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国债――理财的新选择

时间:2022-03-21 06:08:11

储蓄国债――理财的新选择

综观成熟债券市场国家的国债市场,在可供个人投资的金融产品十分丰富的今天仍保留面向个人发行的不流通的储蓄国债,表明这一品种仍适应了个人的多样化理财需求。

1994年财政部面向个人发行了凭证式国债(早期的储蓄国债)以来,凭证式国债发行一直表现出很好的发展势头,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超发风险、包销风险、提前挤兑、不便于监控、品种设计上较为单一等。中国凭证式国债发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发行人有必要改变现行的做法,储蓄国债呼之欲出。对于广大个人投资者而言,储蓄国债品种的发行将进一步丰富个人理财工具。

综观成熟债券市场国家的国债市场,在可供个人投资的金融产品十分丰富的今天仍保留面向个人发行的不流通的储蓄国债,表明这一品种仍适应了个人的多样化理财需求。

以储蓄为目的个人投资者有两大偏好:一是流动性偏好,二是安全性偏好。储蓄国债具有不可在二级市场上市交易的特点正是被中小投资者看成是政府债券的优点。因为,只要不上市交易,就不存在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在二级市场受到资本损失问题,即储蓄国债不存在利率风险。对个人而言,拟推出的储蓄国债作为一种理财产品有其鲜明的特色:

品种设计上更加丰富,便于投资人选择。初期拟推出的储蓄国债品种除了保留现有的3年、5年期凭证式国债品种外,还将有变动期限品种、浮动利率品种,甚至是指数化国债品种等(见表1),这些品种考虑到现时及未来3~5年的需要。未来随财政筹资需要及市场变化将推出新的品种,如超长期储蓄国债、特殊性质和用途的国债等。

期限选择上更加丰富。初期推出储蓄国债品种期限为2年、3年、5年、7年、10年,最短不能短于2年,最长为15年,并逐渐过渡到国际通行的做法,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财期限需要选择相应的投资品种。

利率设计更加迎合投资者需求特点。就利率设计上的特点而言,有两种选择,即不变利率和可变利率。可变利率又分为几种情况:一是累进利率,即第一年的利率较低,以后逐年提高;二是浮动利率,即利率每年参照一定的基准浮动。在利率的确定上更加市场化。为便于储蓄国债定价,在记账式国债的发行方式上要有目的发行一些与储蓄国债对应的券种。对于浮动利率储蓄国债品种,其利率的确定尽量以市场化利率为基准,在发行品种中有重点的推出一些与市场利率相关的储蓄品种,如一年期记账式国债品种等。

有利于投资者变现,流动性较强。储蓄国债的变现性主要指获取本金的难易程度及有无损失等。变现性是储蓄国债流动性与安全性的直接体现,也是吸引投资者长期持有的原因之一。其变现方式主要有:提前兑付、债权转让、质押贷款、提前兑付和终止投资等。投资者购买储蓄国债可以申请提前变现,申请提前兑付要进行利息扣除。利息扣除既可以按分档利率计算,分档利率由发行人确定;也可以比照国际做法,以简单明了的原则相应扣除一个固定月数,如三个月等。

发行频率上更有利于投资者购买。拟发行的储蓄国债设计了不同于凭证式国债的每年少量期次发行的方式,主要采取按月滚动方式发行,储蓄国债在年内大部分月份安排发行,发行期为发行当月的1日至20日,起息日期为发行当月的10日。但要考虑预算和资金需求,年末要留有足够的调整期。投资者在每个月都可以去认购储蓄国债,但有一定的购买限额的规定。例如购买限额可以继续沿用凭证式国债的规定,即:购买起点为1000元,购买金额为1000元的整数倍,单笔购买金额最高不得超过100万元。

在具体的销售形式或购买方式上更加灵活。根据我国目前储蓄国债投资者的购买习惯,其销售方式近阶段仍以商业银行柜台销售为主,代销机构采用现行的商业银行柜台交易系统模式销售储蓄国债,但需对现有的商业银行债券柜台交易系统进行改造与完善。在未来可以考虑采取网上销售、自助银行、电话购买以及薪金投资计划等。

尽管目前广大投资者可以选择的理财品种越来越多,如货币市场基金、记账式国债、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这些产品各有不同的特点,以2006年初笔者统计为例,这些产品的最高收益率水平见图1。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和统计:在居民的金融资产中,储蓄类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储蓄存款和国债)仍然是最主要的金融资产,比例大约为75%左右。这表明,未来储蓄国债在中国仍有较强的需求基础。

(作者单位: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

上一篇:擒贼擒王――捕捉龙头股 下一篇:投机气氛笼罩Web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