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危机”与“迪拜模式”之辩

时间:2022-03-23 04:32:59

“迪拜危机”与“迪拜模式”之辩

刚过去的11月末,最为引人注目的财经新闻,当属中东迪拜陷入债务危机。迪拜,这只曾十分迷人的蝴蝶在中东轻轻煽动了翅膀,立刻在全球金融、资本市场掀起了一场飓风。

11月25日,迪拜政府宣布重组迪拜世界(Dubai world),并将迪拜世界的债务偿还期延迟6个月。

穆迪和标普两大评级机构随即警告说,迪拜世界推迟偿债的行为可能会被视为违约。迪拜可能成为继8年前阿根廷倒债以来,全球最严重的债务违约事件。

迪拜日落

阿布扎比和迪拜是阿联酋七个酋长国中的两个。虽然同为阿联酋邦国,但迪拜的能源资源并不丰富,他们希望可以将自己建成旅游和金融中心。而迪拜世界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

迪拜人创造了“沙漠神话”。在这里,海市蜃楼不是梦。这里有史上最大人工岛棕榈岛、世界第奇迹、世界最大的人工室内滑雪场、世界最大的游乐园、世界最大的办公大楼……全球建筑设计师在这里奇思妙想地创造,全球五分之一的起重机在这里运转,25万建筑工人在这里工作。据统计,迪拜近年来用于工程建设的资金高达i000亿美元,据世界银行估计,整个伊拉克的重建资金也只有530亿美元。

金钱堆就的海市蜃楼,让地球村民震惊与疯狂。而这次让世界震惊的,不是这些海市蜃楼,而是堆就它的巨额资金债务。

在本轮金融危机爆发前,为了大力发展房地产和观光旅游业,迪拜政府举债800亿美元,为随后的债务危机埋下祸根。

2009年11月25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迪拜酋长国作出震惊全球金融界的宣布,负债累累的迪拜酋长国将重组其政府控股公司――迪拜世界,并要求推迟六个月偿还迪拜世界及其陷入困境的棕榈岛集团(Nakheel)的所有债务。棕榈岛集团是负责开发超大型人工岛度假胜地“棕榈岛”的企业,必须在12月14日前向阿拉伯的投资者偿还35.2亿美元的债务。

迪拜世界是阿联酋迪拜公国的投资机构,也是迪拜政府最大的国营财团,其各类资产总额约为990亿美元,分布于全球约100个城市,业务主要涉及交通物流、船坞海运、城市开发、投资及金融服务等四大领域及各领域下的诸多行业市场。

它拥有多家全球著名公司:全球最大的港口运营商之一迪拜环球港务集团、从事非洲大陆投资和开发的迪拜世界非洲分公司以及开发超大型人工岛度假胜地“棕榈岛”、“世界岛”和全球最高摩天大楼“迪拜塔”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迪拜棕榈岛集团等。正因如此,迪拜世界在其网站醒目位置标注了“日不落”的字样。

这其中,迪拜棕榈岛集团因财务困难而在今年1月暂停了包括“迪拜塔”在内的多个大型项目的建设,目前可能无法及时偿还将于12月中旬到期的35.2亿美元债务。迪拜世界非洲分公司在8月就搁置了非洲的一些项目。

据《纽约时报》估算,迪拜世界的债务高达590亿美元,占迪拜债务的74%。由于迪拜是中东金融中心,迪拜世界代表着国家信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国家的投资意志。有分析称,迪拜世界一旦无力还债,将成为自2001年阿根廷违约以来,全球最大基金违约事件。

谁面临的风险最大

迪拜债务更大的危机更重在于,一大批欧美金融机构卷入其中,尤其与西欧和北美金融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欧洲银行业与“迪拜世界”相关联的风险敞口约有400亿美元。这中间,谁将成为危机最大的风险承担者,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市场披露的数据显示,作为英国市值最大的苏格兰皇家银行,目前持有总额约23亿美元的迪拜世界债券,占该公司全部债券的17%,是迪拜世界的最大债权机构。汇丰控股则是向阿联酋借贷最多的机构,其因为迪拜世界拖延偿债而蒙受的损失可能超过6亿美元。英国则成为了迪拜债务危机中承担最大风险的阿联酋债权国。危机爆发后,更多的全球知名金融机构被卷入其中。

为什么这些聪明的银行家也会一头扎进这样的泡沫中?“在迪拜经济繁荣的日子里,全球银行涌入这个城市邦国寻找机会,而现在他们发现已经不能自拔。”HIS Global Insight的经济学家在报告中指出,这些银行包括那些已经在金融危机中深受其害的英国银行。

以汇丰集团为例,他们今年上半年的报表显示,他们在中东的资产占集团总资产的比例为2%,却带来了13%的税前利润。

另外银行可能在风险方面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这次事件对于银行在中东的业务模式提出了质疑,(在现有的模式下)贷款的发放基于信誉而不是项目的可行性,这是一个大问题。”HISGlobal Insight的经济学家补充道。该经济学家指出,这次事件不管是不是暂时性的,都将伤害人们对于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并且对本已遭到重创的金融系统构成新的威胁,另外还将加重一些人的担忧,那就是全球金融危机远未结束。

而这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将远小于欧洲。迪拜世界债务危机中首当其冲的是银行业,而尚未将分支机构触及迪拜的中资银行,有可能逃过一劫。据了解,截至目前除建设银行表示尚在调查统计外,其他几家大型上市银行均表示未持有迪拜债务。

在迪拜经商的中国商人似乎也不那么恐慌。有很少一部分温商抛售了当地房产,温州人胡宾则暂缓了开发“上海岛”项目。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有很多浙江企业愿意去迪拜,贸易并没有太大波动”,在迪拜投资的温州商人王伟胜说。

真正面对“新危机”的则是迪拜地方政府。不管该政府要求迪拜世界性迟偿债是否是为了以更低成本获得阿联酋央行的资金,但其在开斋节前夕公布这一消息,以及同时宣布计划为水电业务发债筹资的做法,就已说明迪拜政府并没有对当今全球金融市场的紧密联动性形成充分认识,更没有意识到债务推迟偿还可能对自身形象造成的损害。

因此,迪拜政府也许是本次债务危机的最大受害者,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该政府在国际地位和声誉上的损失,都将对其自身产生消极的影响。

危机再敲风险管理警钟

迪拜债务违约风险重创全球股市,并引发各个市场的一连串连锁反应,其是否会使全球经济陷入新一轮危机?多位中国经济学家在不同场合明确表示,“迪拜危机”不会引发金融危机。

事实上,如果我们将视角从本次危机本身延展开来,就会发现,迪拜世界推迟偿债这一事件本身,仍驻足于原有金融危机负效应的逻辑链条之上,尽管其必然将对全球走出危机的进程造成拖累。

首先,迪拜世界业务所涉及的四大领域及各领域下的诸多细分行业市场均在金融危机中遭受了全球性打击。而且与其他邻邦相比,迪拜无法依靠石油资源在复苏阶段快速积累资金,来偿还其为支撑自身近年来的爆炸式增长而借入的大规模国际资金。

其次,迪拜世界乃至迪拜政府的财务“伤口”并非最近才暴露出来。早在今年2月下旬,阿联酋中央银行就曾通过购买迪拜地方政府出售的200亿美元债券中的50%,帮助后者增强偿债能力。今年秋季,该行再度向迪拜政府出借50亿美元。巨额的资金支持的确延缓了“发病”的时间,但迪拜政府最终陷入债务危机,与那些在本国政府大力救助下仍陷入困境的企业相比,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迪拜债务危机仍然是原有危机负效应传导链条的一部分,其负面影响实际上是2008年金融海啸的一个大的“余波”。而且目前看来,这一新冲击波的破坏性也很难超越人们的想象力。

但在世界经济企稳复苏、全球投资和商业信心普遍回暖之际,这一危机的爆发再次发出警示:危机应对不容懈怠,风险管理始终是全球经济决策的重中之重。与触发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案一样,可以说,迪拜危机的爆发也是风险管控不足的又一例证。

迪拜近年来选择了高度倚重高端地产和金融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战略,以实现经济突进,但是超速的发展蕴含风险。随着全球经济大势不利的局面持续,资金偏好的转移,迪拜的各类高端项目未能吸引足够的租客或者买家,其账面价值也因此不断缩水。这导致了融资或再融资日益艰难,“烂尾”项目涌现、盈利模式搁浅,企业和政府最终难以为继。

迪拜危机并非孤立的样本,各国为应对危机而逐渐造就的利率极低、资金丰沛的金融环境也正产生新问题,特别是依赖低成本美元资金的套期投机,一旦风险监管缺失或再度放松,可能给经济带来新的风险。

具体而言,迪拜危机直接影响了不少欧洲的金融机构,美国同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这些在金融危机中受到明显冲击的银行类机构在修复“堤坝”的同时为何再次“失察”,值得业界深思,应引起发达国家监管当局的高度警醒。

有学者还指出,迪拜危机也给新兴经济体敲响了警钟:地产泡沫破灭牵连甚广,如果出现市场异动,或者类似信用风险危机再次爆发,新兴市场整体或将受到冲击。

当前,全球的危机应对行动还处在“进行时”。如何防范经济“二次探底”,推动、巩固全球经济的复苏势头,是重要而严峻的全球性课题。

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所言:世界经济正在企稳好转,但依然高度脆弱。因此各经济体当局仍需重视风险,加强监管,而金融领域的风险管理尤其重要。

樊纲:迪拜问题是因为没有实体产业

“有人曾经跟我们比较,就建筑工地的塔吊,迪拜的塔吊多还是上海的塔吊多。有人说迪拜塔吊多,迪拜多么了不起,我说道拜塔吊多就是问题了。”

著名经济学家樊纲11月28日在北京举行的2009年中国IT财富年会上表示,迪拜的发展之所以遇到问题,主要是其“没有内容”。

樊纲说:“为什么?上海是有内容的,上海有1700万人口,有那么多企业,有长江三角洲的腹地,有那么多产业、实业、内容在那里。而迪拜呢?你想不到有什么内容,又没有什么产业、也没有什么人口,就是招揽世界各国的游客,那是流动性的一个内容,不是很扎实的内容,而且不是很厚重的内容。所以那些楼建好之后是黑在那里,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樊纲强调:“特别是做服务业的,一定要在发展的时候想内容的问题。”

李稻葵:不要因危机而否定迪拜模式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11月29在北京提出,迪拜是成功的发展模式。

他说,1965年迪拜发现石油,但迪拜的国王非常清楚,光靠资源难以维系,于是开始考虑如何用短期货币资源的收入来让经济转型。通过努力,包括建豪华的酒店、办公设施、基础设施。到今天这个地方已经成为连接亚洲和非洲最重要的核心、大量跨国公司的聚集地。

他认为,尽管短期内融资出现了问题,但不要否定迪拜发展模式。相反,他呼吁我们一些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政府要研究这种模式,如何在自然资源没有枯竭之前把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过来。”

对于迪拜模式,李稻葵的评价是:从发展战略上讲,完全对,但是从战术上讲,操之过急。“迪拜的这场债务危机,让我想起了一年前的冰岛。”虽然它们一个烈日炎炎,一个白雪皑皑,一个依靠房地产业,一个借助银行业,但它们的命运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缺乏丰富的资源,都曾经默默无闻,都在短短几年当中异军突起,最后都沦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受害者。它们更大的相似之处,就是都在当年创造奇迹的时候,积累了巨大的资产泡沫。

李稻葵指出,虽然中国经济和迪拜、冰岛并不一样,但一年之间两起债务危机,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如何防止资产泡沫的过度膨胀?如何释放风险?如何把经济运行的动力导向消费和创新?对中国经济来说,这些问题并不遥远。金融危机寻找冰岛、迪拜两个地方发威,正是瞄准了它们过于依赖投资,而实体经济基础薄弱的特点。我们现在也应该尽快找到经济中的薄弱之处,不给危机留下机会。

上一篇:中国经济要为进入中低速增长做好准备等 下一篇:APEC:贸易自由化离我们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