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不曾预约的精彩

时间:2022-03-20 07:59:50

叶谰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出现现有通道以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生成”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同思维、不同能力的差异、是教师课前无法预测的一种课堂现象。真实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课堂生成”最具有学生生命活力的特色。那么,如何关注课堂生成,还原生命本色呢?

一、愉快的情境,为精彩的生成提供动力源泉。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如果教师善于利用课堂的生成,培养学生课堂的学习兴趣,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倒数的认识”时,我出示了以下各数:3/7、25、1、0、3/4,提出问题:你最喜欢求哪个数的倒数?为什么?学生听到老师的问题很感兴趣,争着回答:我最喜欢求3/4的倒数,因为3/4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就是4/3,3/4×4/3=1,所以3/4的倒数是4/3;我最喜欢求1的倒数,因为1可写成分数1/1,分子、分母换位后还是1/1,1的倒数就是1,所以我喜欢求1的倒数,我认为还可以这样想,因为1×1=1,所以1的倒数是1。同学们热情高涨,我又追问:那你最不喜欢求哪个数的倒数?为什么?有个学生脱口而出:我不喜欢求0的倒数。因为0写成分数后是0/1,要是分子分母换位后就写成1/0了,0不能做分母,0好像没有倒数;再说0乘以任何数只能等于0,不会等于1,我想0肯定没有倒数。伴随着这些充满情感因素的提问,学生很快对老师设计的题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留下了无限的自由探索及思考的余地。这种愉快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同时也分散了教学难点,让学生享受到了思维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二、高质量的预设,为精彩的生成提供充足的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和生成是一对辩证的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是僵化的,缺乏生命活力的。我们只有正确把握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实现有效的动态生成。在课堂教学中,无论老师课前预设得多么充分,也难以预料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因此,教师应该灵活地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在学生真实认知点上综合把握,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敏锐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点,才能演绎不曾预约的精彩。倘若有了这样的意识与胸襟,我们就能够重视学生的“不同声音”、“节外生枝”、“奇思怪想”,当学生出现这样的情况时,我们就能够勇敢面对、正确引导,课堂教学才能丰富多彩。

三、多元化的思维,为精彩的生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课堂是焕发师生生命活力的开放场,它不应受教师事先的主观设计所框定”,更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自己独特的思维和体验。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老师这样或那样的“一厢情愿”的事例。殊不知,由于年龄特点、性格差异,乃至文化积淀的不同,往往会造成思维方式、思维习惯、思维的广度与深度的不同。换句话说,课堂是不确定的,学生的思维是多元的,只有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课堂才能显得精彩纷呈。在教学中,我努力设置悬念,让学生时时产生神秘感、追求感、探索感、创造感。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节时,由于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已顺利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不易被发现,而且很容易产生负迁移。因此,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先要求学生试除黑板上大小不等的数,找出能被3整除的数。当学生试除感到困难时,我对学生说:“老师不用计算就能知道哪些数能被3整除。”“真的吗?”学生好奇心马上来了。一个个争着起来说:“48”能、“78”能、“1934”不能、“2313”能……学生说的速度越来越快,数也越来越大,一边说一边在下面演算,结果验证老师的答案完全正确。老师怎么能这么快做出判断呢?这就为学生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迫切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这时,为了满足学生流露出来的探索欲望,借助学生探索热情,我把握这个有利时机,揭示学习目标: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于是,整节课,便在学生的自学、观察、探讨中有声有色地进行着,学生的思维潜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

四、大胆的质疑,为精彩的生成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真实而又开放的课堂里,“生疑”是学生获得新知的最根本的起点。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悟,有悟才有提高。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巧妙地将学生的“疑”与课前的“预设”结合起来,现场捕捉,生发灵感,让学生在与文本、与教师的思维碰撞中领悟知识,抒感,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还原课堂学习的本来面目。

五、教学智慧,为精彩生成提供方法与保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没有想到的“可能”,同时,以自己的教育智慧有效地推进课堂的生成。课堂中学生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错误,提出未曾想到的问题,都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很好的教学资源,我们应当欢迎有价值的错误出现,欢迎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说出不同的解题策略,与学生一起讨论辨析,在师生的互动中使课堂精彩生成。如发现学生出现错误,就花时间让学生亲自参与找错、辨错、议错。通过这一动态的过程,学生生成的知识、技能更牢固,思辨能力也得到发展。由于这种学习是学生自发进行的,因此经常会出现激情四射的场面,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

课堂教学是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课堂上的生成是真实而美丽的,稍纵即逝而可遇不可求的。我们要有拨乱反正的胆识,要有取舍扬弃的智慧,要能及时捕捉一些有用的问题,顺势引导,让有价值的资源渐入佳境,让看似平常的资源充满生机,让极易擦肩而过的资源绝处逢生,使学生能在活而不乱、趣而不俗、新而不谬的空间里畅所欲言,自由放飞,使我们的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还要灵活地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在学生的真实认知点上综合把握,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敏锐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点,演绎不曾预约的精彩。

上一篇:基于深层文化教育模式视角的高校英语教育分析 下一篇:谈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