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交通工程建设引发出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对策

时间:2022-03-22 01:31:50

关于交通工程建设引发出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公路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的问题也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严重起来。与此同时在公路,铁路等交通工程建设当中也引发出环境地质等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工程建设当中形成的人工斜坡的坡面侵蚀,造成的水土流失;人工斜坡设计的不合理而引发出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等的地质灾害;软岩坡面在物理风化作用形成风化剥落,产生的崩塌、滑坡的地质灾害。

关键词:交通工程;环境地质问题;对策;地质灾害

中图分类号: U49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在铁路、公路等一系列的交通工程的建设速度在不断的加快,于是不可避免的就对地质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如工程建设开挖路垫、填筑路堤,都直接破坏了原生植被、水土的流失、引发地质灾害等等的环境地质问题,特别是在山区修建公路、铁路,必然是要改变山区原有的自然环境以及生态环境,它与平原地区工程建设要更为重要。因此,保护和恢复公路、铁路边坡、沿线路测的生态环境当然要势在必行。国家都已经十分的重视公路、铁路建设中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由此可见,公路、铁路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已成为当前公路、铁路交通工程建设的研发热点和施工重点。在工程建设之初一般都会引发水土流失,严重的将会引发地质灾害,比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的环境地质问题,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要预防和防治这些问题的发生必须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并在建设之初预见到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出的环境地质问题,在工程设计施工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

1.交通工程建设特点及其可能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

在交通工程建设过程当中会大量的占用土地、开挖山体等,从而对地质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植被的破坏、局部地貌的破坏、对土壤的侵蚀、自然资源影响、景观影响和生态敏感区影响等。特别是山区,它的地形险峻,沟与沟之间相互纵横,所以要修建公路、铁路必然要“高天深挖、逢沟架桥、遇山钻洞”,工程就会破坏山区原有的植被和地形,就会引发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这些工程主要是由主体工程、路堤、隧道、桥涵、弃土场、取土场等项工程组成,下面根据各项工程的特点分析其可能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

1.1主体工程

铁路、公路的主体工程会对所经区域的植被、耕田、水池、堤坝等生态环境、生产设施起到直接占压和破坏。铁路、公路等工程多是属于地表工程,短的几十千米、上百千米,长达几百千米、上千千米。在一般的情况下,工程建设需占的地表面积,不会少于线路最小长度与路宽的乘积,所以当交通工程的标准、起点、沿途必经站点和终点在确定之后,它的工程的最小占地面积就已经确定了,只要工程实施了,就必然会对地表环境造成侵占和破坏,这是由工程特点所决定的。交通工程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交叉工程多,对其他相关设施的影响也是很大的。铁路、公路等线型工程对所经地区地面植被、耕地及水利水保工程的破坏或占压是长期的,除施工便道、生活区和构件加工厂等临时工程外,路面、站点等永久性工程在竣工后都会无法恢复到原有的地貌。

1.2路堤工程

路堤是用土、石在原地面填筑而成的路基,它的高度一般是小于20m的,两侧的坡面为台阶形(>8m时)或单面坡,坡率一般会在(1:1.75)~(1:1)也就是29.7度~45度,根据土壤抗侵蚀研究的成果,坡率在20度~40度的斜坡时最容易发生土壤的侵蚀,且土壤侵蚀的形式随坡率增大也会逐步由沟蚀、崩岗、滑坡崩塌方向发展。可见路堤边是最易遭受雨水侵蚀造成水土流失、引发地质灾害等环境地质问题的。

1.3桥涵及隧道工程

这两项的工程对地面植被和地形改变比较小,它们可能会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是来源于开挖产生的弃方。

1.4取土场

当填料不足或者挖方的土不适合做填料时就需要在适当的地方取土来做路堤填方的填料,取土场就会破坏掉原有的植被,的边坡,这样必然会造成水土的流失,边坡就会很容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1.5弃土场

交通工程建设所生产的废渣主要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开挖路堑,路基,二是开挖隧道。开挖路堑、隧道等工程,废弃物难以就地倾倒,废石弃渣一般会集中堆放在某些地点内,这样做会很容易引起施工单位的环境保护意识。但在半挖半填阶段,施工活动是很难控制的,沿路随便乱弃废石废渣的现象非常的普遍,这是在交通建设中造成的最常见的环境问题。当挖方数量在大于填方数量或因土质原因挖方不能用作填料时,这些挖方就必须要弃掉,弃土场一般都会位于低洼或沟谷中,弃方就会自然堆弃,未经碾压,其形成的坡度就是土体的自然休止角,且在一般未经处理时,这样的斜坡本就已处于临界状态,在雨水的作用下就会容易榻滑造成大规模的水土流失,在暴雨时有还可能形成泥石流。

1.6施工便道和其他辅助工程

施工便道和其他辅助工程,如在生活服务区、车站等地方,也是很容易引发出环境地质问题。特别是建设期的施工便道,由于运料车大多都是重型卡车,车辆运行时不仅会对地面破坏的很严重,还会产生出大量的粉尘和烟雾,直接造成了晨雾污染和噪音污染。

2预防环境地质问题的措施

2.1工程措施

在设计与施工当中中只要做到以下四点就可以有效的防治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环境地质问题,第一,是合法的坡率和采取合理的支挡结构,确保人工边坡不发生滑坡,崩塌;第二,是采用恢复植被的方法封闭坡面,避免雨水侵蚀坡面而造成水土流失及因为物理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剥落;第三,尽量要做到填挖平衡,减少弃土及取土的频率;第四,做好排水系统,减小雨水的侵蚀能力。

2.2生态恢复措施

因为公路、铁路的工程形式的不同,生态环境恢复要分为:填方路基边坡、挖方路基边坡、边坡两侧等。

(1)人工种植:人工种植的特点是工程造价低、见效快并且便于操作等。结合交通工程形式人工种植的方法可分为:填方路基边坡两侧采用人工种植乔木,一般是要选用落叶乔木连续性种植,形成与路域为侧的分离;填方路基边坡选用耐干旱、瘠薄等抗性较强的草灌木结合,减少雨水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

(2)自然恢复:交通工程建设完成后,通过自然的方式恢复植被。自然恢复的弊端的弊端是所用的时间较长,一般在10~20年左右,自然覆盖达不到防护的作用,而且效果比较差。

2.3生态恢复和工程措施相结合

工程措施因交通工程形式的不同而不同,上边坡一般是采用浆砌片石来进行防护,下边坡是采用拱形骨架或菱形块的形式,来减少雨水的冲刷。人工种植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也就是在拱形骨架或菱形块的基础上栽植草灌木,这种方法缺点为:工程投入大,但防护的效果明显,能在短期内达到环保的作用。

3结论

交通工程建设造成的环境破坏,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危害,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防治环境破坏、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要根据其工程建设的要求和特点,针对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危害,科学编制环境地质问题防治方案,并将方案确定的防治经费纳入主体工程概算。环境地质问题防治施工应当与主体工程的施工有机结合。依法搞好环境地质问题防治效益。只要把以上各环节的工作做好,就可以将因工程建设造成新的环境地质问题危害减小到最低水平,以保护和改善工程建设区生态环境,保证铁路、公路的安全运行。

上一篇:探析10kV自动化变电站二次设计问题 下一篇:三维管道设计软件中平面布置图的开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