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中电气设备的安装技术研究

时间:2022-03-20 10:37:29

智能建筑中电气设备的安装技术研究

摘要:在现代的智能建筑中,电气的应用和设备的安装是人们生活的基础,并且安装是施工中的关键,同时也可以有效的保证电气工程正常的运行。电气安装是现代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装的目标要建立在使用户安全、舒适、满意的基础上,因此,需要对其安装进行精心设计。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设备;安装技术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的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另外,由于受到了西方先进国家智能化的建筑,我国国内逐渐开启了建设智能化建筑的旅程,并且受到了各界人员的关注,而电气设备在智能化建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其施工安装技术决定着电气设备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本文着重分析电气设备的施工安装技术。本文着重分析介绍电气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安装技术及其装施工要求。因为电气设备在智能化建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对电气设备施工安装技术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更好的发挥电气设备的性能。

1.智能建筑概述

在我国的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中,对智能建筑的定义如下: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结合上述定义,从使用的角度看,智能建筑的目的实际是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设备、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将当代科学技术高度综合,其最主要的技术基础是当代建筑技术、当代计算机技术、当代信息技术和当代自动控制技术。从结构上看,建筑智能通常是由以下三大系统组成: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B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S)。由此可见,电气设备在智能建筑中占据重要地位。

2.智能建筑电气系统的主要设备构成

对于智能化建筑来说,其电气系统设备监控系统主要由以下设备构成:系统设备(主机、网关、通讯设备、控制屏等)、系统输入与输出设备等。其中输入设备主要有:各种温、湿、压力等传感器以及水流开关,而输出设备主要有各类风门、执行器、阀门等。在智能化建筑中,电气设备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中央处理机系统设备,其包括操作键盘、显示器、打印机等;第二,远程处理机设备,在智能化建筑中常用TA6711与TA6585两种设备,其使用功能相同,而区别只在配置上有不同;第三,总线桥,总线桥是一种通信网微处理器,可以同时对很多个区域控制器以及远程处理机进行连接,从而更好的对其进行控制;第四,元件和控制件的测量,测量元件是由温、湿等传感器构成,而控制件常用的有二通阀、三通阀以及其他型号。

3.智能建筑电气设备安装技术要点

3.1、防烟、排烟系统的安装

在现代建筑中,防烟和排烟系统可以有效防止火灾的发生。其系统一般是由风机、排烟机、各种阀件和防火阀构成的。设备的正常运转是在发生火灾时能够保证人员及时进行疏散,有效控制火势蔓延的重要保障。在对这些系统的电气线路进行防火设计时,由于考虑到防烟和排烟系统不集中设置,因此,要对供电的主回路线进行充分的思考,设计好联动控制线路。另外,当阻燃导线遇到明火时,它的电气绝缘性能会迅速下降,从而会导致排烟设备不能正常运行。针对这些在防烟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要求施工人员要对耐火配线的规范要求和施工操作方法进行深入的学习;其次,对所要购买的商品和设备的生产厂家要有明确的要求,保证购买到的商品有相应的接线盒,以防止所要安装的线路露在外面,成为火灾的隐患;在此,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对接线柱露在外面的接线盒进行严格的处理,一经发现,就需要要求将其返工;最后,应尽量缩短防烟和排烟相关设备的配电和联动控制线路,减少穿过不同防火区的可能性,而且在防火区要采用耐火单线或电缆等。

3.2、线路的安装

电气设备的线路主要包括电源线、信号线和网络传输线。(1)电源线的铺设安装比较成熟,一般不会有太多特殊要求,通常使用2.5mm2规格的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线。(2)信号线。信号线在智能建筑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为防止干扰,多采用屏蔽线。目前,针对信号线的铺设,提出了综合布线系统的理念,且在智能建筑中应用广泛。综合布线系统的优越性如下:开放性,即兼容不同的通信协议;可靠性,即元器件需经过ISO认证,且采用冗余拓扑结构;灵活性,即便于扩展,即插即用;先进性,即采用最新标准的双绞线或光纤,能够传输多路多媒体信号。(3)网络传输线。网络传输线的选择需综合考虑局域网类型、数据传输速率、可升级性以及经济因素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同轴电缆,可靠性要求高一点的可以采用双绞线,而需进行远距离通信或存在干扰较强时,则可以使用光缆。(4)关于信号的接地。现代智能建筑中有大量电气设备,而这些电气设备属于不同的分系统,其功能、性能、抗干扰的能力以及工作频率都不一样,其接地的方式也存在差异。一般来讲,电气设备的信号接地、功率接地、保护接地、逻辑接地和屏蔽接地,可以共用同一个接地极,所接的接地电阻应小于4Ω;而如果电气设备的接地与防雷接地也共用了一个接地极,则所接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Ω;若需要单独设置屏蔽接地,则所接的接地电阻应在300Ω左右;对于抗干扰的能力弱的电气设备,其信号接地需与防雷接地分开,并且两者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20m以内;各种电缆的屏蔽层都一定要接地,并根据工作频率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接地方法,工作频率在1MHz以下的,采用一点接地,工作频率在1MHz以上的,则进行多点接地;为避免干扰,电视信号线均进行一点接地。

3.3、安装输出设备的技术

在安装电气输出设备的时候,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将安装电气输出设备进行仿真模拟,从而确定其功能的准确性;第二,确定其功能能够准确运作后再进行安装;第三,安装输出设备的时候,需要注意将方向性的阀门与其箭头方向保持一致;第四,若遇到管道口径与阀门口径不一致的情况,则需要进行计算而确定其管径能够满足使用要求,进而采取措施来缩小管径。

3.4、输入设备的安装

电气输入设备的安装位置应在能够准确反映其性能的地方,以方便进行调试、使用和维护,对于不同的传感器,需根据建筑物实际确认其安装位置,并且要注意回避可能影响到其本身性能的位置。例如风管型传感器、建筑屋内的温度传感器、以及空气质量传感器需要避开出风口;而水管型传感器、水流开关、流量计等不能安装在管道的焊缝上。另外,输入设备的安装还应考虑到调试和维护使用的各个环节,注意安装的次序问题。比如水管型压力传感器的安装需要和工艺管道的安装同时进行,而风管压差开关的安装则应该在风管保温后再进行。

结束语

本文就主要针对于智能化建筑电气设备各个阶段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安装施工技术可以看出电气设备系统对智能化建筑在建筑中的重要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电气设备系统的应用不仅节约了更多的自然资源,而且其系统设备发挥的作用给人们提供高安全性的保护。随着当前数字通信、智能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建筑产业的发展异常迅速,其涉及到的技术也不断成熟。由于智能建筑电气设备集成度高,综合性强,因此,在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符合相关工艺的要求,注重强电与弱电间的结合,方能保证系统运行后,真正发挥到智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黎湖波.智能建筑中电气设备的安装技术研究[J].才智,2011,20:27.

[2]卢日亮.智能建筑中电气设备的设计与安装[J].装备制造技术,2009,02:174-175.

[3]吴建平.智能建筑电气设备的安装技术分析[J].山西建筑,2014,23:135-137.

[4]宋晓伟,张延伟.浅析智能建筑电气设备安装技术[J].企业技术开发,2013,12:157-158.

上一篇:超大厚度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施工技术 下一篇:气体容积式流量计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