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及控制措施

时间:2022-03-22 01:51:06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及控制措施

摘 要:市政工程质量好坏是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公共利益,直接影响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本文阐述了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市政工程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共同进行参考。

关键词:市政施工;控制措施;监督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无论是沥青混凝土路面还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裂缝是常见的质量问题。出现裂缝的原因很复杂,但究其主要原因无外乎原材料的选择不当、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不严格,以及日常维护管理欠缺等。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城市的各项经济建设,因此,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1.市政工程的施工

1.1规范市政工程建设市场

提高市政质量,首先要理顺、规范建设市场,执行市政工程的招投标规定。加强对质量责任主体执行法律、法规的监督,严禁不符合规定的单位、设施、材料进入市政工程建设市场。严格市政工程法定建设程序,规范工程建设各方行为,从严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制度, 切实把好项目施工许可审查关,加强工程招投标监管工作,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竞争机制,依法规范建筑劳务分包市场,禁止无用工资格的个人、组织及“包工头”非法用工行为,确保市政建设健康发展。

1.2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 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而且工程项目位置固定、体积大,不同项目地点不同,不象工业生产有固定 的流水线、规范化生产工艺及检测技术、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条件,因此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多,容易产生质量问题。如使用材料的微小 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的微小波动,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工程项目建成后,如发现质量问题又不可能象一些工业产品那 样拆卸、解体、更换配件,更不能实行"包换"或"退款",因此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

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道路施工中的接缝处理不当。在市政道路工程中,辅助设施颇多,因为大多数的雨水井都设在行车道上,还有不少排水主管及检查井也设在行车道上,当井背宽度较小时,回填压实就十分困难,压实度的检查也难以进行。施工中经常发生的疏忽或监控不严,必然使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导致雨水井及检查井与路面接缝处出现塌落(沉陷)缺陷,造成行车中出现跳车现象。

2、施工路面不平整。一方面,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是保证路面平整的基本条件,但由于道路地下铺设的各种管线,使施工时回填受影响,而回填超厚、倾斜碾压、填土不符和要求,均会使回填土达不到标准的密度要求,而使路面在碾压中出现波浪、壅包、坑槽、裂缝等现象。另一方面,地基不平整,局部坑塘等情况,即是沥青摊铺平整度控制得再好,在行车不断撞击后也易形成高低不平的波浪或“小塘”。

3、过路管沟处的路面裂缝。道路工程中,排水管道、通讯电缆、自来水管道等需要通过行车路线,在回填时若压实度不足易产生路面裂缝的现象。

4、人行道上各种井盖板与路面差超标。人行道上的井盖板相比行车道上的要略大,安装不易,也容易出现井盖板突出地面或凹陷的现象,交付后,导致绊脚现象的发生。对此在施工中需逐个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的要坚决整修,直到合格。

5、路床整修碾压不平。未经填埋压实的路床,其路面结构等同于铺筑在软地基上,而软基结构空隙较大,经雨水、积水的渗透,软土基中含水量增大,使土基松软,稳定性降低,无法支撑路面结构,路面会出现不均匀沉陷,影响路面平整度。

三、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1、做好市政道路工程设计和前期准备工作。市政道路作为城市交通纽带,所建道路必须按照道路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道路类别、级别和红线宽度,横断面类型,地面控制标高,地上杆线与地下管线布置,以及交通量大小,交通特性,主要构筑物的技术要求等进行道路设计。作为设计单位要认真执行设计规范,搞好设计,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设计标准。如有设计变更,降低标准,必须经设计者同意在不违背规范的情况下,通过市政工程指挥部论证决定,进行变更。

2、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做好施工质量优化管理。首先要制定好合理的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的中心内容,质量保证措施的每一项具体的工作都必须围绕质量目标而展开,同时严格按ISO9001标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为保证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实现工程质量目标,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检查、监督,一般每月至少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一次;专职质量检查员每天对各施工班组作业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复核。在项目经理部和作业队形成体系完善、功能齐全、责任明确的质量自检体系和自控体系;其次在组织施工过程中,重点突出质量、进度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质量,充分发挥质量否决权的作用。在质量保证体系有效运转上狠下功夫,认真落实责任制,深入开展“三工序管理”,做到检查上工序,保证本工序,服务下工序,使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质量管理必须以铁的手腕,严格监管,不能拖泥带水,不可以讲求面子人情,该否定机否定,对有损工程质量的行为,要果断制止,不能有任何通融的余地,往往一些已形成的条例被人情海洋所溶解时,会成为质量管理不好的主导原因。在管理层人才决策时,不得力的人该换就换,不守规章条例的施工队伍该撤就应该坚决的撤换,决不能心慈手软,不然只会给工程质量带来许多的隐患。现在的质量管理体制,技术和行政相对来讲常常还是分家的,这样质量管理层人员就不会有真正的否决权,会对施工工程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4、建立质量监督机制实施有效检控保证达优目标的实现。在每一个工程项目的开展中,加强内部监理,增强质规格化部门的功能和权威性,重视检测项目,提高对工程质量的可靠、科学的控制和检测。在分清责任的归属时,要做到有字有据,白纸黑字,实行实名签字制度,每一个责任人,每一分项工程,未经质检人员的认可和签字,不允许私自继续施工;同样,当一项工程完工时,如果没有质检人员的签字,也不能算是有效完成。

市政道路工程是一项群体性的工作,工程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全体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因此进一步增强参建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业务水平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只有参与工程的各部门和人员都能将确保工程质量放在心上,才能建设出名优工程,使城市道路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便利,为城市增添更多的光彩。

结语:市政工程是民心工程,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的大事。质量监督机构是受政府委托的执法单位,代表当地政府对工程质量实施监督。有责任、有义务履行好职责,并保持独立性和公正性,只有这样才能更超脱地、更客观地行使监督职能,才能建立起更权威的监督者形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钟德瑜.实现目标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J].施工企业管理,2004,

[2]张文焕,苏连义,刘光霞.目标管理答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潘渔洲.现代企业质量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上一篇:混凝土U型渠道在节水灌溉中的运用 下一篇:中国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及防护工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