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高效课堂源于教案创新

时间:2022-03-23 04:38:01

追求高效课堂源于教案创新

新课程改革是开展校本教研的核心,先进的课程理念,只有在课堂上扎根生长,并开花结果,新课程所预示的教育远景才能实现。教案改革应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创新教案是语文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要进行语文课程改革,必然要进行教案创新。作为备课的直接产物――教案,要研究教学的“破”与“立”,无法绕开教案问题,我们现行的教案设计在理念、形式、过程和评价四个环节上都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笔者就如何创新教案设计谈一些不成熟的拙见,欲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教案理念要创新

1.角色转变:变“以教师为本的设计”为“以学生为本的设计”

所谓“以教师为本的设计”,是指以“教师的教”为中心,重点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这类教案,其教学资源均来自于教材与教参,设计者很少考虑学生的学情和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强调学生情感与心理的需要,强调学生的个性差异等。显然,“以教师为本的设计”是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根据新课程理念,应倡导“以学生为本的设计”,即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以促进学生“怎样有效的学”为主要思考坐标,重点解决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采用什么方式学”等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带着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主动的学习、发展。为此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必须转变过去“教师即知识权威”的“师本角色”为“师生平等互助”的“生本角色”,并在教案中得以充分体现。

2.多维思考:变“照搬照抄”为“多元参照”

有的教师在备课时,把教学参考书和优秀教案作为教学的参照资源,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都是来自于这些资源。不管对教材分析的深与浅,提供的学习方法是否符合实际学情,也不考虑生活中和课堂上生成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在这种思维定势下设计的教案,基本上是教学参考书的变本,也即前文所说的“无我教案”。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领悟课标,做多元的教学资源参考,具体说来,起码要思考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理论思考。主要指新课改理念,如“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二是主题思考。一篇高质量的教案设计,需要体现一定教育思想的主标题。通过这个主题可以看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程度,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方法或预想到相应的教学效果。三是学生思考。学生应是课堂教学动态中的重要教学资源。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思考“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风格,所选用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是否适用。四是资源思考。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思考除教材教参外,还有哪些可供利用的且有价值的资源,如学生生活经验、教学中生成的资源、声像资源等。五是方法思考。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根据教学内容,认真思考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为适宜,“合作探究法”“讨论交流法”等。

二、教案形式要创新

教案的形式应该共性和个性并存,关键是形式要与内容和谐一体,为内容服务。

1.共性与个性教案共存,提倡个性教案

只要是融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底蕴、情感态度、教育机智、语言表达于一体的教案,都应该允许其存在,这样会更适合动态生成型的充满生命气息的新课堂。当然,能写个性教案的可能只有那些经验丰富、富于钻研的优秀教师,对于大多数教师,采用共性教案就会更加合适。

2.详案与简案共存,提倡简案

一般认为,教案越详越好,教学才会走向高效和成功。写详案的背后隐含的课堂理念就是课堂是固定的、静态的、可预设的,而这恰是传统课堂最大的弊端。其实,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共享的一段生命历程,其间充满了太多的变数和不确定性。因此,教案过于详细,课堂往往变得死板。所以,对于已经具备一定的教学素养的老师来说,更提倡写简案,将更多的部分隐含在头脑中,根据课堂即时情境灵活调整。当然,对那些对教学内容不熟的新老师来说,写详案还是很有必要。

3.纸质与电子共存,提倡电子教案

在电脑、网络基本普及的今天,应倡导电子教案。电子教案的主要优点是:便于资源的查找和整合,便于修改和保存,提高了设计的效率,更为主要的是将课件引入教学,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纸质教案退出历史舞台,较长时期内它仍然是教案的主要形式。

三、撰写过程要创新

新的课堂呼唤教案撰写过程的创新,即一份有价值的教案不仅仅是在课前完成,而应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即课中的调整和课后的反思,提倡二次备课和“一课多案”,给教案撰写注入活性因子,变“死案”为“活案”,以适应动态生成型的课堂要求。

1.在课堂教学中随时调整

一般说来,教师总是在上课之前进行备课,并设计编制好教案,然后带着教案走向学生,展开教学,也正因如此,致使许多教师在上课时过分地依赖教案,上课成了教师带领学生完成“教案剧”的过程。实际上,老师即使备课再充分,也不可能预计课堂上出现的千变万化的事件,真实的课堂生活是动态生成的,有太多的不能确定的因素。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设计好的教案只能是一个预计方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即时的课堂动态调整教学流程,包括根据学生的情况重新调整课堂 教学目标、选择新的教学方法、生成新的教学内容等等。

2.课后及时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强调课后反思,并且要求教师以教后记的形式书面记录下来。具体说来可从以下方面着手,记下教学过程中的反思、亮点、败笔、智慧火花等。从教师的专业成长角度看,教案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的准备,教案作为教师思想、方法轨迹的记录,也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因此,提倡教师在课后结合课前预设的教案和真实的课堂情境以及课后的反思,对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意义非凡。

3.多个教案的设计是创新教案的有效尝试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对课文理解并设计,既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艺术,养成教师多角度思考的习惯,又使教学更能适应学生的需要。这样的教学设计,并不要求教师对每一节课都设计出几种教案,而是就某篇课文的教学,可以设计出多个教案。同年级任课教师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是十分便捷有效的方法。

四、教案评价要创新

怎样的教案设计才是科学的、优秀的,在新课程背景下至少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1.科学性

教案设计从指导思想上讲,需要贯彻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理念:一要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二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三要突出全新的教学和学习的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要表现语文课程的开放性。只有符合新的教育理念的教案设计,才是一份科学合理的立意高远的教案。

2.深刻性

要进行深思熟虑,设计者对教案设计进行多方位的立体思考,从优质高效的角度来考虑备课。理性思考深刻的备课,其课型是创新的,其教学思路是严密而又灵巧的,其教学内容的选取、提炼且用得恰到好处,其教学活动经过精心的安排,甚至连教师的课堂言语也经过筛选。如果一份教案设计表现出如下方面的特点:课型新颖、思路明晰、层次细腻、手法生动、活动充分,则这个教案设计表现出了比较鲜明的理性思考的特征。

3.个性化

前文已充分论述传统语文教案的积弊,所谓改革旧习惯,就是在革除传统积弊的基础上,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养成与时俱进的教案设计习惯。在教案设计中以学生实际情况为设计出发点,结合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进行个性化的教案设计。

总的说来,教案的设计要表现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认识,大力改革传统教案的积弊,并在贯彻新课改理念的过程中对相关要素进行通盘的深刻的理性思考,切忌人云亦云,照搬照抄,在设计的教案中能看出教师对语文课程、语文教材、语文教学、学生和自身教学风格的独到理解,是独一无二的创造性结晶。真正实现追求高效课堂源于教案创新之目的。

上一篇:让提问在物理课堂上迸发艺术火花 下一篇:如何使“问题学生”变得“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