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析物态变化

时间:2022-03-23 05:07:54

【关键词】物理热学 物态变化 学生

物态变化是初中物理热学中较为独立的一部分知识,本章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如冰化成水,水结成冰、霜、露、雾和水的沸腾等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由于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生感性知识多,所以学生认为本章较为简单,但实际物质在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总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把物态变化和吸热、放热紧密联系起来,以防做题时出现失误。

例1.填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

1.吃冰棍解热( );

2.放在户外的蜂蜜水结成糖块( );

3.瓶子中的酒精放久了会减少( );

4.锅盖周围冒“白气”( )。

分析:在日常练习和考试中,对于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这样的题目,常常会有些同志张冠李戴,原因就是概念模糊不清造成的混淆。

我们在学习“熔化”、“凝固”、“汽化”、“液化”这四个概念时,可把它们放入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理现象中去理解。例如,可借助“冰化成水”,像这样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就是“熔化”;“水结成冰”像这样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就是“凝固”;“水变成水蒸汽”像这样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就是“汽化”;“水蒸气变成小水滴”像这样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就是“液化”。

解析:选项1中,我们首先想到冰棍是固态,含到嘴里后化成了水,这个例子和“冰化成水”道理是一样的,是由固态变成液态,所以就应填“熔化”;选项2中,蜂蜜水是液态,糖块是固态,这和“水结成冰”的道理是一样的,是由液态变成了固态,就应填写“凝固”;选项3中,瓶子里的酒精是液态,放久了会减少,我们自然想到是变成酒精的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去了,这和“水变成水蒸气”的道理是一样的,是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所以就应填写“汽化”;选项4中的“白气”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白气”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小水滴,而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水蒸气”,所以“白气”是一种液体状态,而水蒸气才是气体,二者截然不同,那么锅盖周围的“白气”是从锅里沸腾出来的水蒸气到外界遇冷变成的小水滴,所以是从气态变成了液态,这与“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一样的,因此是“液化”,这样,我们在解答抽象概念型的问题时,通过联想自己熟知的自然现象,就能较容易地“对号入座”了。

例2.恒温箱中,这时冰将( )

1.继续熔化;

2.保持原来状态不变;

3.开始凝固;

4.先熔化后凝固。

分析:“晶体熔化”、“液体沸腾”、“晶体溶液凝固”、“气体液化”这四种物态变化分别需要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有些同学容易忽略其中的第二个条件,导致解题时判断出错,它们需要的条件如下表所列:

解析:例2涉及到了“晶体熔化”、“晶体溶液凝固”两种物态变化,我们不能认为冰的温度达到了熔点且已熔化,就认为它能继续熔化,对于晶体熔化来说,温度达到熔点是一个前提条件,但还要看能否继续吸收到熔化时需要的热,由于冰的周围环境保持0摄氏度不变,因此正在熔化的冰不能够继续吸热。因此,选项1不对。那么,已经熔化了的冰能否凝固呢?同理,熔化了的冰温度虽然达到了凝固点,但在0摄氏度的恒温下也不能继续向外放热,因此,选项3也不对。由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此题中的冰既不能熔化,也不能凝固,都是因为缺少物态变化中所需的条件2,故选项2是正确的。从例2中我们不难发现,在解答类似问题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审好题目;二是全面考虑解题时所需要的条件。

上一篇:职业技术教育中计算机教学对策研究 下一篇:刍议新形势下体育类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