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转型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探讨

时间:2022-03-20 02:01:46

新转型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探讨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我院教师队伍素质结构及教师队伍整体状况,结合我院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新转型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帮助同类院校在调整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师专业转型、提高教师职业教育水平、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步伐和职业教育发展等方面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转型职业院校 师资队伍建设 思路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The Basic Idea on New Restructur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ing Team Building

YANG Suping

(Wuhan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Wuhan, Hubei 430064)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structure of college quality of teachers and teachers' overall condition,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hospita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he basic ideas and methods proposed restructuring professional team building new teachers colleges. Similar institutions in the hope to help teachers adjust structure, optimize the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to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transformation, improving the leve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teachers promote respect the pace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vided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new restructuring vocational schools; teaching team building; idea; methods

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对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我院实现了由师范院校向职业院校的转型。当然要实现内涵式转型,师资队伍的转型是关键,是所有新转型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1 我院教师队伍现状

1.1 教师队伍构成

我院教职工的构成包括三大类:第一类是专职教师,即专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教师;第二类是行政兼职教师,即有教师编制、承担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又在系部或学院其他职能部门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第三类是行政人员,即属于行政编制的教职员工。

1.2 教师结构

我院教师绝大部分是师范背景出身,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和为企业服务的能力与职业教育对教育教学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我院教师的年龄结构基本趋于合理。但教师队伍整体学历偏低,研究生以上的高学历人才缺乏;就职称结构而言,我院教师中副教授所占比例较大,职称结构比例失调;就专业结构而言,绝大多数属于师范类专业,不能适应我院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1.3 教师进修、转型培训、企业锻炼情况

为适应学院转型高职教育的师资需求,我院组织大量教师参与了双师资格证书培训、专业课程培训和职业资格考评员培训,并组织了部分教师到企业锻炼。我院对教师的专业转型非常重视和支持,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对专业课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而我院的“双师型”教师离职业教育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教师在转型培训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2 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部分新开设的专业师资严重缺乏

尽管我们已经有相关的老师在朝新开设的专业方向转型,但是,总体而言,各个专业的教师数量仍然是不够的,甚至有的专业只有一二个人。另外,积极参与转型的教师能否完全胜任该专业的基本教学和实习实训任务,教师教学的实战性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检验。这种教师队伍现状会严重制约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步伐。

2.2 教师职业教育能力不足

由于还有部分教师不具备“双师素质”和“双师能力”,教师在教学上有“偏理论、弱实践”的特点,教师教学的“职业”性不突出,专业性不强。

2.3 师范专业教师“多”与职业教育教师“少”的矛盾十分突出

一些相对比较成熟的专业,基本形成了这样一个格局:专业基础理论课是由我院教师担任,专业课及实习实训课程由外校聘请的教师担任。这就形成了我院有些教师分配不到教学任务,有些教师的教学任务很少,而实际上我们又很缺乏能用、好用、能胜任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师,这是我们师资队伍建设中亟需解决的一对矛盾。

2.4 教育资源亟待优化整合

部分专业的学科归属不明确或不太准确,这就需要进一步明确各专业及方向的归属问题。另外,要进一步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避免专业设置上的交叉和重叠现象,努力做到相关的专业及师资整合到一个系部,发挥集体和团队的作用,就会收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3 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

3.1 促进教师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

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要想把职业教育办好,办出特色,全体教职员工首先要更新和转变教育理念,树立职业教育的意识和观念,明确职业教育与师范教育的差别,从而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可以通过让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积极参与市场调研,从而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和城市发展的特色课程,根据企业运作和管理模式制定工学交替的课程计划。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发特色职业教材。教师带着任务参与开发特色课程和特色教材、制定具有职业特色的课程计划的过程,就是其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和方法的过程。

3.2 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为依据以确定教师需求

在明确办学思路的前提下,根据市场需求以及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确定急需哪些专业、具备哪些技能和素质的教师。

3.3 以专业教师团队建设为载体锻炼教师,促进教师转型

教师团队建设既是高职教育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强化内涵发展、加强专业建设、提升办学实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高职教师队伍自身建设、提高水平、凝聚内力、培养人才的需要。

教师个体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团队的交流和合作,一个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团队可以快速地培养和锤炼出一批有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个体。新转型职业院校急需这样一批能帮助教师迅速成长、促进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的团队。

3.4 以精品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为契机,培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技能名师

职业院校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在办学上就一定要有特色、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而学校的特色和品牌是要靠精品课程、名师、大师等软件做支撑的。软件相对于硬件的建设更为复杂、周期也更长。而新转型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恰恰最缺乏的就是这些软件。我们应该以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契机,尽快推动精品课程建设,在加强专业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培养和选拔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楚天名师和技能名师,从而创出职业教育的品牌和特色,为学校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契机。

4 教师队伍建设的方法

在明确思路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挖”、“转”、“招”、“聘”的方法来加强和完善新转型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4.1 挖一批:从专业发展成熟的职业院校挖一批 “领头羊”

新转型职业院校要“挖”的是具有科学职业教育理念、丰富职业教育经验、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熟练职业技能的人才。也就是“挖”一批专业的“领头羊”,他们在专业上可以独当一面,并能带动相应专业教师团队迅速成长的高层次人才。

4.2 转一批:推动教师尽快转型,培养一批骨干教师

新转型院校绝大多数教师面临着“转型”的问题。但是,有些教师对转型持观望态度,有些教师的转型是盲目的,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我院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情况以及教师自身的专业背景从宏观上进行指导,帮助教师准确定位,鼓励和支持和动员具有相关专业背景而又具备转型条件的教师积极参与职业转型,并帮助老师顺利完成转型,同时可以缓解或解决部分专业师资紧缺的问题。

4.3 招一批:引进一批具有研究生学历以上的应届毕业生,形成专业梯队

新转型职业院校定会开设一批新职业教育专业,这些专业的发展和课程的实施都需要一批年轻、有干劲、有知识、有能力的教师。我们可以引进一批具有研究生学历以上的应届毕业生。他们可以更快地融入学校文化,并为我院发展带来新鲜血液和更多的生机。应届毕业生与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楚天名师、技能名师等形成专业梯队,这样,教师队伍结构就更加合理。

4.4 聘一批:聘用一批急需而又十分紧俏的专业教师或实习实训指导教师

有些专业的教师十分紧俏,不好招,更不好挖,现有的教师又很难转,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聘”的方法。尤其是新批专业,有些原有教师正处于转型阶段,可以先 “聘”兼职教师上课,等学校的老师转型成熟之后改由自己的老师上课。“聘”的方法可以相对灵活,这要根据具体的教学计划由系部灵活安排。另外,从职业教育必须适应市场需求的特点来看,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需要随市场不断进行调整,因此,聘一批教师是符合职业院校的长远发展需要和职业教育的规律的。

本文受武汉市教育局科研课题“校企合作开发职业教育课程的有效性研究”项目资助

上一篇:软件测试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的偏差 下一篇:分层教学在高职成本会计课程中的应用思考