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小学语文教学 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时间:2022-03-23 05:02:22

抓好小学语文教学 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关注。近年来,我们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目标,以语文学科为突破口,做了大胆的尝试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规范―精细化管理的基石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由精神、规则意识,随心所欲不逾矩等都说明规范的重要性,这些同样适用于语文学科。为实现学科的规范化管理,我们先从规范教师的语言、行为入手,对一些底线性的东西做了规定和落实。

一是规范教学环节。我们要求教师找准定位,突出学科特点。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努力向这方面倾斜,不能离题太远。在具体的细节中,我们坚持先有标准、后有规范,多抓行为,少抓思想,在此基础上,给教师提出了规范化建议。如:导入环节。能让学生通过朗读格言、古诗、阅读优美篇章开始,就不要去听歌曲,看视频。入境始为亲,一开始就要定好感情基调,让课堂教学有语文味儿。再如教学的中间环节。引导教师明确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领悟文章的感情,培养其思维,因此尽量不要使用画画、长时间看视频的形式,过于直观的东西只能让学生形成惰性。

二是规范教师语言。要求教师会说。该说则说,并且说好。语文教师的语言要优美,表达感情要充沛,尤其是每节课的导入、过渡语、小结要精心设计,符合课文的感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要求废话不说。不重复学生答案,当然因为需要除外。不问无意义的问题,如,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想不想,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等。要求教师讲课无口头语。课堂中问题设计要表述准确,说的明白、透彻,让学生一听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尽量用最少的语言传递最多的信息。

二、效能―精细化管理的精髓

效能主要指办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它是衡量工作结果的尺度、效率、效果。效能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运用各种科学管理的手段、制度和载体,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和工作能力。目前,我们在逐步规范的同时,努力让全区语文学科向效能转化。

记得有人曾说过:小学段不能太功利,要多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我们提出了未来几年小学语文学科的发展愿景,即:让全区小学生览海量群书、写一手好字、练一副口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管理和评价上做了积极探讨。通过过程中到校抽查、纳入年终督导评价、期末监测适当体现等,让这些工作有序推进。目前我们的小学生主动阅读经典已不成问题;在书法教育上,所有学校都在短时间内有了很大起色,校校都开展了习字一刻钟、我是书法小明星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逐步养成了提笔即是练字时的好习惯,为人人拥有一手好字打下了基础。在学生口才培养上,各学校启动了课前三分钟演讲,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正在接受训练,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我们也有信心让更多的学生在我们的精细化管理中得到实惠、脱颖而出。

三、特色―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特色,可以这样理解: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精,现在又发展到了人精我特。谈到特色,我们还应该想到另一个词――人本化管理。对于人本化管理,百度词库中的解释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员工的人性要素,以充分发掘员工的潜能为己任,从而达到最佳经营效果的管理方式。我想这同样适用于我们教育。

我个人认为,如果说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思想,那它最终要达到的应该就是人本化管理,继而实现各领域的特色发展。我们可以畅想,假如有一天,我们的管理能将教师的潜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教师能主动成长,那整个教育一定是生机勃勃。一位名家说过:名师不是培养的,是自己成长的。为了让我们不同的教师都能得到成长,杜绝千人一面,千人一课现象,我们根据我地区语文教师群体的实际,确定了“个性发展,让教学有效、高效、特色”三步走路线。一有效。老教师至少应让自己的课堂有效,抓住本学段的重点进行教学。例如低年级的字词、中年级的段落、高年级的篇章。老教师要按照全区统一要求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进行教学,不能纯粹的一问一答。二高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课堂要高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发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的生命在课堂40分钟内得以增值。三特色。想有所发展的老师,要在高效的基础上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根据自己的特长确定发展方向,并在实践中加强研究。目前,我们这一地区在统一推广读写结合模式的同时,部分青年教师已经开始主动实验,慢慢向特色方面发展,如海量阅读、云阅读、吟诵等。我们也相信,在各级各类先进思想的引领下,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超越自己、最终实现自己的特色发展。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理念,小学语文学科的发展永远走在路上,“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是香更浓”,作为语文研究工作者,今后我们将严格落实各级要求,坚持不懈,推动全区小学语文学科快速发展。 (责编 张景贤)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公式教学过程的有效设计 下一篇: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