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调电价的“三道槛”

时间:2022-03-21 07:13:46

[近日,五大发电集团――华能、国电、中电投、华电、大唐集体上书国家发改委,要求在我国部分区域启动煤电联动,上调电价。此举意味着,一场是否上调电价的博弈正在悄然展开。对此,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鉴于电力企业的收益也在不断增长,对电力企业上调电价的申请,国家发改委要“先观察一段时间,再审慎决策”。]

电煤涨价发电企业压力加大

近日,“五大电力集团集体上书国家发展改革委请求煤电联动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受电煤价格高涨的压力,发电企业普遍具有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启动煤电联动的意愿。煤炭行业协会和中电联的初步测算结果表明,电煤价格涨幅已经达到和超过了实施煤电联动的要求。专家认为,第三次煤电联动应分区域相机启动,以缓解发电企业的经营压力。

据中电联统计,上半年电煤合同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9%;据煤炭行业协会统计,上半年全国煤价总体上涨4.67%,电煤价格上涨13%。这两个分别代表电力、煤炭两大行业不同利益的主体一直是政府部门决策参考的依据。因此何时启动,以什么方式启动第三次煤电联动亦成为业内人士争论的焦点。五大发电集团的老总在今年的年中工作会议和经济形势分析会上,都不约而同地把电煤价格上涨列为制约电力企业发展的重大利空因素。

我国2005年起开始实施的煤电联动政策规定,以6个月为一个周期,如半年内平均煤价比前一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则相应电价也应作调整。最近,煤炭行业协会和中电联测算结果表明,今年电煤涨幅已经达到了煤电联动的要求。

中电联一位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发电企业继续面临着电煤价格上涨引起生产成本上升、利用小时数大幅下降引起发电量减少的双重挤压,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困难进一步加大,这对发电企业、电力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都十分不利。

鉴于电煤价格涨幅超过煤电联动启动条件,不久前,中电联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建议:根据电煤价格测算汇总结果,对电煤价格涨幅大的重点地区(省份)尽快实施第三次煤电联动。

7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在2007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新闻会上表示,何时启动煤电价格联动,以何种形式启动,还要再观察一段时间。这是目前为止,国家宏观经济主管部门对于煤电联动问题的唯一一次正式回应。

通胀隐忧阻碍电价上调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达到3.2%,其中,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4%,已达到33个月来的新高,通胀隐忧显现。目前粮价、肉价等食品类价格的上涨已加大了国内通货膨胀因素,上半年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为2.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78%。此前国家电监会也曾做过比较分析,中国电价水平与国际市场比,无论是从绝对数字,还是从电价占人均收入比例来说,“已不算低”。电力是基础性资源,电力价格作为一个重要的能源价格,将直接关系到许多下游行业,尤其是工业行业的成本。加之,我国处于重工化发展阶段又决定了电力需求的刚性特征,因此电力价格上涨,势必带动工业企业成本提高,很有可能引起终端消费价格集体上涨,从而加剧通胀局面。纵观前两次煤电联动,当时的CPI指数均未超过3%。一般说来,当CPI增幅大于3%时,称为通货膨胀,当CPI增幅大于5%时则演变为为严重通货膨胀。国家发改委曾分别在2005年5月和2006年6月先后两次实行煤电联动,两次上调电价时,CPI指数分别为1.8%和1.5%,连2%都不到。

具体到五大发电集团2006年的经济效益非常好,利润高达263.9亿元。从今年情况来看,根据财政部的上半年国企实现利润数据显示,1-6月电力行业实现利润增幅为59.4%,增长幅度大大超过同期国有企业利润增幅(31.5%)。同期,煤炭行业实现国有煤炭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8%,煤、电两个行业利润增长情况反差较大。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日前也表示,上半年煤炭价格的确有所上涨,但电力企业利润也仍在不断上升,特别是在实行煤电价格联动以后,一部分成本开支已经得到弥补。

由于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社会对电力的需求持续增加,部分地区不断出现的电力紧张状况,刺激全国电力装机容量迅速增长。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为62200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0.3%。今年1-6月份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生产设备容量为62315万千瓦,同比增长20.8%。今年上半年,社会用电量15149.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56%;同期,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4850.31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6%。随着电力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电力供应状况迅速改善,电力供求形势基本平衡,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有所回落。上半年,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2437小时,比去年同期降低100小时。如果在电力市场供过于求或基本平衡的情况下提高电价,并不符合市场规律,而是一种逆向调节。

早在第二次煤电联动实施后,就有业内人士批评此举是破坏市场公平的行为,与正在进行中的电力改革思路相悖。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要让电力定价机制跟上煤炭市场化的改革进程。早在1999年3月,有关部门就制定了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为核心的定价机制改革方案。而有业内人士认为,煤电联动的实施可能对市场公平和正在进行的以竞价上网为核心的电力改革造成破坏。煤电联动机制从表面上看好像与市场的波动及时挂钩,实质上还是一种计划手法,用行政审批的方法来定价。另外,目前的煤电价格联动办法也并不是符合条件就自发联动,还是要由政府主管部门根据煤价上涨以及其他情况综合考虑是否联动,实施起来管理成本还比较高,而且与企业的信息也不可能完全对称,电价上涨幅度也不一定科学合理。4月份,国家发改委刚刚过降低小火电机组上网电价的通知,在这个时候如果出台煤电联动,将会增加政策执行的难度。

上调电价当先过“三道槛”

专家认为,在允许这些企业涨价前,必须先过“三道槛”。

第一道槛,是对其成本、利润的审计。电力企业原料的成本价是否真在上涨,其上涨是否已经影响到这些企业的正常运行,这些都需要进行审计。再有,以往的电力企业所取得的利润是否合理,是否可以降下来抵消这些涨价的因素,也需要审计。不仅要看到原料的涨价因素,还要看到市场和宏观调控中对于企业有利的因素。在批准涨价前,需要一个全面而公正的外部审计。

第二道槛,是对其行业工资、福利的审计与检查。垄断企业工资、福利过高一直为社会所诟病。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3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年工资为14040元,其中,非垄断行业的农林牧渔业职工工资为6969元,电力、煤气、水等垄断行业是18752元。一些垄断行业将职工的高工资、高福利均纳入成本中,从而使得产品及服务价格趋高,这事实上是在侵蚀全社会的福利。去年,国家电网公司曾要求各单位2006年工资总额实际发放水平控制在2005年水平之内,一律不得在工资总额以外发放工资性收入。但事实上各企业是否执行了呢?这需要审计机关来进行审计和检查,给公众一个满意的回答。

第三道槛,是价格听证。《价格法》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主持,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凡属《价格法》规定应该听证的,垄断行业产品、服务价格的上涨,应由垄断企业的代表、消费者代表和专家等多方利害关系人参加听证,体现多方的利益平衡,不能让垄断企业主导定价问题,千万别把“听证会”开成“涨价会”,以至于“逢听必涨”。

上一篇:上汽南汽合作或将改变产业格局 下一篇:矿产行业高度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