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其实很简单,你也可以的”

时间:2022-03-22 07:09:46

《哆啦A梦》中有一集叫《立体拷贝纸》,为了帮助大雄躲避罚站,哆啦A梦掏出一张纸让他躺在上面,砰的一声,一个一模一样的人就打印出来了。小时候觉得那就是个科学童话,但现在位于北京的创客空间中,童话变成现实,那里面有很多真实存在的哆啦A梦,大家叫他们创客。

创客空间位于北京的中关村,走进他们的大本营几张木头桌子上摆放着圆滚滚的铁皮机器人,按遥控器就可以快跑的机器蜘蛛人。当然最显眼的还是3D打印机,四根立柱和两块横板,几根线吊着带喷头的墨盒,机器背后是杂乱的电线,机器左边是成圈的塑料线……身为理科的记者,看到这一切,顿生《生活大爆炸》中佩妮碰到谢耳朵的无力感,但和空间的创始人,创客之一Justin聊起来时,他说:“3D打印其实很简单,你也可以的。”

Justin第一次接触到3D打印是2010年的事情,虽然这个技术已经在30多年前就有了,那时它叫“快速成型机”。但之前用于工业比较多,而且一台机价格需要上千万,根本不可能普及。2005年巴森大学的教授做了关于Reprap的项目,也就是桌面打印机。项目完成之后建了一个网站,把所有的资料都放在网站上。到了2009年,Reprap项目中的核心成员Tim,联合另外两个人开始做macbook,并且开始贩卖3D打印机。我也是看到这个网站,觉得非常有趣。因为原来东西都是平面的,现在直接就可以打印出立体物品。所以我们就按照Reprap上面的方法,从一个个电子元件开始购买。”

创客空间第一台3D打印机是由技术人员张铭制作的,当时他还在银行做软件测试工作,偶然间在《Make》杂志上看到对3D打印机的介绍,一下子被吸引。但国内当时还没有这项技术,国外的购买价格最便宜的也要20多万。于是他决定自己动手做个3D打印机。

图纸、材料、零件、程序设计、自行组装、试验……自己制作一台打印机并不容易,在其他创客的帮助下,他们向这项“不可能的任务发起进攻,“这台打印机的二十个零件就是用其他3D打印机制作的,比如关节处,支撑机器的杠杆都是一点点打印出来的。其他的就是三化电路板、电源、四核电机、底板,然后从国外买进了打印头,最后外壳由于开模太贵,所以我们直接采用木质外壳,比较简单”,就这样忙乎了四个月,做出了一台可以用的3D打印机。

像自己动手做一台3D打印机大概要4000元,买成品机器要七八千,价格相差并不悬殊,不过Justin更喜欢提倡自己动手做,他们从旁指导。由于身处中关村地带,所以来买机器的IT公司很多,Justin窃笑道:“特别好玩的是好几个做网络软件的公司来买,有的公司一天装一台,有的公司两天装一台,我们都会默默在心里有个排行榜,看哪个IT公司的动手能力最强。”

像《生活大爆炸》中演的一样,创客空间第一个打印出来的东西是哨子,“因为里面有哨子的内置程序”,按照常规的工艺,哨子应该分为几步,先做外壳,再把球放进去,然后把外壳合起来,最后封起来,要花上数天的工夫,而通过3D打印机,只花了40分钟左右,就做成一个哨子。后来空间内的某男生用3D打印机打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戒指送给女朋友,谁说理科生不浪漫?从简单的哨子,到后来打印出的一套可以组装成机器人的国际象棋,3D打印给创客带来很多惊喜。

对于普通人来讲,3D打印机的操作过程远远比它的原理要吸引人得多,也简单得多。据Justin介绍,如果要做一个自己的玩偶,首先用3D扫描仪或者简单的扫描机器360地扫一下,把得到的数据输入电脑,编辑一下没有扫上的部分做成模型,然后输入到打印机,剩下的就是等待,你会看到一层层的材料慢慢堆积,大概4个小时后,你就可以把“自己”放在掌心了。

从诞生之初设计汽车部件,3D打印现在越来越贴近普通人的生活。Justin说现在已经有人把机器买回去给小孩当玩具,“我有个朋友,他们家的小女孩就很喜欢玩3D打印机。当她和朋友过家家时,就会用自己打印出的小桌子、小椅子,然后涂上喜欢的颜色。”

在创客的车间中,摆放着一台禁止拍照的3D打印机,Justin说这是他们申请专利的新型打印机,将会给3D打印更多可能,至于未来嘛,“这会是比互联网更大的机会”。

上一篇:喜洲 海边一片天地 下一篇:海派话剧赴京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