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中失伴的蝴蝶

时间:2022-03-21 08:09:37

风雨中失伴的蝴蝶

摘要:曾是一位美丽聪慧的少女,曾是一位怀揣爱情美梦的少女,但一生却过着“与鬼共舞”的生活。在这种压抑苦闷的生活中,“二姑姑”的人性不得不扭曲,不得不异化,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封建的婚姻制度,二是“二姑姑”自身的因素。

关键词:菉竹山房 二姑姑 人性

《菉竹山房》是吴组缃先生的一篇小说,它以二十世纪30年代的中国安徽农村为其社会背景,讲述了“二姑姑”的凄苦故事。“二姑姑”曾是一位美丽聪慧的少女,擅长绣各种姿态的美丽蝴蝶,爱上了“叔祖”学塾里的一位聪明年少的门生。而这位少年“心里对这绣蝴蝶的人起了羡慕之情”,这本应该是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事实恰恰相反,在“一个三春天气的午间,冷清的后园的太湖石洞中,祖母因看牡丹花,拿住了一对仓皇失措的系裤带的顽皮孩子”,事情传了出去,这位“绣蝴蝶的小姐一时连丫头也要加以鄙夷”。尽管“叔祖”“尽力撮合周旋”,但“究未成功”。然而,几年后这位少年应考,途中船翻身亡,“二姑姑”却了了当年的心愿,嫁入了少年的家中,守着“如一大座古墓”的三进大屋度过余生。阴暗凄苦是她的生活状态,苦闷压抑包围着她,于是“二姑姑”的人性遭到异化。究其根源是什么呢?

1 封建的婚姻制度

“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即婚姻必须要得到“父母之命”。封建婚姻的成立还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道程序,即所谓“六礼”。纳采是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女家同意议婚后,男家备彩礼前去求婚;问名是男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的年月日时;纳吉是男家根据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卜得吉兆以后,通知女家,决定缔结婚姻;纳征也叫纳币,是由男家送聘礼给女家;请期是男家择定婚期,请求女家同意;亲迎是新郎至女家迎娶。经过父母之命的婚姻才是“合法”的,自由恋爱是被禁止的。女子在结婚之前,几乎过着与外界隔绝的生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未来的夫婿全靠命运的安排。因此即使那位少年没有意外死亡,“二姑姑”也不会和活着的少年结婚的。不仅仅两人已超出了“父母之命”的礼教束缚,更为重要的是,“二姑姑”和那个少年当年一时冲动野合于后花园,更是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

封建的婚姻制度的表现形式之一便是冥婚。冥婚这种婚姻形式自周朝就有,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依据文化人类学的解释,“冥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为已经夭折的男女举行婚配并合葬的习俗。这种形式的婚配,配偶之间生前一般没有订过婚。另一种则是生者与死者成婚的现象,故又称为“阴阳婚”。在封建宗法制度与传统迷信思想制约下,凡订过婚而未正式结婚的配偶,如果男方忽然死亡,女方仍须与死者举行婚礼。正是存在着冥婚的婚姻制度,加上当时农村的封闭落后停滞,五四新文化的浪潮洗礼不到安徽那个闭塞的村庄,“二姑姑”便“麻衣红绣鞋,抱着灵牌参拜家堂祖庙,做了新娘”。

但这种婚姻是有名无实的,“二姑姑”守着那如古墓一般的三进大屋和一个女仆兰花,还有壁虎、蝙蝠、燕子三样动物外,还有什么呢?只能自欺欺人地说“每年你姑爹回家时都打扫一次”避月庐,只能三朝两日地在梦境中与亡魂对话。别说享受家庭天伦之乐,就连正常的人性虚求都受到压抑,合理的愿望得不到满足,人性不得不异化。

2 “二姑姑”自身的原因

据史料记载,古代的中国妇女属于“第二等级”的人。女子长大后,为了出嫁要做许多准备的工作。如:妇言、妇容、妇德、妇功。妇言是指辞令,妇容是指婉娩,妇德是指贞顺,妇功是指丝麻。除此之外,她们还要学习《女戒》(汉代班昭所著)、《女论语》(唐代)、《女范捷录》(清代)、《内训》(明代),这四部书侧重强调“贞烈”、“忠义”、女性的德性修养,被后人总称为“女四书”。在封建礼教文化的侵蚀下,不仅男子认为对女子的束缚是天经地义的,就连女子自己也觉得是理所当然的。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二姑姑”,当然也摆脱不了世俗。虽然在少女时代曾无视过礼教的存在,做出让世人惊骇的事情。但后来也屈服于社会,“迎了灵柩”,嫁了过去。从此,一直待在菉竹山房慢慢老去。

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二姑姑”的反抗没有进行到底。当时已经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十多年了,男女实行自由恋爱了。少年死后,“二姑姑”的父母同意她嫁过去后,“二姑姑”完全可以推辞。如果父母一再强迫,她可以学“娜拉”出走,呼吸外界的新鲜空气。然而,“二姑姑”却选择了顺从,顺从了封建礼教的束缚,而且一生都在顺从。这不得不说,“二姑姑”人性的异化,自己是其内在的凶手。

在社会风雨的摧残中,在自我的压迫下,当年那个绣蝴蝶的少女不再挣扎,过着古墓人的生活。蝴蝶在古典文学中是爱情的象征,往往是双宿双飞。在《菉竹山房》一文中,三处蝴蝶意象的描绘都没有成双,这就暗示了“二姑姑”的爱情是个悲剧。

“二姑姑”人性异化的表现又是什么呢?

表现之一:上吊殉情。在那个少年死后,“二姑姑”生活的那个精神上的安慰和希望一下子没了,万念俱灰之下,于是就在自家的桂花树下上吊自杀。上吊殉情是封建礼教下对女性束缚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传统的“贞烈”观念,传统的“从一而终”的思想驱使的结果。

表现之二:抱牌成亲。与灵牌成亲,也就意味着这一生将过着无爱的生活。“二姑姑”就这样做了新娘,或许是感激夫家认为她“尚有可风之处”,或许是她认为自己一生就应该爱少年一个人,没了他,自己就应当心如死灰。无论怎样,她面对的都是一个人性异化的人生。

表现之三:窥件。封建礼教对人性进行压抑,但人的本能欲望是扼杀不住的。“二姑姑”在当时是不可能再与其他人相恋结婚的,于是就寻找别的途径进行情爱的宣泄。她把目光盯上了新婚夫妇“我”和阿圆身上,托口信让“我”和阿圆前去看望她。这本是一种正常的亲情需要,谁知其实是一场有预谋的设计。“我”和阿圆来做客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二姑姑”把“我”和阿圆安置在了“姑爹”的书房,全院最偏僻的一间房间,这就为窥房提供了方便。然而,结局没有按照“二姑姑”所设想的那样进行,听了几句就被“我”捉个现行。在这里我们也许会为“二姑姑”的行为感到可笑,但更多的是我们为她感到可悲,替这个人性异化的人而悲哀。“二姑姑”是一个衣食无忧的人,但她所追求的不仅仅是温饱问题。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少女到年迈的妇人,一生都是一个“情饥渴者”,一个“者”,“一个年迈的女性,借听侄子的,填补自己灵魂的空虚,满足自己衰退的感官享受,这是罪过,更是悲剧。这是一个灵魂在战栗、心在滴血的女人失去了平衡后干出来的荒唐事情。封建礼教将她的灵魂扭曲,使其心理变态,思维畸形。”

窥房的方式虽然极端,让人鄙夷,但证明了她还像人那样呼吸着。“在‘存天理,灭人欲’、扼杀正常人性的环境中,中国的女性,为追求自己的生存权利和人格价值尊严所付出的代价,陷入的困境,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沉重得多。”“二姑姑”的这个悲剧含义深切。

参考文献:

[1]《诗·齐风·南山》

[2]邓星雨.从海底发出来的声音[J].名作欣赏,1998,(3):51.

[3]伍友云.畸变:另类的女性存在[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52.

上一篇:本科职前数学教师教育实习评价改革策略初探 下一篇:转向数码印刷带来的巨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