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思想对行政管理改革的影响

时间:2022-03-20 01:19:43

公共管理思想对行政管理改革的影响

一、引进竞争机制,摆脱行政管理的惰性

物竞天择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则,这一规律同样也应该适用于行政管理,原因很简单,就是人都是有惰性的,没有外来的压力就没有提升自己能力的动力,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公务员都是十分令人向往的职业,不是因为工资高,也不是因为社会地位有多高,而是这是一个铁饭碗的职业,只要在编制内,就不愁没饭吃了,就这两年来,国家改变了公务员法任用制度,采用聘用制度。也就是说公务员职业不是铁饭碗,也同样要经过考核,这便鞭策行政人员不断地使自己进步,从根本上改变他们好逸恶劳的思想。整个社会将会重现生机活力的一面,整个行政管理体系没有了惰性,能够更积极地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另一方面的竞争是针对行业来说的,像中石油、中石化等国有企业,在市场和领导权上也是垄断的,同样需要去改革使垄断走向健康竞争。一些市政工程的的竞标上也已经体现了竞争性,只需要再加以发展和传播,足以达到竞争机制的效果。

二、企业化管理,引进企业管理模式

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的企业化管理,强调管理的高效率。但是我们国家现行的管理效率比较低下,这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原因是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造成权力过分地集中,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也管了许多管不了的事;由于组织机构不合理,机构重叠,从而使得职责不清,互相掣肘;由于行政法规不健全,任意增加编制,从而造成机构庞大、臃肿,人浮于事。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新公共管理模式就要求行政管理需要像企业管理那样,注重效益的产生。把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成本预算考虑在内,取消冗余的职位,精简制度的宽度和长度,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企业管理的模式和行政管理模式始终有不合之处,这便需要有关部门对其进行市场考核,对行政管理有需要的就加以利用,不适当的制度坚决抵制,否则会适得其反。所以引进需要智慧,不要盲目随从。

三、制度的重心由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转移到实际工作绩效和提供优质服务的方向上来

法律法规只是约束人行为有力的一种方式,新公共管理模式注重实际的工作绩效和优质的服务,工作绩效是需要考核的,如果没有合格的话会被解聘。这个和现有行政管理的聘用制度相结合,足以让行政人员为之奋斗。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制定法律法规会显得有点多余,在繁琐的法律法规约束下不见得有很大的作用,精简冗余,在保证根本法律原则的基础上,把工作重心进行转移也是很有必要的。

四、重视政治对行政、公务员的影响

政治是一国根本,一个国家的经济、军事等等都是为政治所服务的。行政管理制度与政治制度密不可分。如果行政管理制度有悖于政治制度,那么行政管理有会有政治失控的危险,因此,行政管理制度应该基于国家政治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政治制度。同时也要针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具体情况,指导公务员应该恪尽值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全身心地服务群众。

五、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在新公共管理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行政管理改革受到的熏陶,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相矛盾的大环境下,新公共管理模式不会同时完全适用于两个社会形态的,这便要求使用者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自身的社会形态和体制,联系国家现在面临的社会现状,有选择地接收和利用新型模式。凡事都有两面性,在使用并不断向前推进时也不要忘了时时回头总结和瞻仰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好衔接,使得好的体制改革能够最大限度地被我们所吸收,加快步伐建设新型的社会主义。

作者:刘宝华 单位:武威职业学院

上一篇:旅游管理中的困境与应对方法 下一篇: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问题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