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保险中暂保承诺制度的法律思考

时间:2022-03-21 10:10:43

人身保险中暂保承诺制度的法律思考

一、人身保险中暂保承诺问题的分歧

投保人填单并交纳了首期保费之后,保险人承诺之前,如果发生保险事故,保险人是否应承担保险责任?对于这个问题,存在着激烈的争论。

传统的观点认为保险人是否承担责任,关键看保险合同是否成立。保险人核保以后,保险人同意承保的时间就是保险合同成立的时间,事故发生在保险合同成立之前,保险人当然不承担保险责任。

有人认为只要投保人交纳了首期保险费,不管保险人承诺与否,保险人就要为投保人提供保险保障。在实务中,投保人交纳首期保险费之后,保险公司往往要出具一份保险费收据。持此观点的人认为,这份保险费收据就是保险合同成立的凭证,保险人应该对投保人的损失负责。

也有人认为在投保人提出投保申请到投保人正式承保之前的一段时间内,不待保险人承诺,就由保险人提供有限制的保险保障――即暂保承诺。在保险业激烈的竞争中,保险人为争取顾客的信赖,增强自己的竞争力,首先承认暂保承诺,继而有些国家由保险立法或判例予以规定。

二、暂保承诺相关的保险立法与实践

在投保人缴纳首期保险费至保险人承诺之前这段期间之内,保险人是否要为投保人提供保险保障,还要看各国的保险立法与实践,对此各国做法不同。

我国台湾的《保险法实施细则》第27条规定:“签发保险单或暂保险单,须与交付保险费同时为之。要保人在保险人签发保险单或暂保险单前,先交付保险费而发生应予赔偿或给付之保险事故时,保险人应负保险责任。”另外,我国台湾的《人寿保险单一般条款标准条文》第2条1项规定:“本公司对本保险单应负的责任,自本公司同意承保签发保险单而要保人交付第一次保险费开始,但要保人在本公司签发保险单前先付保险费的而发生应予赔偿或给付之保险事故时,本公司仍负保险责任”。

《韩国商法》第638条之2规定:保险人接到要保书和保费后30日内,应发送承诺与否的通知;否则,推定同意。并且,在承诺前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一般应承担责任。不过,保险人对承诺考虑期间发生的保险事故承担责任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一是被保险人必须具有可保性。不具备可保性,为保险公司拒绝赔付的最重要的理由。二是承诺考虑期间的起算。根据《韩国商法》第638条之3规定:人寿保险的承诺起算时间应为被保险人接受体检之后。

在美国实务上,对于收受保险费出具暂保收据时约定:意外死亡保险部分,于保险费交付之时即应发生效力;自然死亡部分至被保险人接受体检后,经判定认为可承保之危险,始溯及保险费交付之时发生效力。也就是说,在人寿保险合同成立的问题上,美国寿险业者将意外死亡与自然死亡分开处理,使意外死亡部分于投保人交付第一期保险费时即行生效。

三、对暂保承诺问题的理论分析

对于投保人预付保险费后至保险合同成立时,保险人是否给予投保人以保险保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保险合同未成立并不能成为保险公司不予负责的理由。我国《保险法》第13条第1款规定: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并就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保险合同成立。按此规定,保险人未同意承保,合同不成立,保险人不需承担责任。但如果保险人未予承诺是由于保险人的责任导致的(如:员工工作效率低下、核保程序过于复杂等延滞出单时间),而投保人具备投保的一切条件,那么保险人一概以合同尚未成立为由拒赔,显然不合理,侵害了保险消费者的利益。

2.保险费收据不能作为保险合同成立的标志。在投保人看来,只要交了保险费,保险合同就成立了,交费收据即为合同成立的依据。一般来讲,人的行为可能完全被视为保险人的行为,当人保险公司收取保费的时候,确定了这种信任关系,使得投保人有理由相信自己已经得到了保险承诺并获得保障。但不能忽略的是合同的订立需要经过核保,如果投保人不满足保险合同要求的条件,合同不会成立。比如投保人为自己投保重大疾病险,经体检发现投保人已身患癌症,则保险合同当然不会成立,更谈不上责任承担。

3.保险人应该为投保人一方提供临时保险保障。在兼顾缔约双方利益的前提下,保险人可以给予投保人临时的保险保障,表现为暂保承诺。暂保承诺应当在保险技术原理及投保人的信赖利益之间作一权衡,并采取合理措施予以落实。但需要注意暂保承诺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即投保人是否具有保险适合性。保险适合性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道德上的保险适合性。道德上的保险适合性是指投保人是否属善意投保人,是否符合最大善意原则。其标准为投保申请书的真实性,如果要保申请书的填写真实,无虚假成分,则符合道德上的保险适合性。(2)身体上的保险适合性。检验投保人身体上是否具有保险适合性的方式为体检,如果体检结果符合保险人进行核保的业务标准,则投保人具有保险适合性,否则就不具有保险适合性。

4.暂保承诺应区分意外死亡与自然死亡、有体检和免体检的人寿保险。意外死亡保险部分,自保险费交付之时即应发生效力;自然死亡部分至被保险人接受体检后,满足承保条件,始溯及保险费交付之时发生效力。原因在于人身保险中关于意外死亡部分在通常情况下与被保险人身体健康状况无关,不存在道德上的风险,对保险人或投保人均公平合理,而自然死亡部分则不然。免体检的寿险与意外死亡部分同样于投保人提交投保申请书和交付第一期保险费时立即生效。

我国《保险法》并未涉及关于暂保承诺的相关规定。基于前文所述,要求保险人对“承诺前事故”提供保障有其合理性。由于保险人事先预收第一期保险费,规定暂保承诺,可以防止保险人延滞出单时间,有利于保险消费者利益的维护。鉴于保险业发达国家的相关规定,笔者认为,我国《保险法》应该规定在投保人缴纳首期保险费至保险人承诺之前这段期间之内,保险人要为投保人提供保险保障;并且应该区分意外死亡和自然死亡、有体检和免体检的人寿保险,免体检的寿险与意外死亡部分自投保人提交投保申请书和交付首期保费时即生效,有体检要求的寿险和自然死亡部分则看投保人一方是否具有保险适合性。为了便于实践中的操作,可以由保险人出具一份暂保承诺单证,证明双方保险关系的存在,减少赔付纠纷,保障当事人双方的利益均衡。

(收稿日期:2006-09-04)

上一篇: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澳大利亚个人理财业的发展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