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与春风共舞

时间:2022-03-23 06:14:11

提到吉他这种乐器,最先浮现在人们脑海里的一般会是,一群留奇异发型、穿超前服装的年轻人挥洒青春、宣泄情感的画面。而贴在西安音乐学院宣传栏里的――“杨雪霏古典吉他独奏音乐会”的海报上,她抱着那把价值昂贵的西班牙斯摩曼手工琴正在演奏的那种优雅和沉醉于音乐的神情,首先就给人一种与众不同之感。杨雪霏就是这样随着春风的脚步,悄悄地走进人们视野的。

“没事,我不累,就是脸有点笑僵了。”

4月8日晚上10:00,杨雪霏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倾力演绎,结束了她在西安音乐学院的独奏音乐会后,马上就被涌上舞台的情绪难以自制的观众团团围住,要求合影、签名。于是,一波又一波的签名,频频闪烁的闪光灯把穿着单薄的她留在了舞台上。在这近二十分钟的时间里,这位曾被西班牙著名的古典吉他作曲家罗德里哥评价为“我简直无法相信这是一个只有十四岁的年轻人的演奏”的年轻姑娘,脸上始终带着迷人的微笑,尽量满足热情观众的请求。笔者抓住其间的一点点空挡,问她累不累,她笑笑说:“没事,我不累,就是脸有点笑僵了。”这是杨雪霏给我讲的第一句话。

当晚音乐会的巨大成功,对于了解杨雪霏的人来说,其实并不奇怪。2000年6月,杨雪霏作为我国第一个主修古典吉他的学生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就以第一个全额奖学金的优厚条件,到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师从米高卢因及米尔斯攻读硕士研究生。2002年,她以绝对优异的成绩取得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研究生文凭,获得了每年只有一名的皇家音乐学院的最高荣誉――院长奖及代表最高演奏水平的dipRAM荣誉。在英国期间,杨雪霏更是参加了众多高规格的音乐节演出,如新加坡国际吉他音乐节、英国威斯丁国际吉他艺术节、德国国际吉他艺术节、法国普鲁士音乐节等,她还曾在包括国家人像画廊、威穆尔音乐厅、普赛尔音乐厅、伊丽莎白女皇音乐厅等世界知名的音乐厅演出,有很多国家的电视台,广播电台邀请她作专访。她以成为时下古典吉他界一颗耀眼的新星,被多国媒体评价为“当今世界最佳古典吉他演奏家之一”、是“罕见的音乐天才”。

“我想要的不是漂亮,而是一种意境和韵味”

在采访杨雪霏时,笔者曾指着她在4月8日音乐会上的一张忘情演奏的照片说了一句“真漂亮”,杨雪霏马上接过话说:“我想要的不是漂亮,而是一种意境和韵味”。

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西安音乐学院的那场独奏音乐会上,她所演奏的曲目包括巴赫的《恰空舞曲》、路易斯梅林的《回忆组曲》、斯蒂芬高斯用中国曲调谱写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组曲》,以及她本人改编的返场曲目《彝族舞曲》等。这些曲目既有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又有现代派的作品,既要表现欧洲风情,又要演绎民族传统,真正是涵盖了古今中外。时至今日,只要闭上两眼,杨雪霏在舞台上的表现依然历历在目。

当晚,杨雪霏一身得体简约的长裙,有如一股扑面而来的春风,和她那把出自于西班牙大师手工制作的名琴――斯莫曼一起,在热烈的掌声中上场。她弹的第一首曲子是路易斯梅林的《回忆组曲》。她在舞台上坐定后,深吸一口气,品味片刻,随着她氤氲的呼气,她纤细的手指轻轻拨动琴弦,《回忆组曲》第一部分“祈祷”的主题就顺着她的指缝“流”了出来。不!确切地说,应该是“飘”了出来,如丝如线、如雾如烟,那柔情的琴声中既有令人心醉的温暖和甜蜜,又透出些许淡淡的无奈甚至是辛酸。这几个音一出,整个音乐厅正如燥热难耐的三伏天突然吹来了一股凉风,并且迅速扩展开去,刹那间,这凉风充斥了音乐厅的角角落落,当然更包括置身其中的观众。

杨雪霏弹琴非常细致。从她变化丰富的音色到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声部关系,再到优美流畅如潺潺小溪的旋律线,无不体现出她源于内心的精巧和细腻。她弹琴很少用时下很是流行的滑音奏法,都是规规矩矩的按照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认认真真地去表现音乐。音乐会上她演奏了改编自巴赫小提琴曲的《恰空舞曲》,对于这首具有相当难度的名曲,她没有像一些人那样把这首古典风格的作品弹成了一支卖弄技术的炫技曲,而是凭着她细腻的音乐感受力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准确把握了此曲的古典主义风格。

杨雪霏弹琴非常简约,绝无哗众取宠的多余动作。在演奏中,她多是微闭双眼,身体基本保持不动,完全沉醉于她要表达的音乐之中,仿佛自己已成为音乐中的一个音符而融进了那喷薄欲出的激情。无论是弹奏舒缓深沉的乐句,还是迅急跳荡的音符,杨雪霏的右手始终没有很大的动作,如果你不是太细心,有时甚至你会认为她的手根本就没有动,恰似一位内敛而富有涵养的绅士,用外表的平静,掩盖其内心风起云涌的情感波澜。而在扫弦时,她的右手则又是另一番景象,在你一转念间,六弦齐鸣,声如裂帛,又夹有撞击之声,如金似玉,摄人心魄。而在宽大的指板上闪转腾挪的左手,则犹如舞蹈的精灵,时而仪态万方、轻盈柔美,如粉面含羞的少女;时而疾如闪电、刚毅果敢,如一往无前的勇士。但不论是轻柔,还是迅急,杨雪霏的动作没有一处让人觉得不恰如其分、不合情合理。

杨雪霏用她的音乐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音乐会后,西安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任赵保平教授感慨地说:“实在是太棒了!说实话,在听这场音乐会前,我还没想到吉他还可以这样演奏。”

“一方面感到悲哀,另一方面我想自己应该更加努力”

当笔者问杨雪霏对目前古典吉他的发展现状时,她说,古典吉他从八十年代传入我国至今也不过二十年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我们国内一些音乐院校就开设了古典吉他专业,还能有人能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可以说是发展相当快了。但是,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古典吉他的发展很不尽如人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还有一些人对古典吉他存在着误解和偏见。她举例说,有一位在美国多年的知名作曲家竟然对一位著名的古典吉他演奏家赛格维亚一无所知,让她“一方面感到悲哀,另一方面想自己应该更加努力”,争取让人们对古典吉他有个正确的认识。

杨雪霏说,在国外演出时,她也会经常演奏她自己改编的中国名曲,如《彝族舞曲》等,很受国外朋友的欢迎。每当这个时候,她就会感到特别的骄傲和自豪,因为她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也可以弹好吉他,中国人弹出来的中国曲子也是那么的美!杨雪霏认为自己还不成熟,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虽然在国外的演出活动非常繁忙,她表示还是要尽可能多抽一点时间来,到国内各地上课、举办音乐会,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古典吉他、喜爱古典吉他。

短短的几天很快就过去了,年轻的杨雪霏犹如一阵春风,以她的质朴纯真和昂扬向上的蓬勃朝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简介:

孙媛媛,讲师,西安音乐学院二胡演奏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二胡演奏与教学

上一篇:浅谈产品细节设计 下一篇: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 Class Base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