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时间:2022-03-21 04:16:07

微博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摘 要: 本研究通过建立微博群开展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分析微博教学的作用,表明微博教学可以增加师生课外互动,扩展学习领域,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然而,在实际教与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设计问题和学生的写作薄弱点。作者根据教学状况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布置趣味性任务,提醒学生识别微博语言正误;鼓励学生运用课堂所学词汇进行写作,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充分给予学生微博发言时间,激发学习动机。

关键词: 微博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作用 建议

一、引言

2003年以来,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走过了不同寻常的十年发展历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评估、教学手段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切实得到了提高,但仍需加强改革。[1]P1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中较为棘手的环节,写作教学引起了国内学界的关注。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清晰流畅地表达思想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修订版)》对于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出了三个层次的要求,逐渐上升到专业化、学术化的层面。同时还明确指出各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体现英语教学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随着我国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因特网的普及,中外书面交流日益频繁,因此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迫在眉睫。

二、微博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秦朝霞在分析国内大学英语写作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时,重点调查了2000年至2007年间国内八家外语类核心期刊刊载的大学英语写作研究论文,研究发现:(1)大学英语写作研究整体呈上扬趋势;(2)内容涉及写作教学、写作结果、写作语境、读者反馈、写作过程、评估、评分与测试、研究回顾七大主题;(3)研究主题以写作教学、写作结果与写作语境因素为主,并逐渐向多元化发展。[2]P196-199尽管当前写作研究方法呈现多元发展趋势,即研究者越来越关注借助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手段以达到辅助或改进写作教学之目的,但是利用微博进行大学英语写作的教学研究处于起步阶段。

微博,近年来作为网络互动平台的新生力量,吸引了大量用户,它是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以其交互性、便捷性等特点吸引了众多粉丝,其在英语学习与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由于Twitter、微博近几年开始为大众熟知并使用,国内外越来越多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开始分析微博中的语言现象并探讨其教育应用价值,尤其是在ESL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例如,Aline M.Marques和Rafael Krejci等人通力对博客和微博中的话语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3]P1Lara Lomicka和Gillian Lord[4]P48探讨了Twitter在法语课堂的作用等。但是相关研究数量较少,实证研究更加稀少。同样,我国关于微博应用于英语教学的研究集中于近三年,探讨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微博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优势、效应分析、第二课堂表现模式等,微博应用于ESL教学的实证研究同样门可罗雀。周云提出一种基于微博英语班级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可有效增进师生交流,调动学生积极情感因素,提升学生交际能力。[5]P79因此,为了充分挖掘微博的教育价值,本研究利用微博开展大学英语写作教学,通过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英语学习微博群,为学生创设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实际需求的情境,从而形成一个课内外学习有机联动、语言知识学习与语言技能运用紧密结合的师生、生生多元互动平台;同时就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展开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试图为今后的微博英语写作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三、研究设计及结果分析

笔者在江苏省某医学类本科院校尝试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微博互动结合展开英语教学。以新浪微博为平台,建立私密的英语写作微群,群主是教师,对该群进行日常管理的同时,还课外学习的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互相评论,并且及时给予反馈。群里的一切发言都是英文,成功地营造了全英的互动环境。经过一学期的尝试,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有了明显提高,写作水平也相应得到了提高。这证明了微博在第二课堂写作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一)文字篇幅短小,提高写作积极性。

一直以来,英语写作教学对于教师而言,是个棘手的环节,因为大学英语教学课时较少,分给写作的时间就更少。这种费时耗力、短时期内训练却收效甚微的技能同样也令学生头疼。长此以往,师生双方对写作都望而生畏,因而学生写作能力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现象。而微博短小精悍的特点使得师生免受长篇大论的困扰,缓解了学生对写作任务的畏惧心理,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批阅负担。在微博教学期间,群内成员发言达到658条,私信45条,发言普及率达到100%。学生参与度非常高,发言热情也很高涨,写作积极性明显提高。

(二)即时抒发思想,免受时空限制。

传统的写作教学流程是教师布置写作任务,学生课后完成,教师批阅并给予反馈,学生阅读反馈。这种教学过程可能存在的缺陷是教师的反馈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不够及时,且师生缺乏相应的交流。微博的应用可以缩短师生的距离,学生可随时随地思想或写作任务,教师也可及时批阅、给予评价反馈,学生还可根据教师的反馈与教师进一步交流。最重要的是,微博群中的帖子是群内成员可见的,因此学生不仅可以看到教师给自己的反馈,而且可以看到教师对其他学生的反馈,从中可以学习别人习作中的精华,同时也可避免犯类似的语言错误等(见图一、二)。

(图一)

(图二)

(三)轻松互动平台,促进师生感情。

师生之间不仅有正式的教育关系,还有因情感的交往和交流而形成的心理关系。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偶尔参与为辅,课后师生的交流几乎为零。微博——这种新型沟通方式更为时尚,其轻松的氛围使师生沟通更放松,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因素,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得传统的师生关系华丽转身。而且通过课外访谈,大多数学生表示喜欢通过这种方式与老师交流。

四、微博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然而,在微博课外教学尝试中也暴露出学生写作薄弱点及试验设计方面的问题。

(一)发言内容形式单一。

学生倾向将网络上的名人名言、美文短句复制到微群,占发言总数25%,原因可以归结为畏惧犯错心理、写作功底薄弱、性格较为内向等,教师可通过布置段落写作任务,如描写校园一角或一个令我难忘的人,限制选择范围,从而解决学生的选择性困难。同时教师需指导学生学会辨别网络中所谓的“美文”中的语法错误及不地道的表达。例如,在学生发言中发现下列两例:A.Like the sun because it’s warm,warm heart went to unknown pain.(喜欢阳光是因为它很暖、暖到了心底、暖去了不知名的疼痛。)B. People will lie to you,for you to learn that sometimes,the one who you can always believe in is yourself.(人们常常会欺骗你,是为了让你明白,有时候,你唯一应该相信的人就是你自己。)这两个例子犯了共同的错误,就是将汉语逐字翻译,标点使用不当,不合语法规则。

(二)发言内容句式单一。

原创内容大多句式简单,复杂句、较为高级的句型较为少见,由此可见学生将平时学习的高级词汇、句型运用到实际写作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可鼓励学生尽量选取本学期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造句、段落写作、篇章写作等(见图三)。

(图三)

(三)发言时间不够充裕。

由于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加上学校有期中、期末各类考试,学生往往在课余时间投入专业课学习,将英语放在与政治同等的地位。只有教师明确说明微博发言质量与数量影响学生平时成绩,学生才会利用微博这个平台进行英语写作的锻炼。因此,教师应该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组织英语游戏、趣味学习保持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再布置适量的写作任务,及时给予修改意见,从而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为了今后更为有效地开展大学英语写作微博教学,笔者总结以下教学建议:布置趣味性任务(如故事接龙、段落写作等),提醒学生识别微博语言正误;鼓励学生运用课堂所学词汇进行写作,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充分给予学生微博发言时间,激发学习动机。以上三点教学建议若真正得到落实,学生的写作热情及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五、结语

Brown认为,在这个极度需要变革的世界中,语言教师是这些变革的人(agent for change)。[6]P442英语教师应该是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新模式的探索者和实践者。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这一变革提供了可能。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英语写作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我们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创设了优越的数字环境,使学习更容易发生,学习的手段和学习方式也更加丰富、多样。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质量才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守仁.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1):1-5.

[2]秦朝霞.国内大学英语写作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现代外语,2009(5):195-220.

[3]Marques,A.M.,et al..Structuring the discourse on social networks for learning:case studies on blogs and microblogs[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2,http:///10.1016/j.chb.2012.03.001(accessed 19/04/2013).

[4]Lomicka,L.,G.Lord.A tale of tweets:Analyzing microblogging among language learners[J].System,2012(40):48-63.

[5]周云.微博英语班级与课堂教学互动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2):79-84.

[6]Brown,H.D..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Upper Saddle River,New Jersey:Prentice Hall Regents,1994.

[7]DOWLER L The Research University’s Dilemma:Resource Sharing and Research in a Trans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J].Journal Library Administration(S0193-0826),1995,21(1/2):5-26.

上一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探索 下一篇:基于系统论对工科院校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