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护生实习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2-03-20 11:10:29

五年制高职护生实习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摘要】目的:调查五年制高职护理学生在实习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指导临床护理实习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在校五年制四年级高职护生与实习期的五年制高职护生分别进行调查。 结果 与常模相比,在校读书的四年级高职护生接触的人还是同学与老师,为此SCL-90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而实习期的五年制高职护生的SCL-90总分与各因子分均存在异常,以躯体化、抑郁、敌对、偏执和总分较为突出,主要是社会低期望值对其心理有明显影响。 结论:实习期的五年制高职护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应给予及时的心理健康教育与适当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心理健康 五年制高职护生 症状自评量表 调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53-02

我校招收的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是初中毕业入校五年制的护生,在校完成四年的理论学习后进入临床护理实习。从学校走进医院,从理论到实践,高职护生的心理状况往往会发生变化。目前,在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1],存在心理障碍的比例高达30-40,更何况是初中毕业入校的高职学生,而高职护生又是学校向医疗卫生服务行业输送的实用型护理人才。临床实习对于临床教学老师和高职护生而言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阶段,护生能否按要求完成实习关系到护理事业的未来,而护生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圆满完成实习任务的前提。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我校2008年-2009年在各综合医院实习的五年制高职护生(全部为女性)280名,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均无精神异常史,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8。

1.2 方法

1.2.1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2]与自行设计的情况调查量表(包括年龄、家庭经济状况、饮食、休息、最关心的事情、最大困难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护生均经过指导培训,受试者根据自身情况认真独立完成所有问卷,所有调查结果统一回收、测评和分析。

1.2.2对测试结果进行组间比较与组内比较 组间比较是实习期护生与国内常模对照;组内比较是根据家庭经济状况等进行比较分析。

1.2.3数据处理 调查数据输入统计软件SPSS11.0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

2.1 SCL-90检测结果

2.1.1实习期护生与国内常模青年组[3]比较 表1显示,实习期护生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分数与阳性项目数明显高于常模组,统计检验具有显著性意义。

注:P

2.1.2 不同家庭经济水平的实习护生的SCL-90检测

表2显示,五年制高职护生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其部分因子分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不同家庭经济状况

2.1.3五年制高职护生四年级(实习前)SCL-90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 与常模相比,在校期间的四年级高职护生接触的人还是同学与老师,为此SCL-90检测结果无统计学意义。

2.2自行设计量表检测结果 五年制高职护生实习期存在的共同问题主要包括:社会低期望值与职业高发展目标之间的冲突(50.4%);希望提高护士地位,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87.8%);希望毕业后找到理想的医院从事护理工作(76.8%);希望毕业后做到经济上自力更生,并能够依靠自己的收入缓解家庭压力(43.1%)。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准备改行(20.3%)。除此之外,家庭经济状况相对优越的五年制高职护生在实习期为未来的担忧相对较少(45.4%),而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的五年制高职护生在实习期对未来担忧的比例相对增高(66.1%);家庭经济状况相对优越的五年制高职护生选择继续深造或改行的比例较高(50.7%);而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五年制高职护生选择毕业后先参加工作的比例较高(69.2%)。

3.讨论

五年制高职护生实习期的SCL―90总分与部分各因子分与全国常模青年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以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尤为明显,这表明五年制高职护生实习期的心理状况已经存在问题。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实习是每一个护生成为正式护士之前必经的过渡阶段,护生开始承担一个护士所需面对的责任与风险;实习中耳闻目睹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工作付出与劳动回报不成比例。社会低期望值与职业高发展目标之间的冲突,社会低期望值是指社会上的人们因受传统习俗,社会偏见等影响,对现代护士职能做出较低的评价;职业高发展目标是指学生当被选择进入护理专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护理专业充满憧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护士地位,改善护士形象,特别希望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当受到社会较低期望影响时,则更易对职业发展目标失去自信,因而,更易对自己做出不恰当的评价和认知,而表现出对护理职业不感兴趣。对前景发生困惑或动摇,产生职业自卑感、失落感等,以至于部分护生不愿从事护理工作,而出现毕业后改行现象。[4]

总体来说,我校五年制高职护生因为入校为初中毕业生,年龄较小,虽然在校四年的医学知识的学习,但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在看待一些社会问题中,会出现一些认知偏差,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应给予及时适当的干预。为此,在学校教育阶段,可适当调整课程设置以适应五年制高职护生的学习兴趣与期望,如在一年级时就对护生开展读书活动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此来训练护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等能力,为以后的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基础能力的训练,为护生进入临床实践活动树立信心。另外,二、三年级时要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再通过开展各种讲座与应对方式教育,进行挫折与户外心理拓展训练,引导五年制高职护生正确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激励她们勇敢、自信地面对生活和工作。四年级的护生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到医院见习门诊各科的护理工作,了解常见病的健康教育等,关键是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五年级时在临床实习阶段,临床带教老师要言传身教,培养她们运用学校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她们健康成长,平时要从工作、学习、生活等多方面关心和爱护她们,减轻她们的心理压力,使其改变对护理工作不恰当的评价与认知,重塑自我及对职业的认同感。实现学校教学与临床护理工作“零”距离的对接,以适应当今职业化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武英,李丽娜.唐山市两所高校三年级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⑷:293-295

[2]戴晓阳.护理心理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93-94.

[3]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⑸:260-262

[4]曾美华.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9,106-107

作者简介:

曾美华,女,生于1957年8月,护理副教授,学科主任;全国高校护理教育委员会理事;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理事。研究方向:护理与心理教育。

上一篇:“黔北地区农村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现状”... 下一篇:如何激发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