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中唯一的色彩

时间:2022-03-20 11:19:43

荒漠中唯一的色彩

很久没有特意听肖邦了,部分原因是对他已经十分“大概熟悉”――听了上句知下句,有人出了明显的错音会吓我一跳,一些奇怪的处理也会让我皱眉,但知道自己远远算不上“真正熟悉”。最近的第十七届肖邦国际比赛倒是个好时机,能让我再熟悉一下肖邦――比赛么,如果你对输赢有点兴趣,就难免被一种“实时”“未知”的状态吸引,我不一定特别关心输赢,甚至也不一定关心谁弹得更好,只是那种现场感的气氛,吸引着我又听了一遍肖邦。

我认为,对古典音乐,现代人在深度理解上跟五十年前区别不大。一个认真的听者在今天面对贝多芬,如果想理解得很仔细,遇到的挑战、激励和共鸣也许跟富特文格勒的时代差不多,无非就是条件更好、资源更丰富而已。但就“肤浅理解”而言,今人跟过去的接受度差别很大。古典音乐不一定不好听,但确实不直接,而且充斥智性,不能听几分钟就来判断,不能用表面的旋律轮廓来下结论,而这正是大多数人接触各类音乐的主要方式――如果没有迅速被音响的丰富和旋律的好听(比如愉快可唱)吸引,就很容易放弃。在今天,能够迅速吸引人关注的声音和表达,在数量上远多于过去,而古典音乐慢热的属性却没变,自然显得越来越弱势。公众这种认知方式虽然粗糙,但在人数上却占了压倒性优势,结果决定了演奏家的收入和职业生涯、乐团存亡,现代社会就是如此。

当然,我也常常“粗听”音乐,因此错失理解的良机,所以知道自己对音乐不知有多少偏见。一旦“粗听”有机会变成“重听”“细听”,那些远观无味、柔软压抑的东西,可能一下子被自己的意识放大“摧枯拉朽”,比如自己以为听熟的肖邦就是这样。我过去听肖邦不大看谱子,平常也满足于听觉印象,但这次我决心一句句地跟着谱子听,之后自己想一想结构,再去看一些音乐分析。这个笨办法让我听得更清楚,也跟演奏者有了“共历”的体贴,比如常常注意到谱面上困难的指法,也更钦佩优秀演奏者看似自然随意的换指背后,有多少纠结和别扭,而最终它们都圆融地化为珍珠的一部分。

决赛的时候,几乎人人都弹《第一协奏曲》,连着听是受不了,但认真地听哪怕其中一个,钢琴声部进来不久,内心的防线就被轻轻捏碎了。比如第一乐章第三主题后,那些既起伏又没有重量的七连音,那些强弱相间的经过句,就让我觉得自身于音乐,好像沙土化入大海,一切都在无声地坍塌。这是音乐的力量吗?这些音符明明矜持自守,黯淡地闪烁,有时如同一朵遥远的雪莲花。它毫无说服我的欲望和攻击性,一定是音乐激发了我,让自己生发又毁灭,或者说,是自身的发现与重建吧。不管肖邦被过度演奏磨损成什么样子,不管多少名利、争执捆绑在这样的音乐之后,只要自己能够静下心去面对这样的音乐,它就是荒漠中唯一的声音、唯一的色彩,重写了我一个上午的生命,轰轰烈烈地存进记忆之中。

那么,假如画一张音响与幻觉的地图,或者制作一张表格,左边一栏是音符,右边是它激起的跟文字、图像相关的表达,那该是什么样?如果我画一张属于自己的,肖邦《第一协奏曲》的表格,左边一栏是巨大空白之中几个轻轻浅浅的连续音符或者琶音(当然头上戴着小连线和重音,以及强弱标记),右边则可能水漫金山,听者的人生回忆在其中洋洋洒洒、欲说还休。当然,练习曲的图景可能是,左边整齐密集,右边也一样整齐密集,那完整、统一、看似变化不大的音群,激发的也是平铺的激情和想象。如果是叙事曲、谐谑曲,倒可能左边厚重成块,右边压抑得哑然无声,只偶尔逃逸出火花。这只是个最粗糙的表格,如果把它的左边,细化出和声、节奏的变化,会有一些诡异的转调直接指向人心的激烈反应和情景的突变。音乐家用音乐思考,常人用叙事习惯思考,两者永远难以精确匹配,总会有些莫名其妙的离群数值,在坐标系上狂奔而不知所终。左边一栏是写在纸上的,一直经历微小波动的专业音乐诠释,右边则是因人而异的沙滩之画。并且,漫长人生在音乐中是会被压缩或者取样的,这又是一种怎样的计算呢?

肖邦比赛期间,以演奏肖邦音乐闻名的钢琴大师和评委之一傅聪先生在寓所中接受了采访。这么多年来,他对肖邦不断的研究和演奏,说是以臻化境还不够,其中的苦心和自我投入,更让我感慨。他说肖邦的音乐超越时空,独特无双,世人永远无法完全破解。肖邦的世界包括了柔美、能量甚至暴力,而世人何尝充分吸收?我被这样充满感情的表达感动,但我也知道任何一个莫扎特专家、贝多芬专家、巴赫专家或者瓦格纳专家,都会有类似的感受,因为他们的人生和某一个音乐世界相融合,这种长期的“婚姻”注定他们不断在这个世界中注入动态的自我,也就不断发现这个世界的丰富。肖邦也好,巴赫也好,他们的音乐自身是丰富有力的,而后人的生活对音乐的延续则同样重要。这种黏合与延续,是命运,是机缘,对参与其中的人,更是铁定的事实,一生的捆绑。我们普通人对音乐未必有那种深刻、舍命和长期的参与,但人生被一些前人、一类音乐所画,自己的幻觉则不断缓缓归来,那么重读、细读音乐之乐,便是岁月带来的薄礼吧。

上一篇:把考试培训搬到线上 下一篇:浅谈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