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教训:防堵孩子追星上瘾成痴

时间:2022-03-23 01:34:39

今年3月底,狂追刘德华十多年的歌迷杨丽娟赴港参加了刘德华的歌友会,但因单独跟“天王”见面并聊天的请求未获答应,陪女儿到港的父亲愤而跳海自杀。

杨丽娟的追星悲剧折射出的家教误区是多方面的,给家长提出了多方面警醒。父母不仅要教会孩子如何正确追星,更重要的是要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养成教育。

把孩子的忤逆行为

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铺天盖地的杨丽娟追星报道中,有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西部商报》中提到,记者有次去她家,正好碰上吃饭,“她爸给她买了碗凉面,这个在兰州已经是很好吃的了。结果她嫌醋倒得太多,当着记者的面就摔在地上,还当着大家的面骂她父母。”这个细节让我触目惊心。

一个正上高三的男孩,因为妈妈在吃饭的时候唠叨了两句让他好好学习,就把一碗热粥兜头泼在妈妈脸上。妈妈顺手抵挡,他又抄起一根铁棍乱舞,打伤妈妈的肩膀。还有一个女孩,因为不满妈妈不给自己买衣服,竟然在公交车上揪住妈妈的衣领,动手就打。

所有这些,都不能用弄性使气来概括,即便在古代,这种打父骂母的行为也是严重的忤逆。为什么孩子越大,脾气越野?那位高三男生振振有辞:“我妈平时对我唠唠叨叨,有一次我嫌烦,冲她大吼一声:‘给我闭嘴!’没想到妈妈果然乖乖闭上嘴巴。我就知道,她是纸老虎,只要我厉害,她就不敢欺负我!”

看来,责任还在父母身上。说实话,我们摒弃了传统的父权制和母权制,学会了人人平等,却没有学会如何让孩子尊重自己。其实,孩子第一次打骂父母是在“探底”,察看父母的承受底线在哪里。假如父母一味地因溺爱而忍让,就会导致孩子以后的忤逆行为愈演愈烈,直到孩子变成彻头彻尾的逆子。

记者见到的杨丽娟摔饭碗、骂父母肯定不是第一次,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她为了追星,不惜让家人卖房、父亲卖肾,以求见偶像一面的行为,已经是彻头彻尾的不孝与忤逆。假如她一开始耍蛮的时候,父母就义正辞严地制止,那么,她的个性发展中,蛮横、执拗、唯我独尊的因子会少一些,家败人亡的悲剧或许可以避免。

所以,当孩子出现忤逆苗头的时候,家长千万别掉以轻心,一定要予以“迎头痛击”,以非常严肃的方式让他(她)明白:父母爱你,但绝不纵容你。不尊重父母、乱发脾气、甚至打骂父母的行为坚决不允许。

把孩子从偏执心态拉回来

偏执,就是对某一事物的执著认定,刻意追求,这是一种心理倾斜。其实,每个人都难以做到不偏执。不过,像杨丽娟这样偏执成狂,就是病态。她在16岁那年开始疯狂喜欢上了刘德华,如今,28岁的她对刘德华的痴迷已达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多次梦见没有任何人,他牵着我的手,带着一个礼帽,穿着黑色的大衣,我问他心中有我吗?他当时把我握得更紧了,说我心中有你。活着重要还是见刘德华重要?对我来说,坚持这么多年见他重要。”

假如一个小孩备受宠爱,要星星不给月亮,一切要求父母都无条件满足,那么,他就会从小树立一种观念:我要什么,你们就得给什么。我想见刘天王,你们就必须让我见上。我才不管你卖房不卖房,借钱不借钱,卖肾不卖肾!说实话,是父母模糊了孩子脑海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假如在她任性之初,父母告诉她:理想和现实不是一回事,也许事情不会演变到这个地步。

换句话说,父母的纵容和默许把她的偏执心态一天天浇灌成参天大树。这时他们再来劝说、抗争,为时已晚。

所以,对于所有父母来讲,一定要设置一个原则的“高压线”:合理的需求,尽力满足;不合理的需求,无论如何不去满足。只有让孩子碰壁多了,他才会培养起自我控制欲望的能力和习惯。

事实上,许多心理专家都有意和杨家联系,但都遭到拒绝。杨丽娟父母放弃了正确的求助方式,却采取天方夜谭式的方式:和女儿一起疯,相信只有刘德华才能救孩子。杨父说:“我只有一条路,就是支持她,卖了老命也要支持她完成心愿。”从南柯一梦刘德华,到十三年后梦断香港,杨父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却把更大的精神黑洞留给了杨丽娟,让她背负着父亲的遗愿,继续在追星之路上前进,前进,再前进。

以身示范告诉孩子怎么追?

虽然有人抨击只追逐眼球的商业化娱乐将明星塑造得光芒万丈,“勾引”得粉丝们神魂颠倒,甚至美国学者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尖刻地说道:“在儿童与成人合一成为‘电视观众’的文化里,商业和精神意识都发生了‘孩子气’的蜕化,成为娱乐、幼稚和肤浅的弱智文化。”但是,追星仍旧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存在,无法消灭,由此引发的悲剧也层出不穷。所以,如何引导孩子正确追星,就成为家教任务的重中之重。

我的孩子十二岁,也早早开始了追星之旅,号称最迷谢霆锋,每天都五音不全地跟着他的声音乱唱。其实,她这个阶段还说不上对哪颗“星星”真正喜爱,只不过因为别的小朋友们迷,她也要迷,不然就会被笑话。这是追星的第一步:赶时髦的伪追星。这个时候不能强硬制止,否则孩子的逆反心理会让她更深地沉迷在其中。

家长正确的做法是,和孩子“一起”追。她追谢霆锋,我追成龙。只要电视上一播放成龙的电影,女儿就会大叫:“妈妈,你的偶像来啦!”

我就趁机跟她说,我为什么会迷成龙。你看人家,大鼻子,小眼睛,罗圈腿,个子又矮,可是受到全地球人的崇拜,为什么?因为人家是一步一步打拼过来的,身上的每一处伤痕都是证明。就是谢霆锋,也是经过无数次跌倒与失败,又爬起来,才有今天的成就。”孩子懂事地点头。我说这话就是要她明白,我们追星,就是要学习他们的拼搏精神。

追什么的问题解决之后,还有怎样追的问题。有的孩子出现青春期的感情萌动,并且把这种感情寄托在某明星身上时,这个问题尤为突出。

当孩子真的对某个明星迷恋到神魂颠倒的地步,甚至幻想和人家有一段“上天安排的缘分”的时候,父母就要充当响亮的警钟,非常明确地告诉孩子:明星是挂在天上让咱们看的,你觉得他在对你眨眼,对你笑,其实那都是你的一厢情愿。他有那么多的粉丝,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杨丽娟追星之初,父母既没有做出正确榜样;她痴迷之深,父母又没有向她残酷挑明。

杨家灾难的起始根源,就来自于个人的盲目追星和家庭的溺爱、纵容,无原则地“骑上马送你一程”。

领导下一代,绕开孩子的“邪气场”

其实,杨丽娟追星之初,说到“我和他(指刘德华)就是一个人,他就是我,我就是他,我想的他全知道”的时候,她的父亲是明白其中荒诞的,甚至感觉浑身发麻。但是,为什么他和杨母最终也加入到疯狂追星的队伍中?杨父的遗书上通篇除了谩骂攻击刘德华之外,就是要让他再见女儿一面。

面对女儿百折不回的拧劲:“我还要再单独与刘德华见面一次,完成爸爸的遗愿,这次单独见面我要说完我想说的话,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我觉得这时间不长,事情都到这份上了,爸爸连命都搭上了。”杨母虽然遭到丧夫的打击,却也十分痴迷,甚至对记者说:“我真的佩服我女儿!”

究其原因,在一个团体,尤其是结构紧密的家庭成员之间,彼此的气场经常处于较量状态,此消彼长。假如孩子的气场超强,很容易对父母实施“催眠”,让他们认同自己的价值标准,从而一起失控,最终导致悲剧发生。

假如我们的儿女“中了邪”、“发了疯”,怎么办?父母一定要注意,这是一个相互较量的过程,要让清醒、理智的“正气场”盖过孩子的“邪气场”。假如劝解、开导都不顶用,那就多方设法,甚至求助心理专家,绝不能跟着孩子一起失控。

教会孩子孝顺父母,才能帮他们建立起坚实的人伦基础;教会孩子控制欲望,才能帮他们建立起健康的人生心态;教会孩子正确追星,才能帮孩子平安跨越青春期的迷惘与冲动;教会孩子听从父母的良好建议,才能让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少走弯路。

E-mail:

上一篇:做光鲜白切鸡有讲究 下一篇:给小胖墩上夏令减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