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国进口大宗商品的价格尴尬

时间:2022-03-24 06:39:43

透视中国进口大宗商品的价格尴尬

中美两国都是大宗商品的进口大国,美国的贸易大国地位不仅体现在购买力的增强上,而且还体现在购买欲的优化上,但中国的贸易大国地位却只能够体现在购买力方面。

中国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进口需求对稳定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因素对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所产生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出手有关。毫不夸张地说,对大宗商品购买力的提升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的贸易大国地位。

中国尴尬:一买就涨

迄今为止,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居世界之首,约占世界三成。截至2010年9月底,中国外汇储备总额达到2.648万亿美元。显然,就大宗商品的购买力而言,作为贸易大国,中国已经实现了“不差钱”。不过,按照贸易强国的要求来衡量,中国在控制大宗商品价格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特别是被动高价购买大宗商品的事例屡见不鲜。

现在,中国在进口大宗商品过程中,时常遇到“买什么,什么就涨价”的尴尬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将这种涨价与中国购买力的拉动挂起钩来,其中也不乏对中国购买力有所误解。不错,在铁矿石、铜、大豆等大宗商品方面,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国,而在石油这一战略性商品方面,中国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进口国之一,甚至在某种特定情况下,中国因素对国际油价走势的影响还要超过美国因素。应当看到,由于中国购买力的冲击,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供求格局发生了变化,一些商品价格也自然会水涨船高。客观上,不仅中国购买力增强会带来“买什么东西什么就涨价”,换了其他国家也一样。不过,对于贸易大国的认识也要一分为二。在大宗商品进口贸易方面,中国因素会对国际市场太宗商品价格的影响体现在两种力量较劲之上,一种是托举力量,另一种是牵制力量。现在,托举力量占了上风,而牵制力量却不足。

话语权来自控制力

在大宗商品进口过程中,贸易大国地位对国际市场价格走势果真没有牵制力量吗?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也相当大。为了应对油价上涨对经济造成的压力,近年来美国积极发展生物能源,把部分农作物转化为乙醇作为石油的进口替代品。美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丰富,但美国政府却将一部分石油储量封存起来,不允许开采。事实上,只要让全世界知道美国的地下埋藏着石油资源,美国在影响国际油价过程中就有底气。在这点上,美国人的确很聪明。与此同时,美国也是当今世界金融业最发达的国家。凭借着美元霸权,美国的金融机构进一步强化了对国际市场石油定价的影响力。利用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美国的金融机构可以像前些年那样将油价捧起来,也同样有能力将油价压下去。同样是贸易大国,在进口大宗商品过程中也同样展现出强势购买力,但中美两国之间在影响国际市场价格的能力上“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对于贸易大国来说,在国际市场上只拥有强势购买力是远远不够的。要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强国,不仅要有强势的购买力,而且还要提升自身的控制力。中国虽然在许多大宗商品上是当今世界进口大国,但中国进口却隐藏着粗放色彩。中国经济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速度加快,伴随着跨国公司在国际分工中的角色定位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国际产业链条中的低端定位十分明显。尽管我国近些年来一直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中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然依仗于粗放式增长,低水平重复建设屡见不鲜,其结果必然导致高强度的资源消耗。近年来,我国能源效率是美国的1/3,接近是日本的1/6。也应看到,中国的这种粗放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内资源的约束,因而对于进口的依存度也相当高。例如,2009年我国原油进口首次突破2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1.3%。在这种情况下,面对着逐渐攀升的大宗商品价格,中国能够“扭头就走”吗?显然,我们还没有这个底气。

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对于诸多种类大宗商品的价格变动总是处于弹性匮乏状态,其背后的控制力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等米下锅”式的无奈,很难真正做到随行就市。更有甚者,在铁矿石等一些太宗商品上,中国许多企业多头对外,中国在铁矿石谈判过程中不仅难以享受到“大户折扣”,甚至还要支付更多“散户溢价”。

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是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大宗商品进口方面,也需要有一个思路转换,在拥有强势购买力的背景下,更要提升对价格的控制力,使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最终成就“老大的幸福”。

当然,要提升对价格的控制力不能一蹴而就。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还难以彻底改变,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也还在持续之中,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努力虽然持续不断,但也只能够产生渐进式效果。不过,近期想要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就需要规范大宗商品进口秩序。

上一篇:当前中国中小企业是否有救赎之路? 下一篇:如何为环境治理资金投融资模式解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