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长壁综采工作面长距离无缝快速对接技术的应用

时间:2022-03-22 06:22:25

走向长壁综采工作面长距离无缝快速对接技术的应用

[摘 要]通过对走向长壁综采工作面对接技术的研究和在淮南矿业集团潘三矿的实践,总结出了切实可行的综采工作面长距离无缝快速对接技术。应用此技术可大幅缩短工作面对接所需时间,使工作面尽快恢复生产,同时大大提高了综采工作面煤炭资源的回收率,促进矿井高产、高效建设。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 切眼 长距离 无缝 快速 对接

中图分类号:TD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3-0342-01

引言

由于受井田设计或地质条件的限制,部分工作面的布置不是标准的矩形,而是采用“刀把式”布置。为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刀把式”工作面通常要提前在新切眼内安装好设备,待工作面推至新切眼后,原工作面内的设备与新切眼内的设备进行对接。而综采工作面对接的难点在于液压支架的对接,其技术关键是对接后两组支架的间距不能过大,更不能出现工作面支架走到对接切眼支架的后面,那就意味着对接失败。两组支架无论是距离过大还是相互重叠,都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通过调整支架来完成对接,费时费力。另外工作面对接切眼越长,布置的支架及设备就越多,挪运输机机尾及溜槽合茬时,工作量和难度就越大,工期越长。因此,如何实现综采工作面长距离、无缝、快速对接,就成为一项研究课题。

淮南矿业集团潘三煤矿1622(3)工作面通过制定科学的对接方案和精确的现场控制,成功实现了综采工作面长距离、无缝、快速对接,具体内容如下:

1 工作面概况

1622(3)工作面北部受Fd2 H=16m 正断层影响,工作面处于断层的上盘,断层落差较大,为躲避断层、提高煤炭质量,轨顺掘进至断层面后,对巷道进行了改造,将工作面布置成“刀把式”。工作面外切眼走向长度120m,内切眼走向长度120m;工作面平均采高3.9m,煤层倾角7°。

该面共安装131架中间支架(型号为ZZ13000-24/50),6架端头支架(型号为ZZG13000-21/42),运输机为SGZ1000/1400型,采煤机为MG750/1800-WD型,运顺转载机为SZZ1000/400型、皮带机为DSJ1200/2×315型。

1622(3)工作面于2013年1月22日开始回采,3月16日工作面内切眼推至284m时与外切眼对接,经过2个圆班,工作面68架待接支架、68节链板机溜槽全部对接结束,面长由120m变长为240m,创集团公司同类型设备对接最快速度。工作面布置如(图1)所示。

2 内、外切眼支架安装数量及对接架位置

内切眼安装支架69架,从1#~69#;外切眼安装68架,从70#~137#;轨顺风巷内的待接支架有2架,分别为内切眼的69#和外切眼的70#。

3 工作面对接前的准备工作

3.1 支架提前安装

工作面新切眼内提前安装好68架(70#~137#)液压支架待接。

3.2 外切眼扩刷

1)为最大限度的减小矿山压力对外切眼断面的影响,提前10天对工作面外切眼进行扩刷。

2)扩刷规格:宽度(支架底座距煤帮4m)、高度(支架顶梁距底板3m)。

3) 出货方式:在外切眼及轨顺内各铺2部40Z链板机,形成出货系统。卧底、刷面期间出的煤全部运至轨顺支架组装硐室(长×宽×高=80×5.2×6m)内进行回填,平均回填高度约2.0m,巧妙的将轨顺支架组装硐室的高度由6m降至4m,为后期工作面轨顺风巷顶板安全管理奠定基础。

3.3 新切眼内轨道布置

1)在新切眼内布置两股轨道,每股120m。

2)支架侧轨道用于打运新溜槽,待溜槽打运到位后直接将溜槽起吊铺在轨道上,直至68节新溜槽全部铺齐合茬、链条穿齐。如此可大大减小挪移、安装每块溜槽的时间,同时在后期使用绞车拉移外切眼内新溜槽与内切眼溜槽合茬时,可以大大降低摩擦阻力系数,缩短链板机合茬时间。

3)煤壁侧轨道用于工作面支架对接结束后,拆除机尾传动部和6节过渡槽,并将其装车打运至外切眼机尾位置后与新溜槽合茬。

4)双股道的巧妙布置使得新链板机的铺设能够提前进行,待链板机机尾打运到位就能完成链板机对接工作,避免因先打运、安装机尾再铺溜槽而影响整个对接工期。

3.4 支架、链板机的精确控制

根据轨顺对接点巷道宽度及对接架70#在巷道的位置(70#下侧护板距巷道中线800mm),提前20m调整工作面机头超前机尾的超前量,使工作面运输机和支架提前窜至对接所需的位置,然后工作面往前平推,并始终保证内切眼第69架上侧护板与巷道中线距离保持在700~800mm左右,直至工作面里外切眼支架成功对接。通过巷道中线精确控制支架在风巷的位置,可确保2组待接支架对接后,支架之间的间隙小于100mm,打开70#支架的下侧护板,工作面即顺利完成无缝对接。避免对接后因支架间隙过大,需要将外切眼的支架全部下放,大大缩短了工作面支架的对接时间。

4 工作面对接步骤、方法

1)通过精确控制工作面超前量,使得内外切眼支架实现无缝对接,然后拆除链板机机尾传动部和6节过渡槽,并打运至外切眼机尾位置。

2)将外切眼提前铺好的68节溜槽通过18.5KW回柱绞车,在支架侧轨道上以滑动摩擦的方式分段往下拉,直至与内切眼溜槽全部合茬。

3)安装链板机机尾传动部和6节过渡槽,合链条、上刮板。

4)重新布置煤机电缆、水管,电缆夹装齐,同时布置好链板机机尾电机的电缆,接好电缆、送电、试运转。

5)去除链板机多余的链条,刮板补齐,经检查确认无误后,再次送电试运转。

6)将支架推移块与链板机溜槽全部连接好。

7)联合试运转,直至所有设备正常为止,此时工作面对接工作全部结束。

5 结论

淮南矿业集团潘三矿1622(3)综采工作面支架、链板机长距离无缝快速对接技术的成功应用,得益于科学的技术方案和精确的现场管理,使得工作面仅用两天时间就一次性对接成功。大大提高了煤炭资源的采出率,缓和了矿井生产紧张的局面,保证了工作面生产的连续性,为受地质构造带影响,布置成“刀把式”工作面的快速对接积累了宝贵经验,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上一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医学基础化学教学模式 下一篇:基于“大工程”理念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