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幼儿安全体系的主体构建

时间:2022-03-22 07:41:57

试论幼儿安全体系的主体构建

摘 要 近年来,频发的幼儿安全事故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幼儿安全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从主体构建的角度来看,这个体系至少包含家庭、学校、幼儿和社会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 幼儿安全体系 家庭 学校 幼儿 社会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这说明维护幼儿的安全和健康是幼儿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幼儿教育和管理的根本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一切的工作都将归零。

众所周知,幼儿阶段是人的一生中最为脆弱的时期,其身体机能各方面发育尚不完全,思维水平较低,安全意识差、好奇性强而自护能力弱,缺乏经验乃至不具备基本的防范意识,因而更容易受到伤害。他们就像一抹刚刚发芽的小苗,理应需要受到更多的呵护。近年来,一系列让人触目惊心的幼儿伤害事件、安全事故频频见诸媒体,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事件也屡见不鲜,磕磕绊绊、伤筋动骨似乎已成为幼儿成长中的必然伴生物,这些都必须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尽管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幼儿伤害事件总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如果我们整个社会能够合力打造幼儿安全的防护体系,那么,我们依然可以将幼儿的安全风险尽可能地降到最低。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幼儿教师,笔者对此问题相当关注,下面就幼儿安全体系的主体构建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般来说,幼儿安全包括主要包括身体安全和心理安全两个大的方面,具体可以细化为饮食安全、交通安全、活动安全和情感安全等,关于这些方面的具体内容,鉴于研究成果颇多,本文不拟详细论述。笔者以为,从主体性角度考察这些内容的实施主体将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安全的最终保障都有赖于一个突显主体的安全体系的构建,它不但有助于全方位确保幼儿的健康成长,体现“人化”教育的本质特征,也将对以往教育评价体系的单一的、静态的评价弊端有所矫正。幼儿安全体系的主体构建包括四个方面:

1 家庭

家庭是幼儿活动最为主要的场域。可以说,幼儿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父母作为幼儿的监护人,尤其应该尽到责任。“舐犊情深”毫无疑问是人之常情,天下少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但是,“爱”并不等于“会爱”,情感问题如此,安全问题也是如此。有抽样调查表明,在我国,有超过40%的幼儿家庭主要教养者不能经常关注和了解有关幼儿家庭自救的知识;45.9%的家长不能经常对孩子进行自救教育;14.04%的家长要在安全问题发生后才对孩子进行教育,而当出现一些常见的安全问题 “异物入鼻”、“玩塑料袋”等,家长的不当处理率也在40%以上。特别是一些较为年轻的父母,安全意识往往更加欠缺,安全知识也比较贫乏,对于一些诸如用水、用电等可能危及幼儿安全的事情更加麻痹大意,遇到问题则往往显得手足无措。而有些家长则在安全保障上直接存在盲区,根本无视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对其进行野蛮的“训练”,这样安全就更难保障。前段时间,网上一段“狼爸”训练两岁儿子的视频曝光,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和讨论。视频中一位父亲抓着两岁儿子稚嫩的胳膊上下翻飞,犹如自己的一个玩具,看得许多人胆战心惊,谴责之声充斥网络。可能那位父亲不知道,那样危险的动作极有可能造成幼儿胳膊脱臼,乃至给其有幼小的心灵留下创伤。所有这些都应该引起家长的充分重视,年轻的家长可以向长辈、朋友等其他有育儿经验的人多交流取经,同时也可以通过购买幼儿安全的文字影像资料强化自身的安全意识和素养,切实用爱心、细心和热心为幼儿安全构筑第一道坚实的屏障。

2 学校

这里所讲的学校即幼儿园,幼儿园是幼儿活动的另一个主要场域。幼儿从入园起,就意味着一种全新的社会化形式的开始。在这里,幼儿将从德、智、体、美等方面接受初始的启蒙,是他们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一步走得好,对幼儿将来的发展大有裨益。但从根本上来说,幼儿园首要的工作前提依然是保障幼儿的安全,这点才是最重要的,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在这个场域中,由于家长的疏离,保障幼儿安全的主体当然转移到了幼儿教师身上。作为幼儿教师,在园内的工作实质上履行着幼儿“准监护”的职能。因此,幼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将方方面面的可能性都要想到,集思广益,尽力排除各种安全隐患,落实责任到人的原则,竭力避免幼儿的磕伤、碰伤、摔伤以及相互之间的无意伤害的发生。与此同时,相关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加大对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和道德修养的培训力度,提高准入门槛,确保将高素质的人员充实到幼教队伍中来,杜绝像浙江幼儿女教师虐童等类似事件的发生。

3 幼儿

幼儿是幼儿安全体系构建的另一个主体。对于这个主体而言,主要是通过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加强自身的自护意识。研究表明,幼儿尽管年纪小,但与生俱来的一些原始的安全意识还是存在的,如果能加上正确的引导,势必形成一种良好的安全习惯和自我保护能力。譬如,幼儿在园内进行户外运动时,指导老师先可以幼儿共同分析易于出现的危险情况,讨论怎样才能避免危险。然后老师可以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自护知识,如摔倒前用手撑一下地,从高处往下跳到地上时,有个下蹲的动作做缓冲等等,都可以避免伤害或将伤害降到最低。因此,教给幼儿自我保护的技能和方法,也就是适度的放手,家长和老师不可能时时处处陪伴在孩子的身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样,当他们必须独自面对一些特别情况时,才能做出机敏的反应,进而避免受到伤害。

4 社会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在幼儿安全体系的构建中,社会构成了最广泛意义上的一个主体。每个人都曾是幼儿,也都是人之子女。将心比心,将己及人理应成为社会应该大力弘扬的共同美德。古语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社会每个人都应以爱心善举呵护幼儿的健康成长,给他们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存空间。具体地,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都应从自身做起,规范自身行为,从吃、穿、住、用、行等方面全力确保幼儿的安全,同时加大监督、检查和道德谴责的力度,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良好的爱幼风尚,拒绝冷漠,尊崇道德。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像“毒奶粉”和“小悦悦”等类似事件的发生。

当然,这个体系的建立还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明确和理顺不同主体的权责、义务关系,更需要加大投入,加强宣传,重建社会的道德理想,只有这样,四位一体的幼儿安全体系才有可能建立起来。总之, 没有幼儿的安全,就没有人类希望,让我们满怀关爱之情,共同构筑幼儿安全的铜墙铁壁吧!

参考文献

[1] 储朝晖.中国幼儿教育忧思与行动.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史秋琴,杨雄.儿童安全与社会责任.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

上一篇:我国流动儿童主要心理问题及干预策略 下一篇: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数学学习现状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