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情况分析

时间:2022-03-23 12:37:44

漯河市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情况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漯河市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及未种原因等.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及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09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出生儿童,调查疫苗接种率. 结果 共调查儿童1361名,建证率100%;“老五苗”(即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均﹥99.12%,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92.29%;新增乙脑基础免疫及A群流脑第一针接种率达98%以上,A群流脑第二针为90.01%,甲肝疫苗接种率为87.90%;百白破、麻疹、乙脑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分别为85.05%、92.83%、84.47%;疫苗接种率在不同性别、不同监护人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未种原因主要为监护人忘记带孩子接种,其次为孩子生病. 结论 调查儿童“老五苗”较新增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高;一岁半以前疫苗接种率高于一岁半以后,今后应采取各种有针对性措施,加大新增疫苗的宣传力度,加强一岁半以后儿童管理,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率。

关键词:疫苗接种率 调查 分析

疫苗接种率是衡量免疫规划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为全面了解漯河市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各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及相关情况,漯河市于2012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开展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及相关情况调查,现分析如下:

1 对象及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在该地常住3个月(含)以上,出生日期为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2岁组 )和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1岁组)2个年龄组的儿童,每个年龄组每个村(社区)调查10名儿童,共20名儿童。

1.2 调查方法

全市每个乡(镇、街道)均进行调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每个乡(镇、街道)抽取一个行政村(社区)。在所调查村简单随机抽取确定第1个调查户,以与第1个调查户大门之间顺时针方向步行距离最近的一户为第2个调查户,以此类推。如果调查区域为楼群,可按门牌号顺序由楼下到楼上,挨门挨户作为调查户。直至每一个年龄组调查足10名儿童为止,如调查的最后一户有两名或以上的适龄儿童,则全部调查。调查人员现场询问家长、查看儿童预防接种证,填写接种率调查表。

1.3 结果判定

本次调查结果判定以儿童预防接种证记录的接种信息为准,结果分为三种,1接种:符合国家预防接种免疫程序中起始免疫月龄,接种次数、同一疫苗多针次之间间隔正确;2未接种:即未接种该剂次疫苗、超前接种或间隔少于国家规定均判定为未接种;3未到免疫月龄。

1.4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导出EXCLE表格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儿童建证率,各种疫苗接种率等;用卡方检验进行接种率的比较。

2 结果

2.1 概况 本次共调查适龄儿童1361名,其中本地儿童1349名,流动儿童12名。建证率100%;“老五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均﹥99.12%,新增乙脑基础免疫、流脑第一针接种率达98%以上,流脑第二针为90.01%,甲肝疫苗接种率为87.90%,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92.29%,其他疫苗接种率详见表1。

2.4 未种原因 所调查儿童中应种而未种791剂次,其未种原因主要为监护人忘记(42.61%);其次为孩子患病(34.13%),接种单位未预约或通知(7.84%)及疫苗接种后间隔短(7.46%)分居第三、四位;接种服务不方便占3.41%,外出1.64%,接种禁忌1.01%;其他很少一部分未种原因为接种单位搭配二类疫苗0.89%,监护人怕异常反应0.63%和等待时间太长0.38%。

3 讨论

3.1 本次调查儿童中“老五苗”较新增乙脑、流脑及甲肝疫苗的基础免疫接种率高,这与免疫接种人员业务知识不能及时更新以及对新增疫苗的宣传力度有关,今后应加大对接种人员的培训,加强对新增疫苗的宣传,进一步提高新增疫苗的接种率。

3.2一岁半以前的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十四针次调查接种率均非常高,达国家免疫标准;一岁半以后的五种疫苗的五针次调查接种率相对稍低,与其他地市调查结果相似[1][2],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根据国家免疫程序要求,一岁半需接种疫苗有三种,分别为麻腮风、百白破疫苗加强免疫和甲肝疫苗,儿童一次接种最多接种二种疫苗,而两次接种之间需要一定间隔,对以上三种疫苗的接种率造成一定影响;二是调查对象与调查时间的原因,本次调查的最大儿童调查之时刚到接种A+C流脑疫苗第一针的年龄(三周岁),而部分儿童尚未来得及进行接种,只能说明该疫苗的及时接种率较低;三是部分家长疏忽了孩子一岁半以后的疫苗接种。

3.3 不同性别的适龄儿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相关疫苗的调查大部分接种率及全程接种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目前本次调查年龄段儿童就预防接种方面不存在重男轻女现象,也许这与一类疫苗国家负担费用有很大关系,当然也与群众观念的转变分不开。

3.4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相关疫苗调查接种率也未因监护人的不同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随着免疫规划工作的持续开展,不断深入,影响越来越大,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认识到应该自觉带孩子进行预防接种。

3.5未种原因的分析,监护人忘记带孩子接种居首位,与其他调查发现家长没有时间带孩子进行接种所占比例最大[3]性质是一样的,其次为孩子生病未接种[4],提示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对未种儿童的预约、通知,再预约、再通知,提高那些因监护人忘记带孩子接种、孩子生病、外出等原因未能及时接种儿童的接种率[5];对那些拒绝接种二类疫苗的儿童,一定要保证一类疫苗能够完成全程接种;采取加强宣传力度、设立临时接种点等措施,提高接种质量和效率,从而提高儿童的预防接种率。

参考文献

[1]张小平,余强.2010年吉安市吉州区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抽样调查.中国实用医药,2012,21(7):268-269.

[2]黄彩虹,陈雅红,詹惠春.2010年泉州市免疫儿童免疫接种率调查.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1,22(1):32-34.

[3]曾志军,屈新桥.农村1~7岁儿童未进行预防接种原因分析及对策.中国卫生产业,2012:79-81.

[4]骆晓艳,高志刚,陈伟等.天津市2010年儿童疫苗接种率现状调查.中国热带医学,2012,12(2):221-223.

[5]吴志仲,贾勇勇.疫苗漏种原因分析.中外健康文摘,2012,9(6):227-228.

上一篇:院内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体会 下一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