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拨思维 激发创新

时间:2022-03-23 11:17:57

点拨思维 激发创新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创新就是在已有的知识所提供信息的各种组合中选出最有价值的组合,从而产生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中职化学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只要有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念、新意图、新方法,就称得上是创新。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讲述化学发展史上有成就人物少年时代就勇于变革、乐于创新的例子来促进创新,还可以通过教师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创新。

一、营造宽松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宽松的教学氛围就是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大胆地质疑,不管是对课本中的问题还是对老师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老师指导学生不能过于严谨,而是要突破思维定式的束缚。例如:在学习“燃烧”这个现象时,在做完演示实验,师生共同总结出燃烧的必要条件后,教师设计这样的问题:“水中的白磷与铜片上的红磷如何才能让它燃烧?”问题一提出,学生很快就回答出铜片上红磷如何燃烧,而对于水中白磷如何使它燃烧,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从课本中寻找答案;另一种方法是把白磷拿出水面。第一种学生显得很“严谨”,对不懂的问题从书本中找答案,原因是书本内容是权威,对此老师应加以鼓励,使其进一步地思考。另一种回答属于思维上的定式,可进一步追问:“如果条件是不容许拿出水面,你看怎么办?”学生积极思考,提出了许多假设,最后认为还是用实验来验证。

二、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创新教学氛围

创设问题情境与从现实生活的真实情景中发现问题,都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创新的教学氛围,让学习活动更有效。例如:在做“氯气的实验室制取”时,就先让学生阅读一段资料,然后对课题质疑:氯气是怎样产生的?还能用什么物质制取氯气?制取氯气的原理是什么?材料是这样的:北京某小区一家庭主妇与平常一样在家中打扫卫生,突然感到恶心并晕倒了,家人立即拨打120把她送到医院进行抢救,但是这名主妇仍然呼吸困难。于是医生就化验了她的血液与胃液,结果确认是氯气中毒。专家进一步分析原因认为,可能是她在打扫过程中为了更强力地去污,就把家用洗涤剂与洁厕灵等洗涤用品混合起来使用,致使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了剧毒气体――氯气。通过这则材料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联想,使其认识到化学用品在使用过程中应该谨慎,利用这则报道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三、利用化学实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化学离不开实验,我们应该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搭建平台。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在“钠的化合物”教学中,先用脱脂棉把过氧化钠分别包起来,然后给其中的一包滴水,再请一位同学来用长玻璃管给另一包脱脂棉中吹气,结果两包脱脂棉都燃烧起来了。学生在初中接触化学的时候,就知道二氧化碳和水都能用来灭火,但是,在老师的实验中却出现了其他情况。这是为什么呢?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极大地调动起来,便能自主地投入学习。教师也可以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搭建一个平台。传统的实验教学,学生虽然也参与实验,但实质上仍然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探索性实验,是学生亲自参与,并通过科学的分析来获取知识的实验,在实验中学生可以有更多时间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与研究。

四、唤起思维想象,塑造学生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知识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想象力对于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例如:在做CH4气体燃烧实验时,当观察到其焰色就联想到H2、CO等气体燃烧的火焰,它们都是淡蓝色;在做CH4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实验时,要联想到用同样的仪器还可以制O2等气体;了解到浓硫酸具有腐蚀性时,要联想到生活中皮肤一旦沾了浓硫酸,应该知道如何处理。又如在学习用什么方法鉴别两瓶无色液体是酒精还是蒸馏水时,就应该联想到学习《分子》这一章中做的演示实验:把体积同样的酒精与水混合后,为什么总体积却小于两者之和。通过实验能验证这种现象,具体办法是:分别取一定量的两种无色液体,分别把它们倒入两个同体积水的烧杯中,如果倒入后总体积变小,那么就说明这种液体是酒精,而倒入后总体积增加的,说明这种液体一定是蒸馏水。

总之,课堂是中职化学教学的主阵地,同时也是师生交流互动、思维碰撞的平台。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该从实际出发,不断对教学方式进行研讨,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不断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探索创新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最佳途径与方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上一篇:实验搭建参与平台小班化收获大精彩 下一篇:Herbalife Clouded by Malpract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