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教学改革中现代技术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2-03-22 05:49:45

建筑教学改革中现代技术的应用分析

摘 要:建筑科学作为一门跨领域的综合学科,具有多元性、丰富性的特点。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现代技术也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建筑教学实践中,并逐渐成为继传统教育方式之外,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被广大教师、学子接受,成为现代建筑教学改革中的主力军。研究分析现代技术在建筑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现状,有利于帮助广大教育工作者,建筑学爱好者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能力。

关键词:建筑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14-01

技术和设计的紧密结合是建筑学科教学的主要特点。美的建筑充满了生命力和创造力,同样,实用性强也是不可或缺的特色。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筑事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建筑行业,从而促进了建筑学教育的不断发展,也对建筑人才提出的更多新的要求。改革建筑教学传统教学模式,创建一个全面的建筑教学体系,成为当前建筑教学改革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信息化、数字化是这个时代鲜明的特点,结合现代技术全面促进建筑教学改革,成为万千建筑学教育工作者苦苦思索的内容。

1 现代技术的定义

现代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可称为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如投影仪、幻灯机、电影、录像、录音、计算机等媒介为教学的一种教学手段,利用电化教育的功能及其特性进行多媒体教学的一种技术。在建筑教学中,更多的是注重以计算机软件应用为核心,结合图像、语音、视听等处理技术进行课堂教学。

现代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已不仅仅局限于简单媒体(如投影、幻灯片、录像)的应用,更从实际教学教材内容从发,全方面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接受、领悟及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可以说,传统的板书教学中一切可以展现的教学手段和内容,在现代技术教育方式中,都可以完美体现。现代技术教学生动、趣味性强、易被接受和理解的特点,深受广大教师和学子喜爱。

2 当代建筑教学改革的要求

2.1 突破传统,注重实践

建筑学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内容丰富,涵盖的知识面及其宽广,而建筑创作更是一项注重思维、实践的复杂的社会活动。因此,建筑教学应以培养的实际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对建筑教学的特殊要求。

2.2 面向市场,打破封闭

现代教育的普遍特点是,学校和教师关起门来让学生“闭门造车”,不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实行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计划教学”,致使许多学生在走向社会时,不能灵活运用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缺乏实际工作的随机应变能力。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只跟在教师的教学内容后进行学习,很少去接触实际施工图纸,缺乏实际工作能力。而在设计方面,一味追求造型新颖,不考虑实用性等等原因,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造成了很多学生毕业后求职难的问题。

打破封闭式教育方式,加强学生在校期间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关注市场需求动态,灵活调整课程内容教授方式和进度,注重在实习过程中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成为建筑教学改革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要求学校教育阶段,打下坚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增强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加实习机会,锻炼相应的组织、协调能力。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将工程图纸和设计意图转化成物质实体,将在课堂上学习的受力特点、结构形式等于工程中具体的应用实施方式相联系。

2.3 提高教师队伍自身素质

教师队伍自身丰富的工程经验将会大大促进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应鼓励广大建筑教学工作者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拓宽眼界,提升技术,加强学习和知识的更新。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会让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建筑学作为一门包含社会、文化、政治、美术等全方面知识的学科,包罗万象,要求教师知识丰富而全面,不单单是简单的技术传授,更要塑造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因此,定期开展教师挂职锻炼,实际参与建筑创作工作,以实际工作经验弥补理论教学的空洞性,不再“纸上谈兵”,做到知识结构全面、开放,教学内容不单一、重复,教学效果明显。

3 现代技术在建筑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

今天,电脑已逐渐普及,而计算机在建筑设计工作中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早在九十年代初,许多建筑工作者就已开始运用计算机绘制各类立面、平面、剖面等二度空间的图集,更成为全球许多事务所的标准工作方法。

我国在计算机应用方面起步较晚,国内教育界结合现代技术进行教学改革虽然曾掀起一阵热潮,但也大多局限于简单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如投影仪、幻灯片、电视录影等,依靠教师的板书、语言、手绘教学仍然是主流教学方法。结合建筑学自身的特点,不仅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以多媒体技术为载体,将建筑教学所要求的巨大信息量完美呈现在学生头脑中,强化工程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效果。近年来,发展的可视化仿真技术,采用多媒体仿真描述性质不同的模型信息,将数学模型、物理模型及系统行为及其形态,有机结合,统一建模和求解,由于其实用性强的特点而逐步受到国内建筑工程界普遍的重视。

现代技术在建筑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应用,也具有以下特点。

3.1 增加了建筑教学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

利用现代技术直观形象的教学特点,以其自身的趣味性、新颖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创造了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场景,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3.2 增加课堂教学的内容,增强实际学习效果

结合现代技术的课堂教学,有效增加课堂学习的信息量,拓宽了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传统教学内容知识量达,内容抽象,理解起来难度很大,但是结合了现代技术的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良好的塑造了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

3.3 增强学生参与热情,及时反馈学习信息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加入了现代技术的建筑教学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摆脱传统教学枯燥无聊的内容传授方式。另一方面,学生和教师的良好互动,及时反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有效的问题解决,促进沟通。

现代技术给建筑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更成为建筑教学改革中的主力军,但是也应该注意,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过度的依赖计算机等学习工具,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主动去思考问题,过度重视机器操作而忽视了建筑学习的本质内容,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忽视了具体问题的思考和参与,反而影响了学习效率。须知,现代技术只是建筑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和手段,把现代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才是现代建筑教学改革应该坚持不辍的。

参考文献

[1] 薛玉影.现代技术在建筑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5):76.

[2] 叶露,胡旭明.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建筑学教学中的问题与改进[J].山西建筑,2011,37(31):247-248.

[3] 师立德.谈思维过程与建筑学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8(13).

上一篇:任务驱动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下一篇:校企合作背景下依托学生社团构建高职阅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