合环保因素,考虑油水井后期生产、维护等一系列工作提供必要保障条件,制定符合该油田实际特点的井身结构及井

口装置优化方案,从钻头优选、钻井液体系优化、提高钻井液各方面性能以满足安全钻井,尽可能降低钻井总投资,保障井身结构化顺利实施。

具体井身结构优化方案包括井口防喷装置优化、简化,表层套管优化,技术套管优化,油层套管优化。井口防喷装置优化简化原则为保证钻井施工安全前提下,合理对各产能建设区块井口防喷装置进行简化。表层套管优化应满足安装井口防喷器及导流装置需要,封固上部浅水层满足环保要求,封固上部流砂层以保证后续钻井施工安全,部分超浅层井考虑造斜点选择上的需要,水源保护区按照水源保护要求设计表套下深。技术套管优化即通过优选钻井液体系、提高钻井液防塌效果,待各方面完善后逐步取消原有技术套管。由于该油田套变现象较为普遍,油层套管钢级及壁厚均从延缓及防止套变方面进行考虑的,故油层套管优化应从缩小外径方面进行考虑。

3.2 采用作业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相结合的成本核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并非成本控制系统,仅是成本计算系统,故其在钻井过程中仅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势必存在缺陷,故应吸收原有标准成本法中合理成分以充实、完善作业成本法。

直接材料及人工可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计算及控制。即分别制订直接人工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及直接材料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根据完成单井数量,即可计算出单井直接材料及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可按作业为中心形成资源到作业、作业到产品的两阶段成本分配。资源通常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费用、工资及附加费、折旧、修理费、运输费等。由此看来,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并不排斥传统标准成本法,相反作业成本法要想发挥最大功能,必须引入标准成本法思想,使作业标准化。通过设定各种标准,不但可在钻前、钻中、钻后计算出某区域的钻井标准成本,还可在钻后分析各个作业的资源利用率及提供服务率,进而有效控制成本,正确评价作业中心及相关部门业绩。

3.3 分析影响钻井成本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控制措施

为确定影响钻井成本的主要因素,企业先根据统计资料比较成本项目变化情况,按不同井别确定影响成本变化的主要因素,后采用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差额计算法、比率法等计算各因素影响程度,综合成本中各项因素影响程度根据不同井别计算结果结合工作量比重加权进行确定。

据统计,造成钻井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包括价格、工艺、政策、管理等。价格因素主要指人工工资增加及钻井主材价格上涨。工艺因素主要指水平井技术广泛应用,天然气井工作量增加及低压低渗油气藏开发压裂等增产措施工作量增加。政策因素主要指与国家、地方或中国石油的包括工具、设备摊销标准变化、征地价格变化、安全环保要求提高等对钻井工程造价产生影响的相关政策。管理因素主要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强造价控制等。不难发现,影响钻井成本各因素中, 刚性因素为价格及政策影响,其难以调整,可控性低。工艺及管理因素可控性相对较高,可通过优化实现成本控制进而提高投资效益。具体控制措施包括加强设计优化,建立钻前效益论证与钻后评价对比考核长效机制,建立全过程造价管理机制,加强造价环节成本控制,实现技术经济一体化管理[5],加大市场开放程度,规范计价规则与标准,适度控制特殊工艺井数量,优选部署区块等。

4.结束语

以上分析了K油田在钻前、钻中及钻后成本控制具体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控制措施。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任何成本费用均与人的某种作业活动有关,参与或有权干预此活动的人可对其进行控制。故人为的主观动因具有较大潜力。企业应树立全员参与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意识,营造“成本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氛围,使成本控制观念真正深入人心。同时健全全过程钻井成本造价管理机制,提高钻井工艺水平,为合理确定及有效控制钻井成本发挥积极指导作用。成本分析与控制对提高企业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企业必须进一步提高钻井成本控制战略地位,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Gary Cokins.Integrating Target Costing and ABC. Journal of cost management July/August,2002,13-22.

[2]R.Cooper and R.Slagmulder.Target Costing For New-Product Development:Product-level Target Costing.Journal of cost management July/August 2002,36-43.

[3]潘国明.试论企业的成本控制[J].上海企业,2003(1):32-37.

[4]甘升平.优化钻井技术在苏里格气田的应用[J].天然气工业,2007,27(12):71-73.

[5]周广厚,李文魁,王云.酸性气田气井采用组合油管柱的优越性[J].天然气工业,2009,29(6):

49-51.

[6]郭春明,韩之俊.作业成本管理与成本企划的比较与整合[J].财会月刊.2005,(12A):13-14.

[7]赵寿森,李文兴.我国石油开采业战略成本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D].生产力究2006,(5):65-69.

上一篇:基于现金短期循环与企业财务运作关系的现金管... 下一篇:企业规章制度管理误区及应对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