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现状的调查研究

时间:2022-03-22 12:42:45

泉州市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现状的调查研究

摘要:调查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的状况,了解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家庭环境特征有无差异。方法采用Moss的《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对280名接收流动儿童的泉州市公立小学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关键词:流动儿童;家庭环境

【中国分类号】D431.7

一、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农村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这种流动已成为一种潮流,其流动规模之大、历时之长、影响之广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兴趣。

根据相关法律和有关研究(佘凌,罗国芬,2003;范先佐,2005),我们定义流动儿童为6至14岁(或是7至15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工子女。这些流动儿童生活、学习在城市,但却不能与城市儿童享有同等的权利,而且他们的家庭环境较复杂,而家庭环境对于子女心理健康、人格和学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不少学者对流动儿童家庭环境进行调查研究。

流动儿童与一般儿童的家庭环境是否存在差异?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在人口统计学的变量上存在哪些差异?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本地区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的研究提供一些实证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原则,随机抽取接收流动儿童的泉州市公立小学4~6年级的学生,每个年级抽出一个班级做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280份,但收回有效问卷265份,有效率为94.6%。

(二)研究工具

采用由邹定辉等修订的《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问卷调查,该问卷是“Moss等于1981年编制。

三、研究结果

流动儿童家庭环境各维度与中国常模之间的差异比较

通过单样本T检验考察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特征与中国常模之间的差异,其结果见表3-1:

3-1 流动儿童与中国常模家庭环境各特征上的差异检验

流动儿童中国常模T检验

平均数 标准差均数+标准差 t值 sig

亲密度 5.7753 1.49397.7+1.9 -17.189.000

情感表达 4.5337 1.72765.8+1.7 -9779.000

矛盾性 3.4663 1.32832.2+1.9 12.719 .000

独立性 5.3258 1.84285.8+1.4 -3.433 .001

成功性 4.5616 2.13376.8+1.7 -13.995 .000

知识性 4.4719 1.4348 5.6+2.1 -10.490 .000

娱乐性 3.3652 1.7487 4.9+2.0 -11.710.000

道德宗教观 6.3090 1.71075.3 +1.4 7.869 .000

组织性 6.0225 2.1758 6.7+1.8 -4.155 .000

控制性 4.5506 1.6909 3.6+1.8 7.500 .000

四、讨论

(一)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特征与中国常模之间的比较分析

流动儿童家庭环境各特征与中国常模之间均达到了极其显著差异。由于所处地位、舆论上的差别,一般家庭成员比流动家庭成员能够表现出更多的亲密度与情感的表达,在社会中更多的表现出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组织性、娱乐性。

最后在得分上体现为:中国常模在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组织性、娱乐性特征上的得分均高于流动儿童,在矛盾性、道德宗教观、控制性上的得分低于流动儿童。

五、教育建议

第一、有关部门应该对接受流动儿童的学校给予某种指导与帮助,以期能够为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更好地学习与发展提供某种政策支持。

第二、流动家庭中,父母应该多抽出时间来关注孩子,常与孩子多沟通,多听听孩子心灵的渴望,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第三、学校应多开展有利流动儿童健康发展的活动,举办各种业余兴趣小组.

第四、鼓励社区人员关爱流动儿童,减少对他们的歧视,并组织开展活动帮助流动儿童融入群体。

参考文献

[1] 韩云霞, 韩丽华. 关于家庭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J]. 新长征 , 2005(07)

[2] 吴晓颖. 家庭环境影响学生创造力和学习成绩的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

上一篇: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究 下一篇:浅谈高校专业设置预警及响应机制的建立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